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萬花小說>书库>歷史軍事>少帥春秋> 第113章 戰爭與和平(上)

第113章 戰爭與和平(上)

  由於張漢卿對大局的判斷屢屢精確獨到,張作霖是信任有加。此時正焦急等待結果的張作霖不假思索,發布了一場旨在驅逐日軍在東北滲透的大清洗: 

  1.以南滿鐵路為基準,所有遼河以西,細河、太子河、通河以東,長春以北的日本工礦企業實行人員進出登記制度,非登記之日本人不受所謂「領事裁判權」的保護; 

  2.依《朴茨茅斯條約》,未經允許,任何於南滿鐵路東西1公裡外日本人所私自開設的一切工礦企業、貿易會社均為非法,東北自治政府將依令予以沒收全部財產; 

  3.日本人在南滿鐵路之所謂護路軍隊嚴格依條約將人數設置上限,並逐年減少。日本關東軍不得以任何借口添兵,駐奉天、長春的日本軍隊必須撤回關東州駐地,否則由此產生的武裝衝突將被認定為日方蓄意挑起的事端,責任在彼; 

  4.按照中日共管南滿鐵路的協議(原則是這樣,但是當初訂立時日方即想到中方沒有力量這樣做,雙方都不約而同地把這個「共管」作為面子上的照顧),南滿鐵路沿線各省市站點均由東北武警軍人參與駐守,以消除中日雙方由於語言不通而產生的誤會和紛爭,並負保衛鐵路之職責。 

  5.全面撤減日本在東北的領事館,只保留奉天、長春兩地,哈爾濱、滿洲里、暉春、齊齊哈爾應不遲於明年年初予以關閉。 

  在天津,劉尚清在擔任「國家統一委員會」財經委員會主任的職務后,已將天津市長一職交與王樹常。天津暴亂后,王樹常已獲悉「駐津日人軍方和領事館,主使我國失意軍人張璧、李際春及天津青紅幫一部分首領和著名匪首曹華陽、肖雲峰、高鵬九等,要組織『便衣隊』實行暴力」等情報,於是召集省市軍政黨警及保安主管官員聯席會議,傳達老帥指示,然後命令各武警部隊嚴加戒備,必要時可調28師荊有岩第15旅協助會剿。 

  王樹常在會上嚴正表示:「我是軍人出身,守土有責,如果有暴動鬧事,擾亂天津,遇事必須因時制宜,剛柔相濟,深思熟慮,妥籌解決。但我絕不做民族罪人,讓天津父老兄弟罵我無能。」 

  天津武警部隊一部奉命在津戒嚴。10月8日,迨便衣隊竄出日租界時,即受到武警部隊和警察的狙擊,戰鬥直至拂曉,終於擊潰了便衣隊的進犯。 

  10月9日上午11時,王樹常市長在官邸召見各國駐天津領事,介紹暴亂經過和當局戡亂之決心,並照會日本領事館,為維持市內治安,保護各國僑民生命財產之安全,協助肅清匪徒,指出:「日本租界藏匿暴徒,中國官方無法肅清,今後如有危害僑民生命財產之事發生,應由日方負責,與中國無干。」 

  便衣隊在8日夜的暴亂中沒有得到便宜,隨即於9、10兩日由日人親自出馬進行搗亂。他們派日官兵身著中國百姓服裝,混過防線,其中有4名憲兵竟闖進荊有岩旅部的衛隊營房,被中國衛兵拘訊,經盤查才承認他們是執行偵察諜報任務的。 

  日方得知后,馬上派一名少尉帶5名憲兵到市政府徑直向王樹常要人,其態度極為蠻橫,說他們是被中國軍隊擄進兵營的,慘遭毒刑,性命不保,對此提出「抗議」,說這是對日本的不友好行為。王樹常佯作不知,他冷笑著對日軍少尉說:「貴方軍隊處在租界內,竟然有與駐軍發生衝突之事,王某一是不知,二因我現任行政官員,不問軍事。詳細事由可請與我濟南軍區司令部洽商,恕某公務在身,不能奉陪。」 

  日軍少尉無法,復去15旅部要人,哪知荊有岩已將此4名喬裝日軍就地擊斃:「你們憲兵穿中國百姓服裝闖入我的兵營,是否屬實正要照會貴軍司令部究辦。但是百姓私闖軍事重地,我們的衛隊有理由、有權力執行警衛任務。現在此4人已被當場擊斃,你們去認領屍體,也好回個話!」 

  日軍如此,漢奸們更沒好下場,自匪首曹華陽以下300餘人被當場擊斃,100餘人受大小不等傷口,只有數十數個漏網之魚趁天黑爬了回去。此一役日本租界口血流滿地,屍橫遍野。 

  天津市民拍手稱快,日本人則灰頭鼠臉,自討沒趣。 

  同一時間在長春東北九台地方發生了一場大械鬥,以日軍小泉信也旅團轄下第一步兵聯隊(團級)與東北邊防軍於珍第30師一旅發生激戰。這一役東北軍有備而來,甚至運用了大炮。最後以日本兵丟下數十具屍體、逃回長春告終。 

  形勢越發緊張,有傳聞說日軍國內已緊急派遣了三個師團正運往中國,日本海軍也啟錨登航,大戰一觸即發。當此之際,張漢卿表示聲援,他在12日的全國通電中說:「中日戰端一起,則地無分南北,人無分老幼,同仇敵愾,共御外侮。中國自鴉片戰爭以來廣受凌辱,是該自立、自強的時候了。楚雖三戶能亡秦,豈有我堂堂中國空無人!學良親率人民軍全軍即日北上,為中國直立甘灑熱血。只要四萬萬五千萬人民精誠團結,定讓日本帝國主義陷入人民戰爭的汪洋大海之中。」 

  他是首次提出「人民戰爭」的概念,也是首次公開叫出反對日本帝國主義的口號。為表明決心,切斷各派系在可能的對日戰爭中的退路,他還在電文中特別加註了一句話「戰端一起,言和即漢奸!」發出了自「五四運動」以來的中國最強音,為各地所傳唱。 

  人民黨也廣泛發動群眾,奉天、長春、哈爾濱、天津、北京、武漢、蘭州、西安、廣東、南昌、合肥、長沙等奉控各大城市及上海、南京掀起了抵制日貨、罷工等聲援活動。藉此事件,狠狠打擊了日本在中國的勢力和國內經濟,也大大提高了奉軍及人民軍在國人中的地位。 

  12日下午1時,早已集結在蚌埠待命的華中人民軍精銳第4師登上列車,奔赴華北抗日的前線濟南,準備以強硬對抗強硬,結束日本在膠濟線的控制。魯督田中玉雖然知道人民軍來者不善,「請神進來送神難」,卻在「全民抗日」的當口不但不敢抗議,反而還要假惺惺地表示歡迎以及全力支持云云。多年以來千方百計都無法進入的直系側翼地盤,終於在此時打開了大門。張漢卿本來也就想借著這個由頭進入山東,也終於明白為什麼當初老蔣非要「攘外先安內」了:一著不慎,政權真的會旁落啊。 

  「國家統一委員會」也呼籲各黨派、各地方實力派別:在「國家統一」的前提下共御外侮。 

  美國政府對中國東北局勢表示了憂慮,美英駐日大使在各自國內政府的指示下調停兩國爭端。在連續召開內閣緊急會議后,預見到中日戰爭可能是一場持久的消耗戰,日本並沒有做好全面開戰的準備和計劃,日本政府不得不緩和局勢。15日,日本外務相發出了對時局的聲明:「日本政府從沒有、將來也不會對中國的領土提出所謂的非分之念。日本國將嚴格根據《華盛頓條約》約束本國軍人在滿洲、華北的行動,並恪守日本對保證中國主權及領土完整的義務。」 

  同日,駐長春日軍開始撤回關東州,奉天日軍也返回原軍營,天津日人及便衣隊也偃旗息鼓,東北及華北的局勢暫時緩和了下來。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