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萬花小說>书库>都市青春>樂隊的盛夏> 四百一十五章 老夫晚年縱橫粵語詞壇!

四百一十五章 老夫晚年縱橫粵語詞壇!

  「回首向來蕭瑟處,歸去。」

  「也無風雨也無晴。」

  「回首向來蕭瑟處,歸去。」

  「也無風雨也無晴~~~」

  葉未央的演繹簡直直擊靈魂,最後一句也無風雨也無晴,拖著長長的尾音,歌聲中卻依舊全是超然自若!

  而這也正是《定風波·莫聽穿林打葉聲》的內涵所在!

  一首震撼全場的《定風波》唱完,甚至觀眾們都久久無法平靜。

  古詩詞的魅力,在經過現代流行音樂的加持后,被放大了無數倍。

  詩詞這種東西,在被當做文字看的時候,就已經很有魅力的,大家都能夠通過這無聲的文字,感受到其中暗藏的魅力。

  但是當詩詞成為音樂,被優秀的演繹出來之後,那魅力是完全無法用語言來形容的。

  聲音,從人類遠古部落時代開始,就是人與人之間傳遞信息最重要的載體,比文字的誕生要早的許多。

  在文字還沒出現之前,人類就已經會用語言來溝通,也懂得用音樂來抒發情感了。

  葉未央用現代流行音樂的編曲方式,為《定風波·莫聽穿林打葉聲》這首膾炙人口千年的宋詞,再次賦予了聲音。

  從此以後,當人們想起這首詞時,將不再只是空洞的文字,還有富含感情的歌聲,十分生動立體!

  「好!唱得好!」

  昆言滿臉笑意的拍手喝彩道:「蘇軾的這首《定風波》,我相信每一個華夏人都非常的熟悉。」

  「我也一樣,這首詞可以說是我最喜歡的宋詞之一了。」

  「這首詞是蘇軾被貶黃州之後寫的。」

  「蘇軾,大名鼎鼎的才子,當時蘇軾科考的時候,因為文章寫的太好,被當時的主考官歐陽修一眼看中,進入了官場。」

  「後來蘇軾因為政見不和被貶杭州,又被「好朋友」沈括坑了,搞了個烏台詩案出來,還差點丟了性命,所幸逃過一劫,被貶黃州。」

  「但是從後世的角度看,正是蘇軾人生的這個挫折,才成就了他在文學史上的地位。」

  「這首《定風波》,也正是他文學成就升華的轉折點。」

  「如果他沒有經歷貶謫,可能也不會寫出「莫聽穿林打葉聲」,可能也寫不出「一蓑煙雨任平生」,更不可能有那樣的自信說出「也無風雨也無晴」!」

  「而葉老師新編的這首《定風波》,簡直傳神又傳韻,特別是副歌原詞部分用粵語來唱,確實讓人眼前一亮。」

  「粵語作為很接近古漢語聲調的一種地方方言,用來進行古詩詞的通讀,確實比普通話更加多了三分韻味,而且很多詞的聲調也更符古意。」

  「我完全被感染到了,不知道葉老師是怎麼想的要用粵語來演唱的?」

  昆言好奇的看著葉未央。

  他不是粵省人,所以其實對於粵語的了解不深,沒想到今天聽到葉未央用粵語來演唱宋詞,會那麼的相得益彰,那麼的搭配!

  葉未央笑了笑,認真的說道:「昆教授您知道的,蘇軾先生在晚年,曾經被貶到惠州,後來更是貶到了海南。」

  昆言點點頭,配合的說道:「日啖荔枝三百顆,不辭長作嶺南人,蘇軾名詩《食荔枝》就是當時被貶在惠州時所作的。」

  「而且蘇軾很多名詞都是在嶺南寫的。」

  蘇軾從第一次被貶謫到黃州之後,從前後《赤壁賦》到《念奴嬌·赤壁懷古》再到《滿江紅》,都是被貶后寫的。

  「所以啊,我就想著,蘇軾其實也是來過嶺南的,而且和嶺南也有緣分,就想到了用粵語來唱。」

  葉未央嘻嘻一笑,開玩笑的說道:「而且開玩笑的說,蘇軾晚年也是縱橫過粵語詞壇的。」

  說起來,蘇軾晚年被貶到嶺南后也沒少寫詩詞,這也算是縱橫過粵語區詞壇的嘛!

  就是可惜《定風波·莫聽穿林打葉聲》不是在惠州寫的,不然就更有緣分了。

  「作為粵語與國語都精通的人,我個人是覺得,用粵語來唱這首詞,要比用國語更有豪氣一些,也更契合旋律,所以我就選擇了用國語唱主歌,粵語唱副歌的方法來呈現這首歌。」

  根據考證,因為嶺南地處偏遠地區的原因,歷朝歷代與中原的交往都不算非常的密切,而且嶺南多山,外來的詞語很少能在當地發展起來。

  所以嶺南這邊的方言,反而保留了更多的古腔調,沒有太多的大變化,不像中原的語言發展那麼多變,還有閩省那邊也是如此。

  很多不是很懂語言變遷的現代年輕人,都以為秦朝定都在關中,所以秦朝的官話就是關中話,宋朝的都城在豫省,所以宋朝的官話就是豫省話。

  其實這都是誤解,現代的各地方言,大多都是明朝之後才發展成型的。

  元朝之前的華夏人,說的古華夏語,其實和現今的各地方言差別就很大了,而且時間越往後,差別越大。

  那些《詩經》中記載的詩歌,如果真的用古華夏語中的雅言來讀的話,現代人可能一個字都聽不懂的,彈舌多的好像是在聽外語一樣。

  也就是說,如果真有現代人穿越回古代,到明清還好,但是如果到宋代之前,那可能就要面臨語言不通這個大難題了。

  其實嶺南的方言,就是因為當時秦朝的南征大軍進入嶺南,秦人與當地的越人融合之後而誕生出來的方言,保留了更多秦漢時期的發音與腔調。

  隨後又經過了多代發展,到宋代又因為衣冠南渡的原因,融入了很多宋朝當時的官話體系。

  所以對於九百年前的宋詞來說,用粵語來演唱,確實更能體現出其中的韻味。

  也許九百年前的蘇軾,就是操著一口和粵語有些相似的官話,唱出的這首《定風波·莫聽穿林打葉聲》!

  說他晚年縱橫過粵語詞壇,也不算完全是戲談嘛!

  葉未央這麼一解釋,現場不少觀眾和昆言全都捧腹大笑了起來。

  還別說,他這麼一說,讓大家還感覺頗有道理呢,但是實際上蘇軾是川府人,肯定是不會粵語的。

  「哈哈哈,葉老師真的很有趣啊,有一雙善於發現的眼睛,也許就是因為這個,葉老師才能創造出這麼多天馬行空,但是又非常優秀的歌曲!」

  「厲害!」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