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0章 第二九〇章 各方反應
第290章 第二九〇章 各方反應
聽了鄭劍的報告的后,眾人都是倒吸了一口冷氣。
不得不說清廷的這一招很毒。
董書恆剛得到這個消息的時候,也覺得這個應對非常的咸豐。
「哼,不過是前人玩剩下的小手段而已。」董書恆冷哼道。
「總統,雖然都是一些上不得檯面的小手段,但是我們現在主力都在浙江和福建那邊穩定地方。湖南和廣東都與我淮海軍相鄰,不得不防啊。」嚴仕坤擔憂地說道。
「是的, 總統,屬下也覺得不能大意。那曾國藩並不是什麼好對付的人。還有兩廣總督葉名琛也是朝廷的忠狗。」曾憲風也提醒道。
「嗯,老嚴,你可能要加個班了。」
「鄭劍,回頭整理一份廣東和湖南的兵力情報給總參。」董書恆轉向鄭劍吩咐道。
情報部在各省都有密探,清廷控制下的各省兵力部署情況, 淮海軍一直都掌握在手中。
「是,總統。」
「老嚴,辛苦你們將防守工作布置好, 回頭我會讓楊炳坤先回江西去主持防禦工作。福建那邊的防禦由顧克利主持應該沒有問題。」董書恆對嚴仕坤交代道。
最起碼一個月之內,他都不準備也沒有能力再對外動武。
淮海軍將暫時轉入防禦階段。
「是,總統,本來我們的在江西放的守備力量就是最多的。如果不是進攻兩省的話,防守應該綽綽有餘。」嚴仕坤說道。
「鄭劍,湖南和廣東那邊有什麼反應嗎?」董書恆問道。
……
武漢位於長江和漢水的匯合處,包括武昌、漢陽和漢口,合成武漢三鎮。
此處自古以來就是沿海與西南內陸的交通要衝,商貿十分發達。
武昌城位於長江東岸,是三鎮中最大的一座。
它的西側正對著江邊,有漢陽門、平湖們和文昌門,北面的武勝門正對著沙湖。
東側是忠孝門、賓陽門和通湘門。
南面是中和門、保安門和望山門。
城中有蛇山橫貫東西。
湖北巡撫衙門就在蛇山南麓。
現在這裡是湖北的政治中心。
左宗棠上任以來,創建鄂軍。在湖北大肆安插自己的心腹,已經基本上掌握了湖北的軍政大權。
左宗棠自然無法依靠自己的力量做到這些。
但是他有淮海軍作為外援。有著長江水路相連。
淮海軍的各種物資源源不斷地運到武昌,當然左宗棠也是付了錢的,只是每次都只付了一部分。
手中有兵、有糧, 左宗棠自然底氣十足。
剛剛年過四十的左宗棠正是年富力強, 精力最為旺盛的時候。
巡撫衙門中, 左宗棠手中間拿著一份朝廷的密折,半眯著眼睛,認真地玩味著。
朱明亮就站在左宗棠的身側。左宗棠將密折微微傾斜,讓朱明亮能夠看的清楚。
「季高,看樣子,我們瞞不住了。」朱明亮忍不住說道。
「哼,包不住就包不住。朝廷這個時候去治淮海軍已經晚了,我們先發展好自己,董書恆這小子可是給了我們鄂軍一塊硬骨頭。」
「那小子上次給我送了一個時間表。」
「是什麼時間表?」朱明亮好奇地問道。
「滅清時間表。」左宗棠擲地有聲地說道。
朱明亮露出驚訝的表情。
剛剛起家兩年就準備滅清。
這個董書恆的膽氣真足。
「呵呵,懋勛啊,是不是覺得這個小子狂妄。」
懋勛是朱明亮的字,他是左宗棠的好友,也是河北復興會的核心成員。
「這確實是快了一些,這董書恆崛起也就兩年時間不到。想那洪秀全準備了十年才起事,最後不也失敗了。」朱明亮說道。
「呵呵,那也是敗在了董書恆的手中,又不是朝廷打敗的。」
「有些事情懋勛你不知道,朝廷是看走眼了,明年我們也許可以進京城了。」
「那朝廷的命令怎麼辦?」朱明亮問道。
「管他娘的呢,我們現在要做的事情是擴軍,回頭派人去江寧,告訴董書恆趕緊把電報線修過來,我鄂軍要擴軍五萬,裝備什麼的給我們補上。」
「這次老子不要燧發槍了,我要淮海軍正規軍的裝備。想讓老子去打新疆,還讓老子用這種破爛玩意兒。到時候老子拿什麼跟毛子拼。」
左宗棠沒頭沒腦地發了一通脾氣。
朱明亮知道左季高脾氣不好,可是他今天似乎說胡話了。明明在湖北,怎麼就扯到新疆了呢?
湖南長沙湘鄉荷葉塘。曾國藩自從丁憂之後就一直住在這裡。
他每天看書、寫字,過得好不悠閑。
只有在湘軍中任職的曾國荃知道大哥的心一直記掛著外面。
每次曾國荃從外面還回來,大哥都會旁敲側擊地詢問外面的情況。
今天的曾氏家宅中分外的熱鬧。
原來追隨曾國藩的一幫心腹都聚集在這裡,他們大都在湘軍中任職。
「恭喜大人,朝廷終於啟用大人了。」心腹們紛紛起身恭賀道。
曾國藩一直心心念念的的湖南巡撫的位子終於拿到手了。
但是曾國藩的心中卻怎麼也高興不起來。
因為朝廷在任命的文書後面還有一份任命。
呵,兩省總督,聽起來比巡撫威風,但是曾國藩寧願不要。
「老九,你去過揚州,知道淮海軍的戰力如何嗎?」
「呃……大哥,你這可是把我給問住了,我只知道淮海軍的武器確實是好。」
「你看我們的買的那些燧發槍,不知道比朝廷的兵器好了多少倍。」
曾國藩知道自己這個弟弟打仗還行,其他方面跟個傻子一樣。
估計是腦子裡面都長腱子肉了。
先去找駱秉章把湖南的事情交接了再說吧。
曾國藩在心中想到,至於朝廷讓自己打淮海軍這件事情。
曾國藩覺得這事兒朝廷肯定不止跟自己一個人下令了。
且看他人如何吧?
曾國藩不是剛入官場的初哥了。也不是那種得到點誇讚就幫人中鋒陷陣的愣頭青。
「孟容,你走一趟廣州,持我的帖子去拜見兩廣總督葉名琛,就說我要和他一起攻打淮海軍。看他怎麼說,如果可以的話,從他那裡看看能夠買到洋槍洋炮嗎?」
「廣州那邊洋商眾多,葉總督那裡必然是有門路的。」
「大哥,那淮海軍那邊的武器,我們不買了?」
曾國藩看了一眼自己憨里憨氣的幼弟,嘆了一口氣,沒有說話。
廣州城位於珠江北岸,呈一個不規則的圓形。
北到觀音山,南面緊挨著珠江。外城共有十二座城門。還有四座內城門。
在城外的西南角竹欄門外就是大名鼎鼎的十三行。這裡也是廣州洋商的聚居地。
廣州作為一個重要城市始於秦朝,後來一直是嶺南的政治中心,現在這裡是兩廣總督、廣東巡撫和番禺、南海兩縣駐所。
兩廣總督府位於廣州城北,觀音山南麓。並沒有跟將軍府、巡撫衙門以及知府衙門在一起。
不過這個巡撫衙門佔地極廣,風景秀美。
今天葉名琛的書房中,擺上了六七把圓凳,一會兒客人都到了。
這些全部都是葉名琛的心腹。
布政使吳健彰赫然在列。
葉名琛將手中的密旨傳給了下面坐著的各位心腹。
大家看了之後都是倒吸了一口涼氣。
這麼多天過去了,淮海軍進佔浙江福建的消息已經早就傳到了廣州。
即使淮海軍封鎖了路上的小溪,但是廣州每天北上南下的海船眾多。
淮海軍總不能把海上全都封鎖了。
「吳大人,你對淮海軍最是了解,怎麼看淮海軍侵佔浙江、福建?」
「回總督大人,下官認為這淮海軍真的反了。雖然他們找了種種借口,但是佔領浙江、福建就是造反的事實。」吳健彰說道。
「那吳大人覺得淮海軍為什麼沒有趁勝向廣東進軍呢?」淮海軍那麼快就佔了浙江、福建。
可是卻在廣東停住了腳步,這不能不叫人感到奇怪。
一般人造反都是一口氣盡量佔據更多的地盤。
吳健彰捋了捋思路,說道:「下官認為,淮海軍似乎是力有不逮。」
「你的意思是淮海軍的兵力不夠了?」
「正是,大人應該知道,淮海軍剛剛派了八千兵馬去幫助英法打俄國人。我想他們應該是跟洋人做了什麼交易。所以他們才敢於侵佔浙江、福建。」
「他們派了這麼多兵出去,必然會影響他們的總兵力。所以打完福建之後就後繼乏力了。」
「下官覺得他們此時江西必然是兵力空虛。」
「嗯……」葉名琛撫須點頭。
「吳大人覺得我們現在是否要按照朝廷的意思攻打淮海軍?」
葉名琛的心中也有些為難,之前他知道淮海軍佔領福建的消息,趕緊將自己手中的一個鎮新軍分成兩個部分。
一部分派到潮州,還有一部分派到了韶州。防止淮海軍南下。
廣東還有一個鎮的新軍在廣西跟太平軍對峙。
現在的葉名琛也是只能防守,同樣沒有能力去發動進攻。
「大人,現在確實是進攻淮海軍的最好時機,但是我們似乎也是力有不逮啊!」
「唉……」葉名琛深呼一口氣。
「吳大人,本督注備再建一鎮新軍。」
「這……總督,我們廣東沒錢了。除非……」吳健彰欲言又止。
「吳大人有什麼主意儘管說。這裡是本督的書房,我們只是聊天。」
「總督,除非能夠向洋人借錢。」
「借錢,這洋人有怎麼會借錢給我們?」
洋人自然不會白白借錢給他們,肯定會要好處。
「具體如何?要下官去跟洋人談了之後才能知道。」吳健彰說道。
他心中已經有了計劃,他從跑琉球和日本的商人那裡得知,美國人似乎跟淮海軍不睦。
似乎可以從這裡下手。
廣西桂林,這裡現在是廣西的省會,以商貿聞名,而不是旅遊業。
靈渠,古稱秦鑿渠、零渠、陡河、興安運河、湘桂運河,是古代中國勞動人民創造的一項偉大工程。
它位於廣西桂林府境內,於公元前214年鑿成通航。
靈渠流向由東向西,將桂林府興安縣東面的海洋河(湘江源頭,流向由南向北)和興安縣西面的大溶江(灕江源頭,流向由北向南)相連。
所以桂林是廣西對外聯繫的重要水上通道。
這是所有通道中最便捷的,要知道,這個時候的廣西可沒有鐵路也沒有公路同外面連接。
因此桂林才會成為省會,同時也是廣西最富裕的一個府。
石達開佔領這裡之後,將所有 的精力都放在擴軍備戰之上。
剛剛打退湘軍的進攻,石達開正欲繼續南征,可是廣東的新軍已經到了梧州。
廣東新軍雖然剛剛成軍,但是其裝備不是太平軍能比的。
其裝備的法國步槍射程奇遠,幾乎跟淮海軍的差不多。
石達開派人攻了幾次都大敗而歸。以至於石達開都懷疑是不是淮海軍賣了裝備給廣東的新軍。
但是想來有沒有道理,淮海軍似乎對清軍並沒有好感。
後來石達開想方設法抓來了廣東新軍的俘虜,才知道廣東的新軍是洋人幫助訓練的,用的也都是洋人的裝備。
石達開只能龜縮進桂林守住山中的主要道路。
還好廣西的地形讓線膛步槍的威力並不能完全發揮出來。
廣東的新軍打退了太平軍之後並沒有急於進攻。
石達開還有時間在桂林城中舔舐傷口。
石達開這個人生活非常的節儉,到了桂林之後,他除了給自己納了一房小妾之外,府中並沒有其他女子,他就住在原來巡撫衙門的後院之中。
衙門的前院用來辦公。大部分時間,石達開都是呆在前院的書房之中。
石達開雖然是粗人出身,卻是極為好學,他成為翼王后,找人教自己讀書識字。
現在他大部分空閑時間都是在自己看書。
「聖王,有重要消息!」
石達開已經被推舉為「太平聖王」,手下一般稱呼他為「聖王」。
進來稟報的是一名中年文士。此人跟在石達開的賬下多年,一直幫石達開收集整理消息。
「文青啊,什麼事情這麼著急?」
「聖王,是好事情!」這名喚作文青的文士將手中的情報遞給石達開道,「淮海軍造反了,已經攻下了浙江和福建。」
「什麼時候的事情,都已經攻下來了?我們怎麼才知道呢?」石達開心中疑惑。
文青說的很清楚是已經攻了下來,那麼雙方開戰必然是幾個月之前的事情了。
自己的手下收集情報的速度也太慢了吧!
「稟聖王殿下,據消息說,淮海軍半個月就將兩省攻了下來。而且我們從商隊手中買到的淮海軍報紙上面也寫的是半個月就完全佔據。似乎並沒有爆發多少戰鬥。」
聽了文青的話,石達開驚的下巴都要掉了。
十五天?差不多就是路隊開進的速度了。難道浙江福建沒有清軍駐守嗎?
他們太平軍攻城掠地咋就沒這麼容易呢?
真是人比人氣死人!
不過這確實是一件好事,現在清軍應該不會再在意自己了吧。
淮海軍佔據的可是滿清最富裕的五省。
好消息是好消息,石達開為什麼感到自己的心裡有點酸呢?
PS:又是四千多字,我以後盡量寫大章了,至少均訂數可以好看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