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2章 無淵澗
俗話說萬事開頭難,但麵臨的第一關卻是如此簡單,同時也充滿萬分凶險。
如果清風軍鎮內守軍有所準備,擺出一個軍陣來對抗兩人,他們兩個說不得也要在身上添些傷勢。可奈何這守軍將領竟然是一個如此無能之輩!
最主要是,西夏國在這裏設立清風軍鎮,本意根本也不是為了抵禦外敵,而是和清風鎮相守相望,保證清風鎮內西夏人的利益安全而已。
民不與官鬥,清風鎮就算再光怪陸離,那些牛鬼蛇神也不會嫌得沒事做去找軍隊的麻煩,這也導致清風軍鎮內的守軍常年不見戰火,戰甲腐朽,兵戈殘敗。沒有一點憂患意識,這才被楊孟君出奇製勝,先誅心,再伐謀,最後強攻!
當年還在韶國的時候,東方玄機和楊孟君有太多次秉燭夜談,當談及用兵之道時,東方玄機曾言:“兩軍對壘,殺敵一千自損八百算小勝,也算大勝,更是大敗!戰果如此,但對整體戰略有了極大影響,如果有助於戰局進一步發展,且對己方有利,那就是大勝!反之便是大敗了,哪怕你殺敵一千,自損為零,但把己方所有布局拖入深淵,你說是勝是敗?”
兵無常勢,水無長形。局部的輸贏永遠不重要,整體輸贏才是真的定鼎之局!有時候輸不一定真輸,贏也不一定真贏。
但是從目前這一戰來看,楊孟君兩人殺伐數百人,蒼劍陣也差不多,到底還是有許多漏網之魚逃之夭夭。
也就是說,他們雖然打贏了局部第一戰,但後麵軍營軍鎮關卡得到消息後便會打起十二分小心,不會再出現這種情況。
接下來.……才是真正的戰鬥!
西夏守軍還有兩關,西蜀關隘還有四座!
……
無淵澗,西夏第二道守軍!
這座軍鎮位於兩座參天雄峰交匯處的山腳下,說是山腳下也沒錯,因為和兩側高峰比起來實在太過於不怎麽起眼,但也算是在山腰處。
因為這座軍鎮下麵便是萬丈深淵,川流急迫,波濤澎湃!而軍鎮正建立在浮橋之上,山巒之中。想通過去,隻能走連接兩側大山的一座棧橋。
星雲道,從來都不是一條坦途!
踩著零碎星光,楊孟君率領百人悄無聲息地行至到這條大河之側。
他們此行出軍為了達到“兵貴神速”的效果,也就帶了兩三日的幹糧和水,攻破清風軍鎮後又便就地補充了一些,但也隻是能多撐幾日罷了。
這一趟出襲.……本就是以戰養戰!
入夜漸微涼,百人順著河畔無聲地吃著東西,戰馬也排成整整齊齊地一排,飲著河水。
楊孟君撕開一塊幹牛肉遞給楚天歌,後者也沒客氣,坦然接下放在嘴中大口咬了起來。
“強攻棧橋?”
楚天歌灌了口水順著幹硬的牛肉咽下,這才看著楊孟君問了一句。
楊孟君叼著跟野草在嘴中,隨意地坐在地上,“強攻不行啊……”
“那棧橋隻夠兩匹馬並行,就算咱倆帶頭衝陣,軍營居高臨下,如果他們萬箭齊發,咱們也孤身難擋啊。”
楚天歌皺起眉頭,細細一想也的確是這麽一回事兒。明槍易躲暗箭難防,更何況是羽箭如雨落。
楊孟君吐掉嘴中微澀的草根,麵容更苦,“又得傷腦筋了.……”
楚天歌毫不在意地輕笑兩聲,看著他苦澀的表情,說道:“別人都是能動腦就不動手,你怎麽是能動手就決不動腦呢?”
楊孟君隨口說道:“習慣了,一直都有東方玄機給我出謀劃策,總是他算計好一切,我隻管放開殺伐就行。”
想到兩人相識的這數載光陰,楊孟君不禁溫馨一笑,他愛喝酒,東方玄機卻隻愛喝茶。他總是華服錦袍,東方玄機永遠素衣白裳。他對世間充滿善意,哪怕並不會被溫柔以待。東方玄機總是冷眼旁觀,人間煙火在他眼裏都是塵埃。
楊孟君這麽一個正直陽光的人,愣是被東方玄機帶的像一個偽君子一般。而智計百出謀定天下的東方玄機,也被楊孟君影響的不像自己最初的模樣。
楚天歌好奇問道:“東方玄機到底是什麽樣的人?”
這個問題,楊孟君思考很久,才悠悠道:“他是人間星辰月,也是人間四月天。”
楚天歌更加好奇了,“星辰月?不是星辰日月?又為何是四月天?”
“哈哈,因為我是他的太陽啊!人間四月天,芳菲盡散!有他在,一切魑魅魍魎隻能退散盡伏!”
“他東方玄機……就是定海神針一般的存在!”
楚天歌沒有想到楊孟君竟然給那位素未謀麵但久聞其名的東方先生如此之高的評價,不禁有些目眩神迷。一個人就算天資平庸,隻要肯下數十年如一日地苦功夫,不管從文還是從武都能步入上流之輩,可到一個階段後此生也將止步不前。但有些人,從出生時起便已經注定了不平凡,及冠之年便以才通天地,既能定國於寰宇,亦能安民於天下。
洛林徐仁壽王鶴便是前者,老而彌堅,最後也能出類拔萃,但其成就謀略也就那般了。後者如孔昭,東方玄機,諸葛仁,隻有前後之分,而無高下之分!
楚天歌沉思好久,才問道:“那你呢?”
楊孟君扯了扯嘴角,臉上浮現一抹得意笑容,可在楚天歌看來卻是那麽欠揍。
“我啊.……在下不才,隻能做那使動定海神針的人。”
聽到這句答複,楚天歌剛飲入口中的水差點噴出來,你嘮嘮叨叨誇了東方玄機半天,原來是在吹噓自己?
楚天歌強忍著咳嗽咽下那一口水,沒好氣道:“殿下這話愣是要得!”
楊孟君眉飛色舞起來。
楚天歌好似想到了什麽,“殿下,依你看,當今世間習武之人,你可排第幾?”
楊孟君搖了搖頭,“不好說啊,如果算上一些隱士宗師,我估計連前十都排不到。但明麵上的武夫,根據我的了解.……大概能在第一第二之間來回徘徊。”
楚天歌不由皺起了眉頭。
楊孟君如數家珍一般朗朗道:“天下第一劍客是一個叫江東流的人物,我在鑄劍穀中破蒼劍陣第一陣用的就是他自創劍招中的一式,第二是徐瑾辰,世間曾出了一位名為李太白的劍客,太白劍法便是他所創,李太白巔峰一戰便是和我祖上,不分生死的話楊家槍法奈何不了太白劍法!而這徐瑾辰便是李太白傳人。再往後當屬張清揚,或許他真實實力能比肩徐瑾辰,隻不過他雖用劍,卻從來沒見他出過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