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萬花小說>书库>武俠仙俠>一覺醒來我成了小桂子> 第494章 少林大會

第494章 少林大會

  第494章 少林大會 

  少林乃是禪宗祖庭,自從達摩東來之後,就逐漸成為武林中一股舉足輕重的力量,到了現在,更是中原武林的泰山北斗,威名赫赫。 

  八月十五將近,少室山附近也開始熱鬧起來,各路武林豪傑從四面八方趕來,河朔,江南,川中,山東等等各地都有人前來。少林寺上下,也是嚴陣以待,高僧林立。 

  眾人皆知,此事都是因為丐幫的一場叛亂而起。 

  杏子林中,丐幫幫主喬峰實際上是契丹人的消息震驚江湖。 

  不等他們消化消息,一則關於三十年前的恩恩怨怨,也有此傳遍江湖。 

  丐幫折損過半高層,在白行簡的慫恿下,將這頂帽子扣在少林頭上,準備在八月十五這日,上少林討個公道。 

  其中涉及了不少江湖前輩,加上江湖上試圖挑戰少林,踩著少林上位或者是分一杯羹的人太多了。 

  以至於原本只是丐幫和少林之間的一場爭執,演變成整個武林都參與的盛會。 

  這一日,少室山下,人群洶湧,少林方丈玄慈帶著少林各堂各院的首座走了過來,沿途許多武林中人都紛紛問好,少林的人望之盛可見一斑。 

  大雄寶殿外的廣場上,已集了二百餘僧人,其餘僧眾不斷的進來。片刻之間,全寺千餘僧人都已集在殿上,各分行輩排列,人數雖多,卻靜悄悄地鴉雀無聲。 

  不僅如此。殿門之外還聚集數百俗家弟子,個個神態精悍手腳粗大,都是修習外家功夫又成摸樣,可見少林底蘊之深厚。 

  除此之外,還有大批武林中人,一個個或懷抱刀劍,或手持槍棍,一個個等待著接下來的熱鬧景象。 

  玄慈等迎接賓客,忽聽知客僧報道:「大理國鎮南王段殿下駕到。」為了少林寺玄悲大師身中「韋陀杵」而死之事,段正淳曾奉皇兄之命,前來拜會玄慈方丈。 

  大理段氏是少林寺之友,此刻到來,實是得一強助,玄慈心下一喜,說道:「大理段王爺還在中原嗎?」率眾迎了出去。 

  玄慈與段正淳以及他的隨從范驊、華赫艮、巴天石、朱丹臣等已是二度重會,寒暄得幾句,便即迎入殿中,與群雄引見。 

  隨後,慕容復也帶著四大家臣到來,眾人寒暄之際,陣陣馬蹄聲如雷鳴般傳來,不少人轉頭一看,卻是丐幫中人到來。丐幫的幾個長老舵主,都赫然在列。 

  為首的,赫然是氣吞如虎的蕭峰,只見他此刻面沉如水,大刀闊斧的走來,通身的氣概讓無數江湖人為之側目。 

  「這就是蕭峰嗎?果然雄偉壯觀,不似咱們宋人,誰能想到,居然是契丹人呢?」 

  「哼,契丹人的狗,本就該死,還敢來少林討公道,真不知丐幫是怎麼想的。」 

  「話不能這麼說,蕭峰幾十年來都是當宋人養大的,為大宋立下汗馬功勞你忘了?」 

  「就是,要我說此事還真是少林的不是,既然把他當宋人養,就不要留下證據,讓他好好為大宋立功不好嗎?」 

  「沒錯,有異心就不該留,留下了就不該防備,結果現在搞成這個樣子,不論勝負,都是中原武林的損傷。」 

  「也不知道,這一次丐幫和少林會不會打起來。」 

  …… 

  眾人嘰嘰喳喳的,玄慈當即帶著一眾少林老僧前來迎接,高呼一聲佛號。 

  「阿彌陀佛,丐幫諸位遠道而來,老衲未曾遠迎,還望恕罪啊。」 

  「玄慈方丈客氣了,此次我丐幫上少林,只為三十年前一樁舊事,向方丈求個說法,絕無冒犯貴寶剎的意思,若有不當之處,還請方丈見諒。」蕭峰不卑不亢地說道。 

  玄慈心中苦笑,緩緩開口,「蕭施主的來意,老僧心中已然知道,三十年前的舊聞,今日舊事重提,也是老衲當年識人不明,消息不清,鬧出的慘劇。」 

  「今日蕭施主要求公道,老衲也不敢不從,有什麼要求,蕭施主儘管只說,若是用老衲足以化解兩家恩怨,老衲莫敢不從。」 

  玄慈聲音郎朗,他功力深厚,真氣綿綿,此次來人雖然眾多,可每個人都聽得清清楚楚,如在耳邊,這等傳音之功力技巧,令人讚歎,不愧是少林方丈,當今的武林高人。 

  「阿彌陀佛,中土英雄,相聚少林,明辨是非,實乃盛事,不知小僧有沒有這個榮幸在一旁恭聆高見呢?」 

  忽然,一聲平淡祥和的聲音從山下傳來,接著不少人順著聲音轉頭望去,就看見一道黃衣身影飄然而來,腳下幾個竄動,就到了場中,一身輕功極為厲害,似一團黃雲,話音剛落,便已經出現在眾人面前。 

  「原來是吐蕃國師大輪明王駕到,歡迎之至!」玄慈眼中神光一閃,認出了來人的身份,開口說道。 

  「玄慈方丈客氣了,小僧不請自來,還請方丈勿怪。」鳩摩智面色祥和,似有寶光流動,聲音慈和醇厚,令人不由得對他生出好感,一派高僧大德的風範,剛一出場,就讓眾多武林豪傑暗暗喝彩。 

  「不敢,國師請。」玄慈雙手合十,不敢怠慢。 

  隨後轉身看向蕭峰,「蕭施主,三十年前,老衲的確得到消息,說有契丹人窺視少林絕學,想將寺中秘藏數百年的武功圖譜,一舉奪去。」 

  「契丹國和大宋累年相戰,如將少林寺的武功秘笈搶奪了去,一加傳播,軍中人人習練,戰場之上,大宋官兵如何再是敵手?」 

  「這件事當真非同小可,要是契丹此舉成功,大宋便有亡國之禍,我黃帝子孫說不定就此滅種,盡數死於遼兵的長矛利刀之下。」 

  「少林雖是方外之人,到底佛法慈悲,豈能讓宋遼再陷水深火熱之中,我們以事在緊急,不及詳加計議,聽說這些契丹武士要道經雁門立即兼程趕去,要在雁門關外迎擊,縱不能盡數將之殲滅,也要令他們的奸謀難以得逞。」 

  」如此,終究釀成大禍,雙方死傷慘重,此事,皆因老衲而起,蕭施主若是心懷怨懟,老衲甘願一死,平息施主之怒。」 

  「只盼施主以大局為主,莫要因為老衲一人,引得丐幫少林震動,危及中原武林。」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