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章 星際真人對戰遊戲【53】
翻地時用藥液改變土質隻是第一步。
跟在實驗室裏隻用一花盆的荒漠土作試驗不一樣,在進行大規模的荒漠地土壤改造的時候,淩蓁把工程量以及成本的問題也考慮在內了,所以眼下這一畝地即將迎來的改造跟在實驗室裏的操作流程相比是作了些調整的。
實驗室的流程是這樣的:
先用藥液徹底改造土質,使植物可以在其間存活。
其後加入能讓土壤充滿了能促進植物健壯生長的俗稱“肥力”的物質,這樣就能讓這些土壤變得跟一般的種植地差不多甚至優於種植著金橙果林的那些土地。
最後播種,植物如常生長。
因為時間與物料的關係,淩蓁在實驗中所用的“肥力素”是她自己合成的。如果在實際的土質改造中也使用同一樣東西,一來這玩意的成本不低,二來,能製造出整個荒漠土都需要用到的數量,光是時間上的成本也不低。
比用“肥力素”成本低一些的方案也不是沒有,譬如像綠洲裏平整土地種下植物之前,都會在翻地時加入一些用各種腐化植物之類配製出來的自製“農家肥”,用這個其實也行,就是改善的速度會慢上一些。
而且這麽大麵積所需要的量也是巨大的,本星上根本就找不出來這麽多的原材料,要是還需要從外星進口,這些額外的費用加起來,那成本比起合成“肥力素”也低不了多少了。
所以淩蓁調整了一下改造方案,把使用“肥力素”這一個環節改成了在第一步使用藥液過後,就先種上一批生命力頑強、不需要太大肥力也能快速生長的植物。
之後在這些植物長勢到最茂盛時用耕地機再翻一次地,把植物給粉碎後埋進一定深度的土壤裏,再加入一定的水分,植物碎末與改造後的土壤相互發生作用,經過短時間的發酵後就能成為肥力,這比傳統“農家肥”肥地的效果更好。
淩蓁切換成官方的思路,覺得到達這種程度,這地的價格已經可以飆上來了,之後要是哪個買家因為種植的需求想讓地再肥點,那就自己將種草、翻地、發酵的流程再來一遍嘛。
隻是一畝地而已,多功能耕地機很快就已經完成了流程的第一步。
在播下植物種子之前,要先給幹燥的土壤灌溉,使其保持一定程度的濕度。
這也是淩蓁先試種一畝地的原因,因為灌溉工程還沒開始,用水是個問題。
當然,如果跟官方那邊沒有達成協議,她也可以自己去做一個小型的地下水牽引工程,把水給引上來。
本來她挑選地塊時就刻意挑了離地下水距離最近的這一塊的。
但是眼下跟官方達成了協議,那自然是能蹭便宜就蹭便宜了,畢竟引水工程就算小,那要投入的成本對於他們這種個體來說也不小了。
薑家不是有家訓嗎?能精打細算就精打細算。
也是因為距離地下水比較近,所以往地裏灌溉時雖然在一開始那水也在持續地往下滲,但是到了一定的深度之後就跟地下水上浸的濕壤連接上了,之後再輸送進地裏的水分就能夠停留在地表層。
否則要是像其他離地下水比較遠的地塊,那地簡直就會跟篩子一樣,灌多少水都不夠往地下滲透的。
就這樣,淩蓁他們三個用儲物空間運水,也跑了兩回。
之後就是播種,等種子發芽長大了。
因為時間的關係,咳咳,淩蓁在種子發芽之後給灑上了她特製的生長素,生生地把所種的“瘋草”本來需要長三旬才到達的茁苗期縮短至一旬。
這十來個標準日裏,因為攜帶了足夠的生活物資,薑家三人是直接住在地裏的。
土管局那邊找薑奶奶簽協議,她也讓人到地裏來。
正好,可以讓來人看看她不是誑人的,本來寸草不生的地裏,眼下這草可都長瘋了(不然咋叫“瘋草”)呢!
土管局的人一聽薑奶奶所約的地點就覺得內裏會別有文章,於是,原先隻打算派出兩個普通工作人員拿著高層已經簽署好的協議前往的,變成了高層自己帶人親自出馬。
到了地裏,飛行車居高臨下遠遠看到一片蔥蔥鬱鬱,三人一開始還以為那是薑家人搭出來的帳篷。
再一看,人家搭的兩個帳篷在另一邊呢,隻是因為帳篷的顏色跟周圍的環境相近,不注意看覺察不到。
到了近前,就見兩帳篷功能分明,一個住人,另一個原來是廚房。
薑老太正在用烤架烤著魚,剛剛刷了一層不知道什麽醬汁上去,滋啦啦作響後是一股濃鬱的海鮮香氣。
土管局三人鼻翼翕動,但是目光卻像是被黑洞給捕獲住了一樣,死死地纏在了綠油油的那畝地上。
淩蓁和薑昀這會正好就在地頭。
在幹啥?
反正不是要守在地裏等草長起來麽?就算用了生長素,那也不是一夕之間就能長成的嘛,把這當成荒野廚房那也不可能一天到晚都在吃吃喝喝,於是空閑的時間就大把了。
閑著也是閑著,薑昀的課不能停,而且還多了時間,淩蓁就因地取材地教他些別的。
薑昀對於如何調配出生長素不大感興趣,但是他對於淩蓁偶然間提起的激光防護網就十分熱衷了,問了許多細節。
姐弟倆嘀嘀咕咕,薑奶奶聽不懂但感覺很厲害的樣子,見孫子對厲害的知識感興趣,她當然支持啊,自己把後勤這一塊全包了,讓淩蓁跟薑昀隻管放心去鼓搗。
淩蓁見薑昀在全部理解了之後躍躍欲試,她翻了翻自己屯著的零件那些,用來製作一個觸發裝置什麽的已經足夠了,就拿了出來,讓薑昀自己動手,她就在一旁看著,如果他的操作有誤了她就出言指導一下。
土管局的人到來之前,薑昀正好獨立完成了他人生中第一個“手工”,拉著淩蓁蹲地頭這裏打算安裝來試試呢。
原材料有限的問題,而且薑昀還是第一次獨立上手,淩蓁讓他製作的是觸發裝置的最小單位,分別是主控器以及製作成兩個小盒子狀的節點端口。
在試驗時,分別將節點端口裝置放在它們彼此感應範圍內的兩端,再在主控器上把防護狀態設置成“開啟”。
之後,兩個節點端口中間就會形成一個感應場,它們就如同一個大門的兩側門軸一樣,隻要有人想要在它們之間通過,就會觸發裝置的防禦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