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9章 糧食換勞力
第539章 糧食換勞力
「娘,您看咱家現在這麼多的糧食,您不開心嗎?」李大郎指著房間裡面堆著的玉米棒子問道。
黃騰騰的玉米棒子承載著全家人的希望。
院子周圍玉米杆子圍繞著牛棚堆的就跟小山一般。
這些成捆的玉米杆子既能給牛棚擋風遮雨,又是這頭耕牛冬日裡的飼料。
這樣日子,老婆子當初就是夢中才能夠看到。
「開心,當然開心,不過可苦了我兒了, 一個人照應那麼大一片地。」李母心疼地說道。
嘴上雖這麼說,心中未必沒有凡爾賽的意思。
原本以為成了移民,就成了流民。沒想到因禍得福了。
現在他們家的地都能夠趕上原來村子里的地主了。可是在這兒可雇傭不到佃農。
家家戶戶的土地都不少,這裡缺少的不是土地,是人口。
另外,這家家都成了地主, 反倒是不稀罕了。
「娘啊,你們也先歇歇吧, 一起吃飯。」李大郎說道。
李母這才在兒媳婦的攙扶下做到炕上吃飯。
今年新玉米放在石臼中搗碎,裡面還有些黃豆。熬煮的時候放在鹽巴和菜葉子。
山東人將這個叫糊特兒,尋常的漢子一頓飯兒能夠喝上四五碗,不頂飽。
桌上還有蒸好的地瓜。地瓜單吃有些噎人,配上糊特兒就好下咽了。
有時候也會將地瓜放在糊特兒中一起煮。菜是腌制雪菜。
現在復興軍治下的鹽價比以前便宜了很多。這種腌制鹹菜的粗鹽更是便宜的很。
這樣的飯食看起來粗劣,但是在哪個年代已經是不錯的伙食了。
畢竟只是尋常的日子,要是逢年過節,李家也是吃的上肉的。
李大郎的媳婦是個老實的小媳婦兒,平時餐桌上不大發言,都是聽婆婆的話。
他們現在住的房子是用木頭和泥胚建成。
去年到了這裡之後,家家戶戶都是先建了一個窩棚暫居。
然後政府給每個屯子一些伐木工具,然後的這些人相護幫襯這將房子給建了起來。
因為時間有限,只能夠用甲板壘土作牆,配上木製的房梁。這些房子一般都不高,但是家家都有一個火炕,冬天的時候倒是也不冷。
已經在這裡度過了一個冬天,李大郎一家還算是適應。冬日裡是冷了一些。但是並沒有什麼活計。
也就李大郎會穿上厚厚的皮子衣服, 冬日裡出去打獵。
天冷的時候在炕底下燒上木柴,貓冬的季節一家上坐在炕上也是其樂融融。
「娘, 俺想去鎮上買條狗,以後出去打獵也能有個幫手。」李大郎有什麼事情習慣跟母親通個氣。
李母的腿腳雖然不好,但是在這個家,她才是話事人。
李大郎一早就像搞一條獵犬了。出去打獵的時候不指望它對付獵物,這裡的熊瞎子、老虎、野狼、野豬都不是狗子能對付的。
他想弄條狗子只是希望它遇到獵物時能夠提前給他預警。
「爹爹,我去跟你做伴,做你的幫手。」這時,一旁的兒子李林插話道。
「你馬上就要去上學了,到學校好好讀書才是正經事兒呢。」
李大郎瞪了兒子一眼。他準備將兒子送去讀書。鎮子上建立了一所學校,移民家裡的孩子去上學只要交少許的費用就好了。
聽到父親的話,李林頓時蔫了下來。學校在鎮子上,離家裡有老遠的路,聽說平時都要住在裡面的,連家都不能回。
天天蹲在學堂裡面讀書,哪有跟著父親打獵有意思啊。
但是,李大郎的想法顯然跟兒子不一樣。
以前家中沒有條件,現在不一樣了,怎麼說也是一個小地主,地主家的兒子可都是要去讀書的。
「岩松,你要買就買吧,一個狗崽子也值不了多少錢。不過,你真準備將林兒送去讀書啊?」李母問道。
眼看著李林就要成為半大小夥子了,能夠幫家裡干農活了。
要是現在送去讀書,李大郎這裡就又沒有幫手了。
「那三十畝新地也弄好了,明年開春忙的過來嗎?」李母最關切的還是家裡的田能不能中的過來。
庄稼人首要的任務就是將田給種好。
即使是不缺糧食,田地也要一絲不苟地都種上莊稼。
這不是吃飯的問題,田種的怎麼樣關乎莊戶人的尊嚴。
「娘,您老放心,咱們屯子準備成立一個種田互助小組,我準備加入進去。」
「到時候,大家會一起幫襯著,咱們家有頭耕牛,我準備再搞點獵物,賣掉些玉米,攢些錢,再弄上一頭耕牛。這樣咱們家出一個人、兩頭牛,相當於三個勞力,咱也就不賺人家的便宜了。這樣地就能種的過來了。大家種的東西很多都不一樣,這樣收穫的時間就錯開了。」
這個互助小組的辦法是按照官府的建議搞的。
現在大家種的都是大田。各做各的很容易就耽誤了播種和收割的時間。
但是要是幾戶人家聯合起來,就能短時間內搞定一片土地。
五個人種植五百畝地比五個人各種一百地的速度是要快的。
再加上大家的種植收穫時間有偏差,這樣就能夠讓人力使用的更加的高效。
李大郎本身就是屯長,自然是要帶頭加入這個互助組裡面的。
但是他家的勞力少,所以他就琢磨著加上一頭耕牛。
而且他還準備再買一頭的母牛回來,到時候,不僅能夠耕地,還能夠產仔。
現在家中不缺草料就是養上幾頭牛都沒有問題。
種上百畝地,養上幾頭牛、幾頭豬,這才是地主家該有的生活哩。
董書恆從海參崴向西一路經過敦化縣、蛟河縣,然後進入了吉林府。
他沒有去移民家中實地查訪,但是也路過了一些村屯。
對於這些移民能夠安頓下來。
董書恆的心中還是很欣慰的。
但是他也發現了一下問題,那就是分的土地多了,很多家庭都有些忙不過來。
地方上的基礎設施還沒有跟的上。
「韓總長,我一路看到有很多農戶的農田都還沒有開墾好,現在已經是第二年了。等到明年的話咱們可是要按照他們的授田面積來收公糧的。」董書恆問道。
如果這些移民沒有開墾出這麼多的田地,但是又要按照實際授田的面積收取公糧。
到時候肯定會有些移民的心中不忿,甚至會有一些人會負擔不起。這才是董書恆擔心的問題。
「總統,確實存在這樣的問題,您知道的,這些移民來的時候大都是一窮二白。」
「咱們雖然給他們分了農具,但是大牲畜需要他們自己賒購的,有些人心中有顧忌,不願意賒購大牲畜,土地開墾的速度就跟不上。」
「實際上要是有牲畜幫忙,一兩個壯勞力種上上百畝的地是沒有問題的。」
「至於您說的基礎設施,這是真的沒辦法,現在的家家戶戶自己的事情都忙不完,哪裡有時間去修路修水渠啊!」韓林也是有些無奈。
他原本就在山東做官,這些移民可以說都是他一手從的山東帶過來的。
他也想帶著大傢伙將這個新的家園給建設好。
「缺少人確實是一個問題,但是也不是的沒有辦法解決的。」
「遼王那裡上書說他們那裡今年收成不好,怕是要鬧飢荒了。」
「我去你們的糧管所看過了,你們今年不是收購了很多農戶的糧食嘛。我跟內閣說一下,這些糧食就留下來給你們自己用,你們跟北遼那邊用糧食換勞役。」
「以一個勞力一天的勞動為一個工時,你們跟北遼那邊商量好一個工時換上多少糧食。」
「這樣就能夠將那些基礎設施的工程交給他們來解決了。」
「這樣你們解決了勞動力的問題,他們那邊解決了糧食的問題。」
董書恆的這個建議剛好解決了韓林當前面臨的問題。
韓林以前也想到過去雇傭勞工,但是涉及到與藩屬國之間的關係。
他只是一個地方州府的長官,還沒有權力置喙。
既然現在董書恆自己提出來了,他心中自然高興。
董書恆很長時間沒有關注過北遼的事情了。
自從林鳳祥上表成為內附藩屬國,對於復興軍的大戰略一直都是極為配合的。
在他們的牽制下,南邊的朝鮮王國也是極為乖順。
雙方現在形成了一種平衡,在吳興區的調停下雙方已經停火了很長時間。
北遼的地界礦產資源豐富,林鳳祥不僅僅市場完全對復興軍開放,就是這些礦場都拿出來賣給華商。
現在的林鳳祥主動過來尋求幫助,董書恆不如做個順水人情。
他們北遼大都是山地,現在是人多地少,糧食一直是一個問題。
林鳳祥並不希望手下的人都被複興軍遷移出去,這樣最後他自己手頭上就沒有人了。
最好就是像這樣,他們北遼官府集中組織百姓出來出賣勞動力。這樣干好活之後這些人還能夠帶回去。
「總統,能否讓他們完全放開邊界,讓我們這裡的移民可以去雇傭北遼的百姓種地。」韓林小心地問道。
董書恆明白韓林的意思是要這些移民能夠的雇傭那些北遼人幫著幹活。
現在很多人家土地是有,但是缺少勞動力。
那些北遼的人幹活勤快,而且雇傭的成本低廉。
要是真的能夠大量雇傭的話,那麼關外這裡很快就能夠進入發展的快車道。
「呵呵,韓林,你想一下,要是真的那樣的話,那些在北遼吃不飽飯的百姓不就全都跑到我們這裡了。到時候他林鳳祥手下沒人,還怎麼安穩地做他的國王啊!」董書恆笑著說道。
韓雲自然也是知道這其中的門道的。
他只是覺得現在北遼的也是依附於復興軍,要是讓他們做點什麼,還不是董書恆一句話的事情啊。
但是,董書恆雖然能夠做到那樣,不過他卻不會去做。
他可沒有能力讓這個大華夏圈內的所有民族都享受的到相同的福利。
現在國內的百姓的能夠享受到移民分地的待遇,那是復興軍打下來的福利。
這福利分的人越多,每個人得到的就越少。
而且董書恆還指望著半島和幕府成為廉價勞動力的輸出地。
自然是要讓他們依然保持著一定的封閉性。
只有他們保持現在的貧窮狀態,才能夠算是廉價的勞動力啊。
見到韓林似乎有些失望,董書恆接著說道:「讓他們主動放開是不行的,但是那邊要是有人窮的過不下去了,跑到這邊來打工,咱們也是可以睜一隻眼閉一隻眼的。不過你們地方上要加強對這些人的管理,不然的很可能就成為安全隱患。」
董書恆的話,讓韓林的眼前一亮。
光是這個建議就不枉他這次屁顛屁顛地跑過來迎接大總統了。
ps:月底了,求票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