第二百五十六章 質子
三皇子明朝自從前些日子奉皇命前來秋氏將軍府調兵剿匪,並且十分恬不知恥的不請自來的找上印寒堂的大門尋求合作,而且還很尷尬地被無形拒絕並被強製性的喂了一口狗糧之後便再也沒有找上門來,木一留在皇城傳遞消息,明朝則是在秋氏將軍府中住了下來。印寒堂的態度已經十分明顯了,長風被那群人蠱惑了一般不肯回頭,也不肯出手相助,易水寒就更別提了,根本就是個小肚雞腸之人,談何相幫?
秋將軍帶著軍隊已經出發剿匪,明朝坐鎮後方指點江山,可以說很是忙碌了,朝中總有些不安分的想要借自己不在朝中的時候搞事情,所以明朝既要想方設法的讓秋將軍打進南國去,又要跟費心讓木一去一個一個的解決那些惹事兒的人!
倘若有人能夠為之代勞便好了……明朝轉念一想,右相宋德生之子宋銘禮也已經入朝為官,他無疑是最好的人選――宋銘禮擔任文官之職,在朝中向來“潔身自好不拉幫結派”,因為這一點,他深的皇帝的寵信,可是他並不能完全算得上自己的人……若是有法子讓他徹底變成自己的人,萬事便會容易多了!
秋將軍與秋家之子們領著駐邊軍隊在前方廝殺,秋夜月也不閑著,同樣披甲上陣,不過作為鎮營鋒守衛軍營,同明朝待在一處。
“三皇子殿下莫要憂心,”秋夜月垂首答道:“微臣的父親以及兄長們,皆是文韜武略樣樣精通,必然不會辜負了皇帝陛下的信任!此次剿匪,定然斬草除根,永絕後患!”
將門虎女,總是有如此的豪情萬千,此刻不過是剿滅區區的一個寇匪,還無需她上場,可是她還是要堅持上陣與父兄們同甘共苦,三皇子一副憂心忡忡的模樣,可是秋夜月用腳趾頭想也知道他不會是在憂國憂民,而是有著自己的打算,秋夜月並不喜歡他人這副機關算盡杞人憂天關鍵還一肚子壞水兒的樣子,可是父兄在前線殺敵,自己也決不能讓這個三皇子有心思去算計什麽!
明朝抬頭看向這個冷下麵色冷言冷語的女子,心中突然便有了主意,他看著秋夜月,露出溫潤的笑意來:“秋姑娘說得是,秋將軍以及眾位前鋒都是我朝之中的重臣,武力非凡,區區寇匪自然不能奈何,本殿下並不擔心!”
寇匪自然不是大問題,關鍵的是,那南國的邊境已經近在眼前了,不進去打一打,父皇怎麽能夠甘心呢?自己身為一朝皇子,封為太子已經不遠了,此次若是能夠將南國邊境動上一動,就算沒能將南國收入囊中,可是殺雞儆猴,借此威震四方,對自己日後收服四海,一統天下總是有好處的!
朝中那些瑣事兒著實太煩人了些,父皇那麽信任那個宋銘禮,委以重任,甚至還有動一動老臣將他塞進去的想法。宋銘禮可沒有看上去那麽好相與,一身尖刺兒紮人得很,可是再難以利用,自己也能找到法子――他絕不會是真心喜歡秋將軍家的母老虎,可是既然願意用婚儀來交換,就足以證明這秋夜月在他的計劃中是不可或缺的一環!
既然是這麽重要的棋子,那就更應該握在自己手中了,這樣,既能夠製衡秋氏將軍府,又能夠製衡宋銘禮,就算做不了什麽大事兒,可是說兩句話的委托總是可以辦到的吧!
三皇子明朝心中有了底兒,便對朝中之事不再憂心。寇匪勢力盤踞多年,人口眾多,錯綜複雜,而且據勢而居,想要打下來並非易事,對此,朝堂之中更是眾說紛紜。
早朝之時便可見得――
“啟稟陛下,三皇子親自領兵剿匪,實在是有勇有謀,忠心為國,且德行兼備,若不立為太子,隻怕會搶了三皇子的心,傷了天下人的心啊!”有人如是說道,字字句句懇切不已,讓人聽得便覺有理。
可是也有人順言反駁道:“陛下,三皇子忽然辛勞,可是論起辛勞,三皇子身在邊境為國效力,皇城之內的皇子也同樣德行俱佳,諸位皇子勞心國事,孝順皇帝陛下,事事用心,時時想要為皇帝陛下分憂,豈非更加名正言順?”
“正是!”有人附和道:“單說五皇子明易,前些日子中州水患,百姓流離失所,無家可歸,吃也吃不飽,睡也睡不好,如何能夠說我薑邑國泰民安?五皇子憂心百姓,自請代替皇帝陛下前去中州治理水患,中州太守亦上奏,直言五皇子乃是鳳毛麟角之才,將此事解決的完美無瑕令人欽佩。上能替皇帝分憂,穩立國本,下能安定百姓,定民心,如此說來,五皇子的功勞豈不是更勝一籌?”
眾說紛紜,各有各的說辭,隻不過究竟誰是誰的嘴巴一目了然,誰是真心誰是假意,也是一目了然,皇帝身在皇城,按理說中州水患是更為緊迫之事,邊境寇匪在秋將軍的蠻力鎮壓之下,幾乎已經剿滅幹淨,隻是皇帝心不在此,自然不能稱一句好,也不覺得妥善解決中州水患一事的明易如何。
擴大皇室國土和穩定民心安定民生兩件事情上,皇帝很明顯選擇了前者,所以就算朝中倒向明易的一方人數偏多,皇帝依然隻是不鹹不淡地誇獎了一兩句便無下文,並且明朝遞上來的,請求邀請秋將軍女兒秋夜月入皇城“作客”的折子,他也想也不想地就答應了。
理由,依然如此簡單,俗話說將在外君命有所不受,將軍在外征戰,皇城中總要留有家屬以作質子,以此保證手握重權的將軍忠心不二不會起兵謀反――此事,就算是皇帝很是信任的秋氏將軍府也不例外!
往年是因為邊境安定無仗可打,所以秋將軍一家才逐漸淡出了皇帝的視線,如今寇匪一事鬧得沸沸揚揚的,秋將軍拿著兵符上了戰場,秋氏將軍府中的女眷自然要被“請”入皇城中了!
皇帝看著明朝遞上來的折子,看見內容言詞懇切,句句忠心,不由得深感欣慰,便毫不猶豫地在奏折之上用朱紅的筆批上“準奏”二字!
不出三日,一封宣秋夜月入宮的旨意便加急送進了秋家軍的軍營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