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萬花小說>书库>歷史軍事>大宋金手指> 一二九、南海又聞風波起

一二九、南海又聞風波起

  第一卷、朝為田舍郎一二九、南海又聞風波起

  大宋嘉定十六年丙辰月辛丑日,西歷1223年三月三十一日,清明節。對于流求而言,這是一個極重要的日子。


  因為流求開港而引起的騷動,雖然彈壓得當,被暫時安撫下去,沒有出現最壞的局面,但是每個人都知道,這只是暫時的安撫。自流求利益而言,便是今后真正可與陸上往來,也不希望這么大量的熟練工人返回原籍。返回原籍之后,他們不過是一個自耕自食的小農,可在流求,他們卻能創造大量財富。


  他們更是趙與莒播下的火種,將來要點起燎原大火的。


  故此,如何安撫他們對鄉井故土的思憶、對祖先的敬重,便成了流求執政者的一大難題。最后,還是總惹義學少年白眼的方有財想出了主意,那便是公祭。


  由楊妙真以流求之主的身份,公祭移民祖先,全套禮儀下來,花去了足足一個時辰,便是楊妙真這體格,也弄得香汗淋漓。不過想到這便是只有自己能為趙與莒做的事情,楊妙真便按捺住心中的焦躁,依著全套章程,將所有儀式都做完。


  與此同時,基隆是趙子曰,宜蘭是陳任,也同樣完成了這般祭祀之舉。整個禮儀過程,耶律楚材看了直搖頭,他精通史家典籍,這套動作原本是他按著古禮擬成的,可是方有財又自作聰明地添加了不少他認為好地動作。而執行者楊妙真同樣也弄了些她喜歡的花樣,于是乎,在莊重肅穆之余。也頗多了幾分娛樂色彩。


  祭祀之禮完成,不少移民都是大哭了一場,不過思鄉之情也在這大哭之中得到了渲瀉。


  上午是祭祖禮,下午便是祭谷禮了,這同樣是一套禮儀,不過有了上午的經驗,這套禮儀被簡化了。楊妙真先是執犁,象征性地在田中耕出一壟。然后又繞著桑樹轉了三圈。這種祭禮,讓耶律楚材再次搖頭,不過他不是那種不知變通地人,只要意思到了便足夠,過多的繁文冗禮,反倒耽誤事情。


  之所以有祭谷禮,是因為流求對農業的重視。工商為流求帶來了滾滾財富,如今流求銀行深埋于地下的水泥金庫之中,存放著金元寶足有五萬兩之多,銀也有十萬兩以上。這使得流求發行的金元券得到有力的支撐,甚至在一些與流求貿易的海商之間,他們相互也使用流求金元券結帳留易,這不僅便捷省事,而且遠比大宋的楮幣交鈔要可靠。但是,流求地義學少年也好,方有財也好,耶律楚材也好,各方人士都深知糧食乃萬事之重,流求出口工商產品。::::甚至仍然再出口少量的武器甲胄,唯獨糧食,除了拿去和紅襖軍換人外,便沒有出口過。


  這些糧食。如同那些金銀一般,都是保持金元券穩定堅挺的儲備。


  義學少年們帶來了這個時代最為先進的耕作技術,大量的紫花苜蓿這樣的牧草種植、專門的獸醫照料,使得這幾年來,流求的耕牛數量激增,僅淡水農莊,便有耕牛五百余頭,而宜蘭數量更是遠勝于此。在南方水田之中。耕牛不懼浸泡。吃苦耐勞,所需飼料又不象馬那般精貴。再加上做工精細、考慮到力學作用的鏵犁,以及大量的人力,基本可以滿足耕種地需求。


  經過兩年多的大規模建設,淡水、宜蘭為農業配套的水利設施也已經相當完善,至少不會象初來時那般,只要遇著臺風暴雨,無論是大是小,都要大量補種。一般的洪水,已經不能給流求的農業造成太大傷害了。


  流求農業采取的方式,也與陸地上一貫的小家庭式的精耕細作不同。在流求,即便是得到授田的移民,絕大多數也是把田租給農莊,實行統一的大規模地耕作,這樣就不會出現勞動力閑置的情形,也便于集體應對臺風、暴雨之類的自然災害。在足夠的糧食之后,目前淡水與宜蘭有近四分之一地耕地被開辟出來,用與種植甘蔗、棉花、油桐、桑樹等經濟作物。


  而且,為了開辟新的農莊,流求組織的探險隊已經沿流求西海岸向南開拓,他們分陸海兩路進發。因為與土人關系日漸緊密的緣故,陸路隨行的還有一隊泰雅人移民剛來到宜蘭時,他們曾經與移民做過戰,但被火炮與鎧甲驅走,經過幾年的試探和接觸,他們現在也與宜蘭保持一種合作關系。出草殺人只是他們的一個風俗,實際上接觸久了,他們除了暴烈好戰之外,倒不算是貪婪無恥。教而化之,為我所用,這是移民對他們的態度,畢竟在叢林之中作戰,他們可以說個個都是專家。


  越過作為流求唯一鹽場地布袋之后,大宋嘉定十五年下半年,在后世地臺南、高雄兩地,移民們建立了新的據點,這兩地土人也是平埔人,故此相對較好交流,以交易為主,雜以武力威懾,誘使土人接受移民地遷入。遷至此處者,都是這兩年來新獲授田的移民,他們人數約有一萬五千人左右,隨他們一起到達的,是兩地各五百人的護衛隊,加上常駐于布袋、不停輪換的護衛隊,在這西南部,也有三千受過訓練的護衛隊員。


  新的據點,按著趙與莒留的地圖,被命名為流南、竹林。


  這些護衛隊員中夾雜了部分在耽羅島與高麗人實戰過的老隊員,故此人數雖不多,卻頗有戰斗力。領導他們的,依舊是義學少年,如今義學一期、二期的少年,年紀都已經二十二三,最大的甚至有二十四,在淡水、基隆、宜蘭,他們積累了相當豐富地政務經驗。再加上淡水初等學堂來的畢業生,管理人手上,已經頗足使用了。


  因為如今靠大宋海商為流求輸送原料的緣故。流求自身地海船可以充分利用起來,加快移民輸送,同時控制整個流求西海岸。


  在建起這兩個據點之后,嘉定十六年正月底,探險隊又繞過流求島最南角,在這個被稱為南灣的地方,他們又設立了一個新據點,只不過這個據點還只有少量人員。而且狹窄的地形,也不支持大規模的移民。


  完成整個流求西岸探險,探險隊又開始東海岸的勘察,東海岸比起西海岸,地形要更為復雜,多山地丘陵,他們甚至在登陸時遭遇了一次地震,這讓探險隊心生退意,反正主要目的已經達到,故此在清明前返回淡水。雖然繪出了流求東海岸的海圖,也尋著幾處港口,卻未曾再開辟據點。


  阿茅是這支探險隊的通譯,他已經徹底喜歡上這種探索地生活,回到淡水之后,唯一悶悶不樂的便是他了。


  “你這小子,才過了幾天安生日子,便如此作態!”見著他這模樣,原先極為他擔心的方有財破口大罵:“老老實實給我呆在淡水,若是實在無事。與你那牽手多活動活動,你這狗東西,都成親兩年了還只有一子,那鄧肯已經有三個了!”


  或許是在出發之前過于努力。鄧肯離開之后,他的土人老婆才發現自己又懷上了孩子。淡水對于母嬰照料得極好,全部是按著后世接生標準來的,故此母嬰死亡率相對較低,這也使得淡水人口自然增長率極高,鄧肯的土人老婆在他們出發后八個月,為他生下了第二個兒子。


  對于阿茅,方有財有一種老父對幼子一般的情感。雖說總是拳打腳踢破口大罵。可是若在方有財身邊有幾日不曾被他打罵,阿茅便會懷疑他是否身體不適。


  “老爹。我喜歡探險歷奇!”此時阿茅的宋語已經說得極為利落:“那些泰雅武士也如我一般!”


  “蠢才,和那鄧肯一般的蠢才!聽老爹我的幾時有錯,在家里好好做,你如今有田有職,牽手又在棉織坊里做活,好生在家中享福,為何要受那風吹雨打!”見左右沒有外人,方有財低聲喝罵道:“你個土番,死心眼不好使,只須記得你老爹絕不會害你便成!”


  阿茅撇了一下嘴,他雖是極敬重方有財地,但這些年來隨著年紀增長與見識增多,他象每個叛逆期的青年一般,開始懷疑長輩的智慧了。他正待與方有財辯論,忽然有人在外頭喊道:“方管家,方管家!”


  “來了來了,我老人家還聽得見,用不著那么大的嗓門,險些要把我家玻璃都震碎了!”聽得有人叫,方有財絮絮叨叨地走了出去,來的卻是一個護衛隊少年,這些剛加入護衛隊的初等學堂畢業生,他們主要職責便是跑腿送信,通過這些活兒,他們可以迅速熟悉流求的人事與制度。


  “方管家,請簽收!”


  那護衛隊少年遞過來一張紙和一枝筆,方有財胡亂劃了個圈圈,然后問道:“上頭寫的是啥?”


  “開緊急會……呂宋出事了?”他身后阿茅伸出頭來,看了看那紙,如今他識得的字,倒比方有財還多。


  之所以會開這次緊急會議,原因是流求駐呂宋韓平回到了淡水。


  韓平字終和,是義學三期的僥僥者,他今年也二十歲,長得高大魁梧皮膚白皙相貌堂堂,雖說年輕,卻如同耶律楚材一般,留了一副好胡須。土人見他,多有凜然以為神人者,而他又善學土人語,抵麻逸不過半年,便能用土人語與當地土人交談了。


  當方有財見著他時,發覺他神情有些興奮,目光也閃爍不定。


  “此事將諸位請來,是因為韓終和有要事提請決斷。”楊妙真當仁不讓,是這個會議地主持之人,她環視周圍,各人各有其事,孟希聲、趙子曰、陳任都不在,到場的唯有她、方有財、陳子誠、李鄴、李云睿、李一撾、耶律楚材,再加上一個韓平。


  “三月之前,我在呂宋北部發現一個大銅礦。”韓平興奮地道:“大官人所托之事,幸不辱使命,此事已經信報回報,諸位想必也都見過了。”


  為了能讓流求目前所控制和影響的區域更緊密聯系在一起,淡水辦了一份發行數量極少的邸報,名字就是“信報”。之所以如此命名,因為上面都是流求勢力范圍之內用信件傳回來地消息。“信報”只印五十余份,只有淡水、宜蘭、基隆高層才能看到,屬于保密范疇之列。在兩個月前的信報之中,確實記載著在呂宋島北部發現大銅礦的事情,事實上,對于曾在郁樟山莊上過義學的少年而言,這算不得新聞,因為趙與莒在與他們上地理課時,便說過此處有大銅礦。


  “土人雖能冶銅,但數量有限,多用來鑄佛像,故此當初我覺得至少須得過上數年,我們才能去呂宋開礦,可如今不同,咱們有一個機會了。”韓平笑道:“麻逸以南的蘇祿與鄰國交戰,雙方盡數到我處來買武器,我可以以武器為餌,向他們要俘虜,用俘虜開礦,無須動用咱們流求人力,諸位以為如何?”看著韓平臉上閃爍著光澤,楊妙真微微皺眉,她再看向周圍人等,發現諸人神情各異。


  方有財是撇著嘴,露出一副不屑的模樣,李鄴則是雙目發光握緊了拳頭,李一撾則習慣性地摸著自己的光頭,露出一口白牙,而李云睿則瞇著眼,如同她一般觀察著眾人的神情。當李云睿目光與她相遇時,李云睿淡淡地一笑,又移開了眼睛。


  耶律楚材則在捻須微笑,笑容若有所指,只不過楊妙真這般性子,瞧不出來罷了。在他旁邊,陳子誠皺眉攏手,目光死死盯在韓平臉上。


  “諸位以為如何。”楊妙真問道。


  “咱們流求缺銅,缺鐵,諸位心中都有數。雖說子曰那邊也有銅,卻不足敷用,冶煉也有些困難。”韓平笑道:“如今呂宋既有好銅,為何不取來為我所用?”


  “韓終和,那蘇祿與鄰國之戰,是你挑起地吧?”半晌無人言語,還是陳子誠先開了口。


  耶律楚材看了陳子誠一眼,目光中有驚訝之色,以他眼光,自然可以看出韓平在此事上肯定是使了力氣地,只不過他不曾想到,一直看上去象是個學究般的陳子誠,竟然也看出這一點。


  他卻不知,趙與莒最為重視地便是教育,十年樹木百年樹人,將陳子誠放在淡水初等學堂這個位置之上,便是因為他實是義學一期少年中實力最全面者。


  注1:高雄被命名為竹林,是因為高雄這個名字是日據后的音譯,原名“打狗”,是漢人依據土人發音而音譯,其實是竹林之意查來的。


  注2:呂宋島名,自然是趙與莒取的了,而當時菲律賓南北兩分,北方為麻逸,其實是奴隸社會之初,還不能說有強大的統一國家,可見此時人趙汝適《諸蕃志一書。南方為蘇祿,則是有國家的。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