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五十九章 會審(三)
如今,正是跟這位三皇子修補關係的時候。
所以,在這個時候將兩個高麗使臣放了,李文棟自然不會介意。
隻是那兩個使臣聽了陳安晏的話,頓時動了怒!
他們在陳安晏和李彧抵達京城的那天就已經被下了獄,在這段時間裏,唐大年因為有了皇上的撐腰,所以李桂成一直未能前來探望,甚至因為帶著兵刃,到現在連縣衙的大門都未曾進過。
因此這兩人自然不知道陳安晏跟李桂成的交易,也更加不知道這幾日陳安晏在京城“闖”出的名聲。
而最讓他們難以接受的,是這教訓自己的,隻是一個少年!
能被派來出使大梁,自然對大梁也有所了解。
他們見到陳安晏的朝服,雖然對於這樣一個少年竟然能入朝為官有些吃驚,但怎麽說也隻不過一個區區九品官而已!
而他們兩人,畢竟也是高麗三皇子的親兵,此人竟然膽敢當著三皇子的麵,如此教訓自己!
兩人自然十分生氣。
眼看又要起衝突,陳安晏身後的護衛立刻露出了一絲冷意!
不管是王府的侍衛還是大內侍衛,自然都不敢讓陳安晏出事。
這時候,這兩人才注意到,這個少年的身後,竟然有十多個侍衛!
更讓他們吃驚的是,這十多個侍衛的身手應該都在他們兩人之上,若是真的貿然出手,恐怕被教訓的不是這個少年,而是他們兩人!
而且他們也注意到了,在這些侍衛之中,大部分都身著大內侍衛特製的官服,他們哪裏想得到,眼前的這個少年,竟然能有宮裏的關係!
因為能有大內侍衛的保護,必定不是常人!
另外還有四個侍衛的袖口上,繡了一個“吳”字,顯然是跟攝政王吳王有關!
而這兩人第一時間就想到了一個人——常山王李承!
他們雖在高麗,不過對於大梁皇室倒也並不陌生!
在他們的印象裏,京城之中,能有如此地位的少年,除了皇帝李彧之外,應該就隻有常山王李承了!
隻不過若是李彧的話,身邊的侍衛斷然不會隻有這麽幾個,因此極有可能是李承!
而李承身為李彧的皇弟,雖然沒什麽權利,但地位尊崇,所以這兩人一時之間倒也不敢不敬!
李桂成可以為了討要貨物而對攝政王李文棟不敬,但他們兩人的地位差了不少,自然不敢這麽托大。
因此,此刻的他們倒是顯得有些進退兩難。
旁人自然無法猜到這兩人的想法,李桂成見到他們兩人受到陳安晏的教訓之後竟然沒有出聲,倒是讓他有些出乎意料!
因為他這兩個手下的脾氣他很清楚。
不過這樣也好,能省去他不少麻煩。
李桂成假意麵色一沉,對著兩人說道:“陳大人的話,你們可曾聽清楚?”
對於他來說,自然不願再這個時候再起什麽衝突!
雖說就算自己稍稍過分一些,在如今這個局麵也是情有可原,不過如今他也不想讓陳安晏太過難堪,畢竟按照他們的計劃,在自己返回高麗之後,還有許多事情需要仰仗這個少年。
按照計劃,李桂成他們應該在明後天就能啟程返回高麗。
而這位三皇子早已歸心似箭,在他看來,自己晚回去一日,就可能會多死許多人!
若是在這個時候再生枝節,必定會影響他們返回高麗的時間!
而那兩人見到李桂成的臉色陰沉,心中也有些不確定!
因為他們不知道李桂成是因為他們兩人不悅,還是因為陳安晏的話讓他覺得受辱!
另外,三皇子稱呼對方為陳大人,那就不是皇室宗親,更不是常山王李承!
隻是這位陳大人,他們在高麗卻從未聽說過。
不過,聽三皇子的意思,似乎對這位陳大人還有些忌憚!
這可是他們這些年來從未見過的場景!
這位三皇子,在高麗的時候,不論是對太子還是二皇子,從來都是不假辭色。
到了大梁之後,不論是對於大梁的鴻臚寺卿,甚至是攝政王,三皇子為了楊國威,也都是滿臉傲氣,可如今他竟然對這樣的一位少年有些恭敬。
兩人雖一時之間想不明白,不過,他們在三皇子麾下多年,自然不是愚鈍之輩。
於是兩人立刻對著陳安晏說道:“外使謹記!”
看到他們兩人能在短短數息之內,從憤怒變到現在這般“順從”,陳安晏倒也有些佩服這位三皇子。
隻見他滿意的點了點頭。
不過唐大年在此,他還是要做一番功夫。
再次向李桂成表達了大梁疏忽的歉意之後,陳安晏也借李文棟之名,督促唐大年抓緊時間審理,早日給高麗一個交代!
唐大年自然點頭稱是。
而李桂成的臉色也稍稍舒展了些,這件事從始至終畢竟是因他而起。
而他見到陳安晏今日竟然帶了這麽多侍衛,而且在來到順天府後,似乎跟平時看上去有些不太一樣。
所以李桂成也猜測到今日陳安晏來此必定是有要事。
既然唐大年已經釋放了手下,李桂成再次就遇刺一案跟唐大年言語了一番,這才離去。
這個時候,其實離升堂還有大概一炷香的時間。
主審的三位官員還沒到,不過他們衙門裏的官員倒是已經將部分案卷先送了過來。
就在這個時候,前去南鑼鼓巷查看的官差也都回來了。
隻是結果也在陳安晏的意料之中。
這些官差到了那裏發現,那裏跟平時相比,隻是有些冷清。
另外在兩邊的房舍內他們也並沒有看到什麽人!
而在附近確實有一些細微的腳印,但是在這個地方有腳印也實屬正常。
而且,從這些腳印之中,也根本看不出什麽東西。
雖然陳安晏和那些侍衛察覺到了兩邊的埋伏,但畢竟都沒有親眼見到,所以對於順天府的追查也並沒有太多幫助。
那些官差也有些不明所以。
不過陳安晏卻很清楚,那些人既然有能力在京城做這樣的安排,必然是早就做好了萬全的準備。
隻是不知他們的目標究竟是不是自己!
按理來說,自己在進京之後,從未跟人結怨,根本不可能召來殺身之禍。
而來到京城之後,跟自己有過衝突的,也就是那些高麗使臣以及齊太後的人!
隻是那些高麗使臣在自己跟李桂成初步商議了那個交易之後,早就已經化幹戈為玉帛了。
所以若是這個時候還有人敢在京城對自己動手,那就隻有齊太後的人了!
莫非是單文柏他們知道今日逃不過這三司會審,這才不得不對自己下手?
但是他們縱橫官場多年,不至於出此下策!
陳安晏在偏廳細想了片刻,卻依舊不得要領,也隻能暫時作罷。
如今有這麽多侍衛保護,他相信那些人就算是衝著自己來的,也得掂量掂量了。
看來等今日這會審之後,隻能回去先找李文棟商議了。
三司的主審還沒到,陳安晏跟唐大年在這裏大眼瞪小眼,他也覺得有些無趣,便想著去那大牢看看那幾位公子哥!
之前雖然囑咐過這位順天府尹,不許閑雜人隨意進出。
不過陳安晏也知道,光憑唐大年,必然難以阻擋單文柏和齊國公這樣的王公大臣進去探監。
可縱然如此,他們也不敢太過放肆,想來那幾位公子哥在大牢裏待了這麽多天,也必然不好受。
隻不過陳安晏提了這個要求之後,唐大年卻有些為難。
當日除了陳安晏之外,三司的官員也曾說過,除了他們之外,其他人皆不許探監。
如今,陳安晏雖然名聲在外,但在這單修的案子裏,畢竟隻是一個人證。
若是就此放他進去,被崔時敏他們知道之後,必定會參自己一本!
在他隱晦的說出了自己的擔憂之後,陳安晏卻冷笑道:“唐大人莫要忘了,下官除了是人證之外,還是替王爺前來的聽審。莫非王爺想要看看那些犯人的情況還要他親自去那大牢?”
這話倒也沒錯。
當時唐大年也在場,李文棟確實是這麽說的。
隻是兩人的心裏也都很清楚,陳安晏此刻要去大牢,斷然不會是李文棟授意,十有八九是陳安晏自己想去。
就在唐大年猶豫之際,突然從外麵傳來了一個聲音!
“陳大人何必如此著急,馬上就要升堂了,陳大人在堂上就能見到那幾個人犯了!”
兩人朝外麵一看,來人正是崔時敏,在他後麵的正是大理寺卿蕭大人和都察院左都禦史史大人。
今日是借順天府大堂進行三司會審,所以唐大年早就下令給府衙的官差,若是見到三司的官員,就不必阻攔了!
因此,崔時敏他們進來的時候並未驚動唐大年,倒是讓他們聽到了陳安晏和唐大年的對話。
隻不過,讓陳安晏覺得奇怪的是,單文柏他們竟然沒有一起過來!
莫非是李文棟特意將他們支開?
陳安晏有些不解,不過對於他來說,單文柏他們不來的話,倒是能清淨一些!
這時候蕭大人也笑著說道:“不錯,更何況陳大人若是要見他們,隻需將他們帶到偏廳即可,何必去那醃臢之地?”
對於這位大理寺卿,陳安晏到現在也不清楚此人到底是不是齊太後的人!
若連他也是齊太後的人,再加上那日史蘇平差點要對自己動手,那這三司就都是齊太後的人了!
若是如此的話,那今日這所謂的三司會審,對於陳安晏來說,恐怕沒有那麽容易!
不過既然這位蕭大人跟自己打招呼,那自己也不能太過不近人情,因此陳安晏也起身說道:“蕭大人嚴重了,這大牢也並非什麽龍潭虎穴,想必大人還記得,下官之前已經在那大牢待過一晚了!”
陳安晏指的,自然就是單修逼著唐大年將他下獄的那次!
因此一旁的唐大年在聽到了之後,臉色也有些變化。
對於他來說,他自然擔心陳安晏會因此記仇!
而那位蕭大人在聽了陳安晏的話之後,也隻是笑了笑並沒有接話。
不過崔時敏卻皮笑肉不笑的問道:“那陳大人是準備先去大牢呢還是準備升堂呢?”
陳安晏看了看他,淡淡說道:“不勞大人費心,升堂便是!”
崔時敏翻了個白眼之後,拂袖而去。
對於他來說,自然是希望陳安晏多拖延一會兒時間。
今日已經是第七天了,若是因為陳安晏拖延的時間太長,導致今日沒有審理完成,那崔時敏大可以將責任推到陳安晏的身上。
隻是他沒想到陳安晏卻並沒有中計!
幾人來到了大堂之上,陳安晏四周看了看,這裏已經被重新修葺過了。
那張被損壞一角的桌案,以及四周刀棍的痕跡,如今幾乎已經看不見了。
不過陳安晏並不擔心,且不說之前的那副景象早就被記錄了下來,那日朝廷的官員都看到了這裏被單修破壞的樣子,對於崔時敏他們來說,他們必然不會用直接否認這麽低級的方式來提單修脫罪!
上堂之後,幾位官員都落座!
按照大梁朝廷的規製,正常來說,在三司會審的時候,也是以刑部審問為主!
因此一般都是刑部官員坐在中間,大理寺和都察院的官員分坐兩側。
隻是如今,雖說六部尚書跟都察院左都禦史一樣,都是從一品的官職,但史蘇平還有一個身份,就是先皇禦封的顧命大臣,在如今的六部之中,也隻有吏部能稍稍壓一頭,更何況崔時敏隻是下三部中的刑部尚書,所以在朝中,史蘇平的地位要比崔時敏高一些。
因此,今日是史蘇平坐中間,蕭大人和崔尚書分坐兩側。
而陳安晏和唐大年的座次也有講究。
若是輪本身官職,陳安晏這個九品官自然跟唐大年這個三品府尹相差甚遠,但今日的陳安晏是替李文棟前來聽審,所以他代表的是李文棟。
在大梁,除了李彧之外,沒人敢跟李文棟爭座次,因此陳安晏坐在下首,唐大年次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