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萬花小說>书库>都市青春>影帝的懶散人生> 第407章 羊毛出在羊身上

第407章 羊毛出在羊身上

  第407章 羊毛出在羊身上 

  《桃姐》的首映在5號,場次很多。許安華在威尼斯斬獲過不少獎項,去年的《鹽的代價》也順利為萬倩拿下了影后的獎盃。因此,主辦方對這部電影很是重視。 

  不少文藝片的導演很喜歡玩花活兒,長鏡頭、大場景咔咔往上一懟,感覺自己特牛逼,特別有《處女泉》的范兒。自認為評委們看了自己的電影,也都會擺出安叔的經典表情包,來個備受震撼的評價。 

  可是,這種風格在歐洲反而不太受歡迎。 

  比起那些平平無奇的文藝片,歐洲這幫文藝咖還是喜歡放鴿子的吳玉森還有笑傲江湖的徐老怪。 

  他們不關注人們的生活,單純就是把香江或者說國產電影當作一種奇觀,一種遠離自己生活的神秘。 

  所謂遠方,便是一種單純的意象。他們幻想著一種只存在於自己腦海中的東方,並期待在電影中得到驗證。就像很多人幻想著美好的巴黎,但對真實的城市卻不屑一顧,甚至有點葉公好龍。 

  跟《黑豹》似的,老美壓根不在乎什麼真實的設定,他們要的就是蠻荒和科技的對比,根本不去想那幫有高科技的非洲人為啥還要拿著刀劍肉搏。 

  cool就完事兒了! 

  對於文藝片,歐洲這幫人就很尊重了。好萊塢電影入侵雖是大勢,但這幫人心裡還是不把商業片當作真正的電影。 

  在他們心裡,只有那種講述死去活來故事的高逼格文藝片才是電影,別的都只是玩鬧,這個才是正經。 

  開場前,萬年跟徐昊峰等人來到了放映廳。 

  這裡還算熱鬧,興許是《鹽的代價》給許安華帶來了極高的聲譽,廳內候場的觀眾很多,幾乎要把一座可容兩百多人的大放映廳坐滿。 

  「許導···」 

  放映廳門口,許安華領著主創一行人親自在門口迎接,跟每個人握手道謝。 

  這大概也算是對藝術和對電影的虔誠,極具儀式感。 

  「萬年!」 

  許安華打了個招呼,寒暄幾句之後便放過了幾人。 

  萬年他們也沒停留,見放映即將開始,他們便走進了廳內,借著有些昏暗的燈光往裡走去,找了座位坐下后,便安靜的等著電影開場。 

  許安華最大的特點是能駕輕就熟的將一個沉重題材講述的妙趣橫生,《桃姐》講的是一個老無所依的女傭。若是換到另外的導演手中,恐怕電影會變得極壓抑,極沉重。 

  對於導演來說,最難得是處理沉重現實問題時能夠舉重若輕。例如《寄生蟲》,即便是一個講述社會地位和階級固化的絕望故事,在奉俊浩的手裡也能變成一部妙趣橫生的商業片。 

  而《桃姐》這部電影在《天水圍的日與夜》的絕望痛苦和《女人四十》的悲歡離合中間找到了一個平衡點,通俗看是「有笑有淚」,仔細回味則是許安華探討家庭倫理命題與人文關懷的一貫體現。 

  桃姐這個人物平凡一輩子,命運沒有大起伏,生活甚至沒有自我,只圍繞「少爺」的一日三餐,臨到老病不能工作時,若無主家照顧,只有住老人院了此殘生。 

  但《桃姐》既不見「過客」心態,也沒有踏上「尋根」之旅,而是從劉德樺飾演的「少爺」角度肯定桃姐的自我價值:有她打理家庭一切,我自無憂,不覺有何難處;無她在時,方知雜事累贅,老人辛苦。 

  「少爺」感恩、主僕情深亦是人間難得之真善。頌揚真善美的劇情或許顯得單薄平淡,許安華卻因此得以描摹「人情味」的動人細節,同時借老人院百態勘察生活與死亡的關係和應持態度。 

  許安華還將《桃姐》作為一個言志載體,不僅有《入殮師》般對死亡的平靜探討,又有對社會現狀的諷刺揶揄,比如借開老人院斂財,電視台中秋慰問老人院當場變臉流於形式等現實問題。 

  另外因為劉德樺戲中角色身份是電影監製,亦得以盡情調侃電影人的種種囧態,徐可、洪金保、於東、寧皓更是親身上陣扮演自己,奉獻捧腹橋段,有著十足的娛樂精神,這在文藝片中極為少見。 

  裡頭有這麼一段: 

  桃姐:「你的那位女朋友呢?很高的那個?像個模特」 

  Roger:「她就是個模特。」 

  桃姐:「你怎麼沒跟她結婚啊?」 

  Roger:「她跟了郭富城嘛。」 

  據說,這是劉德樺在拍攝中即興創作的一段,調侃了一波郭天王與熊戴琳這對明星情侶,笑果滿滿。 

  放映結束,廳內先是寂靜,然後便是滿堂的掌聲。 

  其實,凡是文藝作品,必然會沾上作者的味道。 

  電影亦是如此,導演的思想、成長環境以及內心的思維會無可避免的在自己的作品中得到顯露。 

  也正是因為如此,東西方電影在理解上才會出現偏差,出現誤解。 

  而真正出色的那些電影,正好就具有一個特點:在精神內核上具備人類思想的共性。 

  什麼是人類思想的共性? 

  愛情、親情、友情,乃至於慾望和自毀的衝動。 

  而《桃姐》就藉助香江的社會結構和女傭這個角色,極為順暢的講述了一個關於跨越階級壁壘的親情故事。 

  雖然地域性的特色不足,但是對人類共性的表述卻十分出色,拿獎的可能性極大。 

  兩日後,《倭寇的蹤跡》首映。 

  還是那句話,老外對於所謂的「俠」文化完全不感興趣,他們看功夫片,看的就是打鬥。或者說,看的就是奇觀。 

  《倭寇的蹤跡》雖然在打鬥奇觀的構建上略顯不足,甚至可以說是有些笨拙。但是在體系構建上十分完美,電影里哲學、宗教、道德、技術、儀式相當統一,就像一部優秀的科幻小說。比如一開始,那場江湖武鬥的行禮、第一次巷戰、以及後面的祭鞭、隨影擊人等等,這些都是非常耳目一新的橋段。 

  這些年,老外雖然對功夫片有些厭倦,但是不少人心裡頭還是惦記著這種來自遙遠東方的神秘風情。所以,《倭寇的蹤跡》里這些神神叨叨的儀式感就吸引了不少老外觀眾的注意,丫不把這玩意但功夫片看,而是把它當成邪典片來看。 

  跟《布萊爾女巫》這類的電影差不多,看的就是那股子光怪陸離的味道。 

  從這個角度來說,徐昊峰的電影確實表現了一種狹義上的民族個性。 

  地平線單元不參與評獎,故首映結束之後,幾人也沒太關心電影的評價如何。 

  實際上,包括《綜藝》在內的幾份場刊對於電影的評價相當不錯,「這是自《卧虎藏龍》以來少見的功夫片創新之作,它踏實,質樸的展現了一個簡單的故事,影片的內涵卻極具深度。」 

  ······ 

  當晚,酒店。 

  白天《倭寇的蹤跡》首映,晚上便是《升級》的展銷。 

  這就是個小成本電影,雖指望靠著海外市場先回一波本錢,但是也沒做什麼全世界受歡迎的夢。 

  因此,宣傳酒會也辦的分外寒磣,大牌都沒幾個,全靠劉德樺幾人撐場面。 

  不過,有意合作的片商倒是有好幾個。前幾日,《升級》的預告片和幾個片花放映之後,便有不少小國的片商過來接洽。 

  他們買不起好萊塢大片,但是本國觀眾又想看刺激的電影。之前他們都關注《白蛇傳說》、《奪命金》等電影,可在看到《升級》的預告片后,果斷轉換了目標,準備買下這部賣相不賴的電影。 

  怎麼說也是科幻呢,回家賺一筆不成問題。 

  除了這些小片商的三瓜倆棗之外,MK2還聯絡了幾個老美的發行商過來。當然,之前合作過的波麗佳音也來了,雖然島國的科幻基因全跑偏到了動漫上,但是這種小成本電影發行起來還是比較穩的,便宜,不容易虧錢。 

  剩下的幾個片商裡頭也沒幾個大公司,基本都是靠著小成本電影混飯吃的小廠子。 

  萬年到場一看,差點直接氣的罵人。 

  誰踏馬把Asylum這幫人帶來的,丫雖然有發行權,但是太毀名聲了! 

  這是一幫專門做「李鬼片」的山寨人才,製片成本不超過100萬美元,電影從立項到發行一般不超過四個月。 

  別人說是山寨,但是人家管自己的生意叫藉助大片適當營銷。別說,生意還不錯,從創立至今還沒賠過錢。 

  MK2的一幫人臉上也像是吃了蒼蠅一般的噁心,說攆出去吧,不好張嘴。讓他們留下吧,又有點膈應。 

  難受! 

  正鬱悶著呢,一個黑髮精悍男子走了過來,眾人眼前一亮,給萬年介紹道,「萬,這位是傑森,美國的一位發行商。」 

  「你好,」萬年笑道,「你對這部電影也有興趣嗎?」 

  傑森哈哈一笑,「你好,我是傑森·布倫,初次見面。」 

  「呃···你好,久聞大名。」 

  萬年跟他握握手,臉上露出和藹的笑容。 

  這倒不是他客氣,實在是面前這哥們跟《升級》的緣分不淺。 

  傑森·布倫,電影投資商,發行商,創立的電影公司想必大家都很熟悉,便是製作了《隱形人》、《潛伏》等電影的布倫屋。 

  以製作小成本驚悚片和恐怖片起家,之後也投資拍攝了《爆裂鼓手》、《逃出絕命鎮》等口碑佳作。 

  更重要的是,歷史上,給雷沃納爾投資製作《升級》的便是這家公司。 

  這還真是,羊毛出在羊身上,一羊雙薅啊。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