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萬花小說>书库>歷史軍事>少帥春秋> 第50章 奉系初長成(上)

第50章 奉系初長成(上)

  代表近代工業水平的鋼鐵和煤炭產量,到1919年初,東北分別佔全國總產量的85%和82%,是同期日本國的10%和15%,分別比東北新政前增加28%和35%。中日這一巨大差距正在顯著縮小,因為據日本關東軍情報總部傳來的消息,在黑龍江又有幾個百萬噸級的鐵礦及煤礦正被發現。 

  經過近1年半的努力,平齊線竣工並於1919年初正式通車,北滿鐵路自哈爾濱向東北沿松花江延至佳木斯。至此,吉林東北部以及黑龍江全省交通幹線四通八達,極大地提升了松花江流域經濟的發展。之所以能夠在財力明顯不足的時候完成這個大動作,鐵路沿線的百姓們出力甚多。張漢卿為解決資金嚴重不足的問題,發行了鐵路券。這個券除滿足日常生活必需外,其餘部分約定三年之後兌現,極大地節約了現金流。貧苦無著的老百姓起先對這個券不是太感冒,但是在人民黨派出的工作組下鄉入村宣傳后,因為分得土地從而對政府產生信任的農民們寧願相信這是真的,另外在能夠減少一個勞力口糧的吸引下,在農閑時間,可以看到上百萬人的務工人員忙乎在鐵路線上。用張漢卿的感慨說:「平齊線的竣工,是東北老百姓推出來的。」 

  因這些地方不在日本的傳統勢力範圍,隨著蘇俄勢力的漸漸下降,張作霖在實際上得到了比正史上同期遠多得多的實力。 

  正史上,隨著城市化進程的加快,到20年代末30年代初,東北形成了亞洲第二國際大都市——哈爾濱,僅次於東京,遠強於上海。有34家外資銀行在哈埠開設分支機構,與巴黎、紐約等國際金融中心直接業務往來,哈埠的金融動態左右遠東的金融形勢。在哈爾濱的外國商業機構達 1809個。1926年,中國第一座廣播電台——哈爾濱廣播無線電台成立並開播;1928年,以出超實際利益比較,哈爾濱濱江海關穩坐全國六大海關頭把交椅,成為全國最大的麵粉生產和出口基地、酒精和啤酒生產基地;1928年5月,哈爾濱車站已經可以出售直達歐洲各城市的客票。此是后話。-——節選自曲曉范先生的《近代東北城市的歷史變遷》 

  政治上,以張漢卿為主席的人民黨如雨後春筍般在各地建立了黨部,並在張作霖等的支持下控制了東北三省的議會,成為一支舉足輕重的政治勢力。雖然信奉「槍杆子裡面出政權」的張作霖起初並未真正理解這些「秀才」的能力及作用,但是當「民主領袖」、「開明統帥」的桂冠完整地戴到他的頭上時,他卻比任何時候對人民黨的支持要來得更強烈,並「如願以償」地當上了黨的名譽主席。一手握槍的他,也能夠在公開場合大講特講民主的好處了。凡是他想做的事情,都以議會的名義去實施;凡是不滿意中央的決策,他也可以名言正順地用「有違東三省民意」的理由堂而皇之地將政令擋回去。他真真切切地嘗到了黨派政治的好處,這軟刀子要比武力反對的吃相好看得多了。 

  軍事上,由於財政的好轉,軍人的待遇能夠顯著提高。而軍人除可以得到津貼外,均可在籍貫地獲得免稅的10畝土地,極大地鼓舞了士氣。而裝備也鳥槍換炮,到1918年底,已有2個師裝備了師屬炮兵團。在歐戰結束后,張漢卿極力勸說張作霖聘請的原德國陸軍參謀部高級顧問發揮了重要作用。 

  有必要介紹一下這批顧問的來歷。德國適逢一戰戰敗,根據《凡爾賽條約》的規定,只能擁有一支十萬人的軍隊,大量職業軍人被迫離開軍隊,這些除了軍事知識以外對於其它領域知識、技術一無所知的軍人,便成為各國(尤其是軍事領域較為落後的國家)爭相聘用的名師。但是,凡爾賽條約有明確規定不允許德國公民在外國軍隊擔任軍事顧問,而德國軍方則希望他們去外國擔任軍事顧問,以使這些退役人員能利用在國外軍隊服務的機會,獲取最新發展的軍事知識和技術,使德國軍隊不至於在軍事學術方面出現斷層,同時更含有希望這些人員在以後歸國后能繼續在德國軍隊中服務的深意,所以德國軍方對這些人員遠赴國外擔任軍事顧問是暗中鼓勵與支持的。 

  而張作霖的東北聯省自治政府早在1918年入主東北之前就由張漢卿為代表開始與德國軍方接觸,德國後來則因為日本全部奪取了德國在中國山東的全部利益而耿耿於懷,原則同意向中國東北派遣軍事顧問。最初張漢卿提出的顧問名單上是一批如馮amp;#8226;馬肯森、魯登道夫等在一戰中聲名顯赫的人士,但是德國軍方認為這些人名頭太響亮,容易被發現,所以婉言拒絕,第一批來華的德國軍事顧問是馬克斯amp;#8226;鮑爾上校(馬克斯amp;#8226;鮑爾雖然名不見經傳,卻曾在德國總參謀部供職,以其出色的軍事才幹深得總參謀長魯登道夫的賞識)、斯圖茲納中尉和霍姆爾少尉三人,由此揭開了中德軍事合作的蜜月之旅。 

  中德軍事合作因此漸入高潮,不僅雙方簽署了《五年軍事工業發展計劃》,德國開始幫助東北聯省自治政府建立軍事工業,並在奉軍事工業尚未建成前向張作霖的奉軍提供軍事裝備,在協助東北整軍建軍方面,提交《陸軍改革建議書》,提出了以有限的物力財力,分批分期完成全部10個整編師(含3個新擴充師)的整編。 

  整軍過程中,當時擔任第五任德國軍事顧問團團長的法肯豪斯對該計劃提出了建議,張漢卿除堅持「三三制」即:建制師應轄3個標準旅外,全盤接受了其配備師屬炮兵團及騎兵團各1個、工兵營及通訊營各1個的計劃,標準的奉軍各師都以此為標準。如果暫時沒有條件組建工兵營和通訊營的,可以先組建工兵連和通訊連;加強炮兵建設,各師應盡量配屬一個轄3個炮兵營的炮兵團(山炮營、野炮營和75毫米榴彈炮營各1個,實際上因經濟條件限制,有幾個師僅先裝備了炮兵營,只有精銳的27師和28師得以重點配置了炮兵團);輕武器方面應統一武器制式,並在師建制里組建一個修械所負責武器的保養維護和修理。在德國軍事顧問的訓練下,奉軍各師的目標是成為遠東作戰技能、人數及實力均不遜於關東軍陸軍師團的部隊。 

  由於兵工廠的建立,奉軍成為當時中國唯一一支擁有自主生產火炮和炮彈的軍隊,由於火炮生產的自主,使得奉軍的火炮數量多,火力猛,炮彈充足,成為相較於其它軍閥部隊的優勢兵種。 

  張漢卿極力改善同英美等國的聯繫,在張作霖英籍顧問伊雅格、自己的外國友人普萊德等的聯繫下,與美國駐北京公使埃德溫amp;#8226;康格表達了善意,並期望美國能在汽車製造、輪胎、造船、化工等優勢方面積極投資,以牽制日本在東北經濟實力過大的局面。 

  而1919年的日本關東軍剛剛將都督府撤銷,改設許可權較小的關東廳,成立關東軍,首任司令立花小一郎,司令部設在旅順,統帥駐紮在中國東北的日軍各部,其下轄1個陸軍師、6個獨立守備營、旅順重炮營和憲兵隊等,人數約為4萬,直接隸屬於天皇,比較張作霖的力量,日軍關東軍無疑差了好多。這也是日本人無法有效控制東北自治政府改革動作的原因之一。 

  當時美國人在滬出版的英文報紙《密勒氏評論報》的主編鮑威爾曾採訪過張作霖。這位美國人回國之後,在其所寫的回憶錄中,也表達了對這位出身卑賤的元帥的敬意。他認為儘管東北長期處在日本軍閥的鐵蹄下,但張作霖無愧一個愛國的中國人。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