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5章 尚未雪
荊襄戰局,三國七十餘萬大軍互相對峙了整整數月!
楓紅落若霞,晨光已無暖。從劍閣到江陵城再到星羅棋布,一些不耐寒的老人已經披上了厚實的草皮裘。到了采桂花釀酒的季節,農家小鎮裏總是能飄出濃烈地酒香,和諧又靜謐。
星羅棋布雖然人煙稀少,但相隔數十裏外的村莊小鎮還是有些居民的,聽聞大柱國鎮國公殿下駐兵於此,百姓們為一睹天顏,更是投其所好挖出前些年釀造的美酒,攜肉食來犒軍。
楊孟君也不客氣,每每有這種事兒的時候都親自出營相迎。
這數月以來,他從臨安帶的美酒早已飲完,隻剩一些入喉極為辛辣濃烈的土酒。喝慣了清香怡人連綿醇厚的清酒,再喝土酒著實有些難以下咽。雖然這普普通通的桂花釀少了些江南的煙雨氣,卻多了一股襄州獨有的飄渺氣,但楊孟君更鍾愛這一口地地道道的桂花酒了。或許是襄州風土所致,飄渺的雲海,日出日落大隱大明,給人的感受也不盡相同。
飲酒的同時,楊孟君也知道,距離大戰徹底爆發已經沒幾天了。
現在秋高氣爽,天清月明,後備軍須物資也緩緩送來,不論士兵狀態還是糧草輜重,都達到了最適合開戰的程度。
這期間,吳衝數次來找楊孟君商議,以楊孟君製定的強攻戰法,吳衝最初並不苟同,覺得不能把北魏逼的太急,畢竟北魏真正的當權者可是沒什麽底線,萬一做出狗急跳牆的事兒來,最後都不好受,更何況還有一個東齊伺機而動,也不容忽視。
但後來兩人數次商議,得出的最好路線還是強攻,因為不論怎麽打,唐軍都得正麵碰上北魏主力。隻要函穀關一日在北魏手裏,這場大戰唐軍始終都處於一個被動的狀態。不管他們帶兵往哪裏走,想打入長安,都必須先把函穀關的北魏主力給打殘了才行。這也是所有細枝末葉的前提條件!
劍閣一方暫且不提,以樓西月的兵力很難跨越天險,就算過去了,麵對的便是北魏以逸待勞。秦嶺為兵家必爭之地,不管誰先打,最後另外兩方還是要參戰,一旦混戰起來不分勝負,戰況膠著起來,局勢就有了萬千變化。
唯一的開局方式,還是擊破函穀關守軍,令其收尾不能兼顧,更不能回救。
縱觀史書,最穩固的戰局往往是三足鼎立,這種局麵穩固,但也好破。隻要滅其一足,另外兩方便是你死我活的下場,站到最後的便是勝者。
以往的三足鼎立,多以兩方弱勢聯手抗擊強勢一方。但如今的荊襄戰局,尚且看不出哪一方有明顯優勢。之前南唐席卷韶國蜀國,兵鋒強勁,士氣如虹。但王熠寧叛變之後南唐兵力直接虧損一半,隻剩下揚威戎敵征南三軍。而東齊和南唐又在淮河打的曠日持久,隱隱都有些疲累。北魏呢,立國不久,又不得民心,雖兵精將勇,根基之牢固卻遠遠不如另外兩軍。
也可以說南唐占據了天時人和,東齊占據了地利人和,北魏隻是單單占據了一個地利。
單從東方玉堂占據函穀關這一事來說,足可見關內道的謀劃之長遠。當年吳衝趙星河封邪在荊襄打的頭破血流,最後卻便宜了關內豪族。而東方玉堂占據函穀關後並沒有急著出兵中原,愣是等王熠寧叛變之後這步當年來看是一步錯棋的布局是多麽精明。
東瀛人暗地裏屯兵金陵城外,是三到五年的布局。東方玉堂占據函穀關是七年前的布局,王熠寧叛亂是十餘年前的布局,大唐山河破碎又是數十年的布局。
不怕有心之人謀其事,就怕謀其事者有恒心!
縱然是麵對如此強敵,楊孟君強攻的態度依舊沒有絲毫波動!
又過了大半個月,丹桂飄香的季節總會過去的,桂花酒也喝了個差不多。既然這場舉世矚目的大戰都不想主動掀起,那就由他這個大唐鎮國公來做吧。
這一年的十一月,天寒地凍,襄州迎來難得一見的萬裏無雲。
星羅棋布東北一百二十裏處,有一山,名為北陰山,此山山體奇特,從南邊看像是一座雄偉*,氣態厚重。但從北方一觀的話,整個北麵沒有任何植被,光禿禿的一片,露出山體上黝黑的山石。南茂北荒,因此得名北陰山。
也正是因為此,北麵山體尤為適合駐軍,而北陰山更是東接秦嶺,北通南陽平原,西達另一處戰略要地西陰嶺。這種四通八達的地理條件,乃是唐軍想跨過荊江直達南陽郡正麵戰場的必經之地,隻要唐軍拿下了北陰山,從地利上來講就少了很多劣勢,進退有道。
北陰山對唐軍的重要性東方玉堂如何不知?在楊孟君屯兵於星羅棋布之初,東方玉堂便派葉塵領五萬軍日夜駐守此山,死死掐住唐軍前路。
依托於地利優勢,葉塵手中的五萬精兵,拖住揚威軍十二萬大軍數月時間絲毫沒有問題。
而楊孟君的首戰之地,更是直截了當地選在了這裏!贏了,之後一馬平川直襲函穀關下,才有入局的資格。敗了,就看齊魏兩國爭鋒,誰贏誰得中原。
大雪時節,連日以來雖然萬裏無雲,但頭頂上方始終陰沉沉的一片,不見曦月,不見朝陽。北風刺骨,冰河鐵馬金戈琅琅。
天雖寒,尚未雪。
就如當下的戰局一樣。
雖劍拔弩張,卻沒有見血。
與這一日,楊孟君親率龍驤,虎威,破軍三營六萬兵力出兵北上。沒有走小道,直通大道,劍指北陰山!
由於有破西營的關係,行軍並不是很快,一日僅行六七十裏,按這個速度算起來大概明日晌午能到北陰山下。
楊孟君這一動,無數信鳥紛紛衝天而起,朝著四麵八方飛去。
互相對峙了半年之久的平靜湖麵,終究要開始混戰起來了麽?
那些有資格關注這裏戰事的官老爺們,也紛紛當下了手頭所有事,拿出信紙反複揣摩起來。沙盤演武更是一遍又一遍,推測到底誰的贏麵更大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