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萬花小說>书库>歷史軍事>少帥春秋> 第63章 西北望,射天狼(下)

第63章 西北望,射天狼(下)

  為最大限度減少抵抗,分化甘肅諸部實力,張漢卿與郭松齡密謀採取「假道滅虢」的計策:皖系人物張廣建督甘之後,利用北洋勢力控制甘肅,迫使如日中天的馬安良返回河州老家。馬廷勷系就此與甘肅督軍不和。張漢卿誓師之前即派人暗中聯絡馬廷勷,曉以利害,許以河西護軍使之職,永鎮河西四鎮——即為漢武帝開闢之武威、酒泉、張掖、敦煌四郡。以換得右路軍兵不血刃,穿越涼州(武威)及其控制下的河州(臨夏)地界,以從北、西兩面威脅蘭州。只要武威得手,如同將甘肅攔腰切斷,不但進軍路程近了許多,而且可以南下直逼黃河,一路再無險阻。 

  馬廷勷也有心動。他的兵馬在甘肅諸系中算是較多的,但是比起號稱十萬的「安西軍」來說,無論如何不是對手。「西北三馬」中馬福祥作為寧夏護軍使,在軍事上實際獨立於甘肅督軍,已佔穩了寧夏。馬麒自建「寧海軍」后已穩拿了青海,只有自己被甘肅督軍排斥在一旁。想到「安西軍」南進,自己首當其衝。「護省軍」與「安西軍」無論最後鹿死誰手,自己是鐵定了是做為陪葬。在各路諸侯紛爭的時刻,打光了軍隊,他這一系,從此可算是再無出頭之日了。 

  他的父親馬安良當年因早有佔據青海之心,極力反對袁世凱政府任命馬福祥為西寧鎮總兵,兩家遂有舊隙。想起與馬福祥的一段夙怨,他不由得踟躕再三,對「固守待援」的命令遲疑了起來。 

  武威地處甘肅河西走廊的東端,東鄰蘭州,西通金昌,南依祁連山,北接騰格里沙漠。城西為石羊河,城東為古長城,長期以來,武威以其「通一線於廣漠,控五郡之咽喉」的重要地理位置而名聞遠近,被稱為「兵食恆足,戰守多利」的「銀武威」。在歷史上不僅是古絲綢之路上的重鎮,也是人煙撲地桑拓稠,輸富饒之區。漢緊騎將軍霍去病平定河西后,在這裡設置武威郡。三國時改稱涼州,十六國時前涼、後涼、南涼、北涼等四個小王朝都曾在這裡建都,唐時武威是河西節度使的治所,清時置涼州府,現在設武威地區。 

  25日,「安西軍」右路軍前鋒宋九齡旅一部穿越騰格里沙漠抵進民勤縣境,沿石羊河源頭南下。該地守軍為馬廷勷部3團1營馬贊雙負責,馬贊雙依山傍水紮下營柵,要下涼州,必從此過。但馬廷勷因顧頭顧尾,也未及作戰前動員等作戰準備。所以馬贊雙只是聽聞有「安西軍」入境,尚未證實。馬贊雙也受到些軍事訓練,在消息未明的情況下,加了雙哨,並加了流動哨,以作為警惕之意。 

  趙鳴皋團長親率一營為這次奇襲的先頭部隊。他為奉軍老資格的將領了,在戰前已被少帥灌輸過此次奇襲的重要性和迫切性。涼州自古為易守難攻之地,若是用兵強攻,縱使奉軍炮火犀利,只怕也要損兵折將、耽擱時日。兵貴神速,在甘肅守軍未做好準備之時,一舉拿下涼州,他將是頭功一件。 

  凌晨,他帕特務摸掉了兩個哨兵,然後指揮所部包圍了馬軍營部。 

  一個隱藏的哨兵首先發現了異樣。他親眼目睹了面前不到百米處的血腥,接著有數不清的軍人向已方衝過來。多年未動刀兵,兵馬早是刀槍入庫、馬放南山了,乍逢此場面,下意識的恐懼讓他驚呆了。然而他此時卻做了一件在奉軍看來是極端錯誤的舉動。他幾乎是條件反射般地大叫:「敵襲!」一邊跳起來向後跑。 

  這一聲使馬軍炸了營,也讓這個敬業的哨兵丟失了性命。 

  趙鳴皋見已無奇襲之效,果斷命令全營衝擊。馬軍剛從夢中醒來,衣不附體,將兵不分,毫無抵抗能力。他們本來人就少(馬軍的營還是滿清舊制,人數不足250人),又被打個措手不及,不出片刻便全軍覆沒了。 

  趙鳴皋以一連收拾降兵,主力並不停留,沿河直下,竟沒遇多少阻礙,經過四個小時的急行軍,於正午時分抵達涼州城北二十里的羊角渡。 

  「安西軍」右路抵達涼州城下,西寧馬麒也感到大難當頭,一面請求督軍張廣建動員全省一切力量,積極準備作戰;一面電諭「寧海軍」各部北上涼州,協助馬廷勷做好防衛布置。本來此二馬之間有爭奪權利的矛盾,但迫於當前情勢的危急,不得不同力合作。派馬師融赴寧夏聯絡馬福祥及馬鴻逵、馬鴻賓,相約互為支持,一致拒張。此外,還假託青海蒙古族、藏族王公千百戶的名義,電請中央阻止張漢卿入青。同時,還強迫全青海各界群眾舉行拒張大會,遊行示威,虛張聲勢。 

  此時馬福祥叔侄已自顧不暇。 

  「安西軍」壓境,寧夏護軍使馬福祥如坐針氈,認為他家數十年的基業,將有被覆滅的危險,遂急召子侄輩馬鴻逵、馬鴻賓等商討戰事。 

  寧夏拒張兵力實況及其防禦布置:馬鴻賓所部第35旅(由原5個營組成)、馬鴻逵所部第5混成旅,原有3個步兵團、2個騎兵團、1個特務營、1個教導團、1個炮兵營、1個工兵營。馬鴻逵另以拒張為名,勒令各縣徵兵,還增編2個警備大隊(相當於團),隸屬於區保安處,由馬福壽(馬鴻逵的伯父)任銀川警備司令。寧夏護軍使馬福祥兼總指揮,兵力共22000餘人。 

  寧夏城垣銀川西距賀蘭山,東距黃河,均約30里。縱展平原,近郊四周,多有堡寨;城西臨唐徠渠,城東復連漢延、惠農兩渠。寧夏守軍利用上述地形和堡寨,構成郊區防禦陣地。城以南經王宏堡、陽和堡、大壩堡、廣武城、石空堡至中衛縣,計有360里;城以北經過謝家堡、李剛堡、平羅縣、黃渠橋、石嘴子至磴口縣,計有220里。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