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萬花小說>书库>都市青春>影帝的懶散人生> 第479章 拍磚

第479章 拍磚

  第479章 拍磚 

  世界上跟獨立電影關係最大的影展,一個是鹿特丹,還有一個是聖丹斯。 

  相比於高冷逼格點滿,完全不在乎市場和商業的鹿特丹,first影展的發展路線更像是聖丹斯。 

  今年的競賽影片不僅有大批過審的,甚至有一些開始表現出成熟的商業元素,如《心迷宮》,現在的first有些像是20世紀美國獨立電影初期,從某種意義上來說,first正在走聖丹斯曾走過的路。 

  鹿特丹和聖丹斯各有各的好,鹿特丹偏向跨界、多元、實驗、前衛和當代藝術領域,確實是真的過於小眾,往前往後十幾年,國內媒體對這個電影展都不太待見。第一沒明星,第二沒大片,去了連紅毯都沒有,拍誰?一點噱頭都沒有! 

  而聖丹斯與好萊塢更近,在《低俗電影:米拉麥克斯、聖丹斯和獨立電影的興起》等書的影響下,聖丹斯的獨立範兒,更像是好萊塢牛片佳作的孵化基地。 

  當然,在媒體眼裡,都踏馬扯淡! 

  沒有毯星的電影展,沒有存在的必要! 

  國內電影現在已經走到了市場主導的時代,偏向前衛藝術的鹿特丹,不管在制度上還是在生存能力上,都不適合國內電影展來效仿。 

  聖丹斯的成功,不止是對於電影的扶持卓有成效,還有一個原因是,電影節的主辦方和當地合作的旅遊部門合作,每年電影節舉辦的時候,大批遊客會來到這裡,除了看電影還能滑雪旅遊。一來二去,政府能掙錢,電影展也能分得仨瓜倆棗,自然能長久的生存下去。 

  不止是first影展,賈科長的平遙國際電影展也是按照聖丹斯的路線走,聯合當地政府,用電影發展旅遊經濟,再用旅遊經濟來反哺影展的資金,相當成熟的一個模式。 

  相比之下,first影展並不那麼官方,在本質上仍然屬於一個民辦影展,雖有名聲,但是舉步維艱。 

  今晚,電影展閉幕。 

  萬年一行人進入藝術館之後便被安排在了前排的座位上,這次過來,寧皓拿了最受矚目導演,黃博拿了最受矚目男演員,萬年···好吧,他就是來捧場的。 

  但是,他投資的《心迷宮》估計也能在最佳導演和最佳故事片等幾個大獎中間周旋一波,算是滿載而歸。 

  作為最大的一批咖,他們也算是影展的門臉。 

  雖然拿胖頭魚和牙花子當門臉挺寒磣,但是,不也挺樂呵的嘛! 

  忻玉昆得得瑟瑟的坐在前排,一張老臉滿面紅光,恨不得笑成一朵牡丹花。 

  燈光明亮,會場安靜。 

  許楓兼任主持,上台環視一周道,「電影像一部構造複雜且精密的藝術品,完成它需要各方面人員的分工與協作,只有電影團隊創作狀態的高度統一,才會促使一部佳作的誕生。」 

  「中國電影的未來,不是掌握在所謂的大師手裡,而是掌握在那些手扛攝影機的年輕人手裡。在你最強生命力的時候,盡情的表達,熱愛你自己的電影!青年導演要敢於為自己的夢想付諸行動,不拘泥於表達形式,不受限於現實環境,目標明確,只為表達自己真實的想法,讓自己在不斷表達的磨礪中,最大程度接近夢想。」 

  說罷,她又笑笑,「青年電影人,你們並不是孤身一人!用你們的作品與世界對話吧!」 

  「嘩嘩嘩!」 

  台下的人都瘋了,一張張年輕的面孔滿滿的狂熱,跟拚命一樣鼓著掌,有幾個後排的哥們還站起身高聲吼叫,活像是喝高了。 

  青年人最容易被煽動,搞獨立電影的青年人尤甚。追夢的路上只要碰到那麼一丁點的鼓勵,這幫人就能有滿滿的勁頭,每天歇斯底里大吼著走在追夢的路上。 

  開場白過後,頒獎禮正式開始。 

  跟作為獎盃的板磚一樣,first影展的頒獎過程相當粗獷樸素,每個環節乾淨利落,沒有什麼賣關子的環節,也沒有什麼懸念和舞蹈表演,除了必要的致辭和感言之外,沒廢話,上來就是挨板磚! 

  不出意外,《心迷宮》成為了今晚的最大贏家,獨佔最佳故事片和最佳導演兩項大獎。 

  手裡最佳導演的板磚還沒放下,忻玉昆便又上了台,從許楓手中接過那塊兒板磚,一手一塊兒磚,興奮的哆哆嗦嗦的。 

  他倒也能忍耐,沒弄出什麼哭哭啼啼的樣子,哆嗦了一會兒便恢復正常,平穩的說出了獲獎感言。 

  「謝謝大家,能拿到這兩個獎實在是受之有愧,我只是把一個簡單的故事說清楚了,若不是有萬年的支持和演員們的傾情演繹,或許除了故事,這會是部一無所長的電影。」 

  「這部電影只拍了一個月,拍攝的時候,我每天都在懷疑自己,但是白天不敢表現出來,只能夜裡躲在廁所里哆嗦。我會繼續努力,拍更多我想拍的電影。謝謝!」 

  台下的同行也很給面子,十分熱情的為之歡呼。 

  夢想也好,抱負也好,年輕電影人來到西寧,想要獲得的最單純的一樣東西便是認同,觀眾的認同也好,評委的認同也好,都是那些一無所有的青年電影人所需要的。 

  獎項和獎金都是添頭,對於他們來說,能在電影放映后看到觀眾的笑臉,聽到觀眾的掌聲,能跟觀眾直接面對面交流就是最大的收穫。 

  first讓電影和生活是如此的接近,觀眾觀影的觀點也可以在這裡充分自由地表達,不管是分享、肯定還是質疑,任何觀眾都可以在first直截了當地表達。 

  但是,更現實的情況是,新人導演其實並未在當下的市場得到充足的機會。 

  文木野和忻玉昆只是極為少數的存在,走齣電影展,眾多年輕的電影創作者們將面臨的是只靠電影夢想和情懷無法說服和改變環境的殘酷現實:大部分人在放棄項目的生存邊緣掙扎,甚至連一些已經有過不錯文藝片作品的公司也時刻面臨著資金鏈斷裂的尷尬局面。 

  即使如此煩惱,在每一年的七月,first還是努力如約而至。 

  它給了只有一個劇本、什麼都沒有的青年電影創作者授予獎項和資金。 

  也給剛剛拍完第一部長片的導演兩千人的放映舞台、讓他們第一次面對觀眾。 

  它讓孫紅磊等知名演員對這裡「久仰大名」,甚至願意用「便宜好用」調侃自己、表達與青年導演合作的強烈願望。 

  在這裡,在被唐道637、索菲特酒店和青海大劇院圍起來的一片只留給電影的土壤里,所有電影人和電影夢都可以在此肆意發聲,他們被理解、被尊重,甚至被相信未來所有和電影有關的可能性都會成真。 

  即使走出first,這些都將被殘酷打碎或者重新接受現實的審視,但屬於電影的那幾天、幾百米範圍內的烏托邦里,造夢、逐夢的故事從未停止。 

  頒獎禮結束,這裡的繁華暫時告一段落,可是,對青年電影人來說,自己的旅程才剛剛開始。 

  是被拍磚,還是被人看上然後添磚加瓦,都是之後的事情,是一段全新的旅途。 

  ······ 

  總而言之,忻玉昆這一趟是非常成功的,獻出了足夠驚艷的處女作,在自己那張薄薄的履歷表上寫下了濃墨重彩的第一筆。更重要的是,他在眾多影視公司面前刷了一波臉,未來要投資絕非難事。 

  光是展映之後就有不少公司上來邀約,而在獲獎之後,大大小小十餘家企業更是擠破了門。 

  而他也很有逼數,得完獎立刻換了手機號,婉拒了所有邀請,回家琢磨新劇本去了。 

  不管他的新劇本如何,公司應該會繼續投資下去,當然,還是通過七十二變計劃來進行。 

  許磊的《塵土飛揚》也是一樣,這都得按照程序走,一點不能亂。 

  當然,這次過來,青年影視也和first影展達成了初步的合作意向,之後的每一年,公司都會過來參加創投會,選擇感興趣的新項目對接投資。 

  有這麼兩位成功案例在前,公司等於是近水樓台先得月,有信心的年輕電影人若是選擇投資,第一個想到的肯定是培養出寧皓、楊青、郭凡以及忻玉昆等人的青年影視。 

  所謂名聲在外,正是如此! 

  說到楊青,自從去年回了一趟重慶之後,這貨就一直窩在家裡當宅男,據說是要攢出一個關於家鄉重慶的本子,也不知道進度如何? 

  而去大理停車楓林晚一路之後,岳曉君回了京城就剃了個大禿瓢。 

  據寧皓說,這是一路上有所見有所感,天人感應之下,他決定把自己這趟經歷寫成劇本。 

  萬年一聽,這踏馬不是《心花路放》嗎? 

  不管了,寧皓和岳曉君倆就是絕配,甭管怎麼折騰都拍不出垃圾電影,隨便吧!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