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三章 陛見 二
次日一大早,孫奎勝叫劉仁傑引路,他則為了提高速度,隻帶了30個家丁便出發往京師而去。
這波人追趕的目標劉仁玉等人此時早已來到京師。
大明崇禎三年正月十五日,建奴入侵的主力大軍都已不再圍困京師,他們轉而向東,去攻略香河、永平、灤州一帶了。
不過京師左近仍然有建奴遊騎活動,這些遊騎活動的目的,一為偵察,二為順便劫掠,以飽私囊。
鎮北堡這一隊人馬有將近30人,建奴遊騎人數不多,大多也就是3人,5人一夥兒,雙方望見了。
劉仁玉怕對方是巴牙喇,不敢打,建奴方麵怕明軍大部隊來攻,也不敢打,是以雙方都是遠遠看著。
看著,看著,建奴就看到了京師附近的20多萬大軍,嚇得他們趕緊溜之夭夭,劉仁玉等到了京師左近,叫守城兵士開城門。
城頭上守城官問道:“你們是何處兵馬,進城所為何事?”
“我等乃是延綏鎮兵士,此來一是將咱們巡撫大人的奏疏送給皇上,二來是來報功的。”劉仁玉回答道。
那守城官看了看人數,也就不到30人,算不得什麽大軍,而且京師左近援兵甚多,倒也不怕這幾十個兵馬生什麽事端,是以就帶了幾個人下來查看。
“你們脫下頭盔。”守城官命令道。
大夥兒依言脫下。
那守城官仔細看了看,都是漢族發式,料想不是奸細。看完發式,他又叫一個陝西來的兵士問劉仁玉等陝西風物。
那陝西兵士跟鎮北堡軍中幾個兵士對一對家鄉話,聊一聊老家風物,說一說土特產,就搞清楚了。
“大人,此果真咱陝西人也。”那兵士說道。
“嗯,你們這個馬車上麵裝的是什麽?”那守城官忽然瞥見一架馬車,就問道。
劉仁玉聽到這個問題,也不打話,他將那帆布掀開,9具建奴真夷的屍體皓然在目。
“這是建奴真夷!?”
“9個建奴真夷!?”
“還真的是,他們是怎麽做到的,好生厲害!”
見到此情此景,周圍的人都圍了上來,一邊麵帶驚詫之色,一邊七嘴八舌地議論紛紛。
圍觀兵士們都是打過仗的,那牙口,那發式,那麵相,錯不了,就是建奴真夷。
那守城官查驗無誤,這才同意放行,鎮北堡眾兵士以及張生橋便策馬直入京師。
劉仁玉等人進的京師,本來還想看看大明首都的繁華,卻沒料想到街市上行人寥寥無幾,便是有行人也是神色戚惶,腳步極快。
至於商鋪,也是關張的多,開門的少。他們一路上向宮城靠近,則守備便愈發森嚴。
眾人走的一陣,便尋了一家還開著的客棧住下,然後張生橋便徑自出去了。
大夥兒問他是幹什麽去的,他也不答話,隻是說去拜訪幾個舊人,眾人不疑有他,也就不再追問。
那張生橋從前跟著張夢鯨自然是來過京城的,他家老爺為官多年,不說結黨什麽的,門生故吏總還是有的,是以他來到京師第一件事兒就是尋一個科道官之類的舊相識,把張夢鯨的折子遞上去。
那科道官一道折子直接上給內閣,時任兵部尚書梁廷棟看了折子裏麵的內容很是感動。
作為巡撫,勤於王事,死在進京救駕的路上,壯烈;還有劉仁玉等將士,總兵跑了,其他隊伍都散了,手上就幾百人,都敢跑到京師來勤王,而且最重要的是還打了勝仗,而最最重要的是殺的都是建奴精銳,這等事情,怎能不上報。
於是崇禎就看到了延綏鎮勤王的所有事情,毫無疑問皇帝很感動。
好幾個月了,自建奴寇邊以來,皇帝就沒有收到幾個好消息,每天報上來的奏折,不是這兒失守,就是那兵敗,不是這個大官兒戰死,就是那個大官兒投降。
督師袁崇煥,跟在建奴屁股後麵滿世界的跑,就是不進攻,好了,到最後,建奴圍了京師。
且一圍就是個把月,搞得皇帝嚇得內分泌都失調了。
後來皇帝抓了禦敵無方的袁崇煥,又抓了兵部尚書王洽,又打了幾場京師保衛戰,這才把建奴熬走了。
建奴走了,勤王兵也到了,皇帝終於放心了,然後他就看到了這份奏折。
崇禎看了看奏折的內容,認為張夢鯨很忠誠,吳自勉很可惡,劉仁玉很勇敢。
而在這幾個人中,崇禎尤其覺得劉仁玉不簡單,國際友人(泰西歸來),剛投身軍伍就殺了北虜,現在建奴寇邊,又義無反顧地帶著幾百人來勤王,又殺了幾個建奴,而且還是精銳的建奴。
如此忠臣良將,怎能不見,於是他對身邊的王承恩說道:“叫這個劉仁玉明日上朝來見。”
“是,主子萬歲爺,老奴這就派人去辦。”王承恩應道。
客棧之中,劉仁玉正在等著孫奎勝,等遊擊大人到了,將請功文書上報,然後就可以帶著張生橋他們回返榆林去也。
鎮北堡眾人等著,等著,沒等到孫奎勝,倒是先等來了錦衣衛。
飛魚服,繡春刀,神色倨傲,皇帝親衛,一般而言在大明朝碰上了錦衣衛造訪,十有八九是要倒黴的。
所以見到錦衣衛造訪,大夥兒沒來由地一驚,卻不知他們來此處有何事?
隻見來的三個錦衣衛中有一人昂著頭,斜睨眾人一眼,接著傲然道:“問你們,劉仁玉是哪個?出來答話。”
劉仁玉見狀,急忙閃身而出,彎著身體恭敬回道:“小的就是劉仁玉,不知大人找小的有何吩咐?”
那錦衣衛緹騎雙手團住,往皇帝所在的方向一拜,說道:“奉皇上的口諭。”
眾人聽到皇上口諭這幾個字,急忙都跪在地上。
那錦衣衛緹騎見眾人跪了,又自說道:“召劉仁玉進宮麵聖,為免君前失儀,特派王人鳳王公公來此教授規矩。”
“是,小的領旨。”劉仁玉恭敬回道。
“行了,旨意領了,你們起來吧。”一個陰測測的聲音自錦衣衛身後響起。
劉仁玉聽到這句話,便站起身來,定睛一看,隻見一個麵白無須,神色陰冷,著宦官服色的人已然站在自個兒麵前。
“敢問您是不是王公公?”劉仁玉問道。
“我就是。”王公公雙手背在身手,挺直腰板兒回道。
“小的是邊鄙粗人,不懂規矩,還要勞煩公公多多指教了。”
“咱自然是要把你教利索了,免得你在萬歲爺爺麵前不懂規矩,出了醜,到時候言官禦史放你不過,咱說不得也要被幹爹責罰,吃幾頓板子。”
“小的怎敢不用心學。”劉仁玉一邊回道,一邊大聲吩咐手下:“快些叫店家準備一間上房,備一桌酒飯,我要跟王公公和幾位大人一起吃吃飯。”
“哎哎,這就不必了,咱教你幾句,這就回去複命。”王公公客氣道。
“王公公,現在已然是晚飯時間了,我們左右也要吃,不如就先吃了飯,蓄足了力,養足了精神,再行學習規矩,如何?”
王公公還要推辭,劉仁玉幹脆直接上去攙扶著對方往樓上走去,其餘人等則陪著那三個錦衣衛向樓上走去。
宮裏來的幾個傳旨的人起初害怕劉仁玉是泰西來的不懂場麵上的規矩,誰知劉仁玉對大明官場的規矩精通的很。
眾人坐到酒席上,馬上就天南海北,聊個不停,劉仁玉口才還是不錯的,將後世所聽說的此時泰西風物都說將出來。
宮裏來的幾位沒去過泰西,是以被劉仁玉唬的一愣一愣的。
等酒飯上來了,大夥兒又推杯換盞,吃的好不熱鬧。
劉仁玉吃著吃著,見火候差不多了,便使上一個眼色,手下人立馬會意,將四口大箱子抬了上來。
王公公等人吃的正歡,不提防幾口大箱子頓在地板上,卻不知是個什麽路數。
“公公,幾位大人,小的是從泰西歸化的,隨身帶了些當地土特產,也不值什麽錢,還請公公和幾位大人賞臉收下。”劉仁玉指著幾口大箱子說道。
土特產!?一聽這個,那幾位宮裏來的還以為那箱子裏裝的是什麽臘肉啊,辣椒啊,葡萄幹兒之類的東西。
他們都不太情願地各自去打開箱子一看,一道亮光忽然刺向他們的眼睛,泰西的土特產,原來是他娘的銀兩,而且看數量怕是有千兩之巨,他們頓時高興壞了,孺子可教,孺子可教啊。
“你們泰西的土特產原來是些黃白之物啊。”王公公笑問道。
“正是,這些玩意兒在泰西都是土特產,不值什麽錢的,所以才送於公公和幾位大人,這是小的的一點兒心意。”
“你看你,何必這麽客氣呢,不過既然都是泰西的土特產,那咱也就收下了。”王公公沒想到這一趟差事收了這麽多油水,當真是喜不自勝,而那三位錦衣衛也是喜得眉開眼笑。
幾位宮裏來的得了劉仁玉的重禮,也不端什麽架子了,跟劉仁玉說起話來越來越客氣,到了後來,劉仁玉幹脆管幾位錦衣衛的人叫大哥,那幾位錦衣衛則管劉仁玉叫賢弟。
場麵其樂融融,非常溫馨和睦,而除了這幾位有些身份的人之外,劉仁玉特令手下跟這幾位的從人也送上美味酒飯,還有紅包銀兩若幹。
那幾個從人見自個兒的主子吃了肉,他們也喝到了湯,於是一時間皆大歡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