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萬花小說>书库>歷史軍事>江南塞北> 第369章 西蜀逐鹿

第369章 西蜀逐鹿

  楊孟君打開那個裝著鎮國公世子蟒袍的木匣子。


  隻見這件蟒袍整體呈玄色,九蟒五爪,以暗金雲絲繡團臥水之姿於其上!

  雙手托著這件蟒袍沉默幾許,楊孟君長出一口氣,笑道:“還不錯……”


  眾人眼光炙熱地盯著這件蟒袍,心裏五味雜陳。當今大唐,有誰夠資格身著一身蟒袍?估計隻有那太子殿下了吧.……

  收起這件蟒袍,楊孟君隨手丟給李邇叁,淡然道:“不用等東方了,現在就點齊兵馬,明日出兵西蜀!”


  接過鎮國公世子蟒袍的時候李邇叁還滿臉好奇,可聽完楊孟君這句話,麵容就緩緩凝固住了,“這麽急?”


  楊孟君皺了皺眉頭,“蟒袍都送來了,咱們還能賴在這裏不走?”


  舞傾城看著他欲言又止,最終還是沒有說話。


  周福臉色陰晴不定,看了看楊孟君,又看了看舞傾城,最後把目光放在南宮策身上。


  南宮扶蘇眯著眼睛迎著陽光笑了笑,招呼道:“行了行了,聖旨也接了,封賞也有了。還不去一醉方休慶祝一番?”


  眾人都不是傻子,當然能聽得出來他這話的意思,擺明了把空間留給楊孟君和舞傾城。


  南宮策曖昧一笑,“年輕就是好啊.……走走,收拾收拾準備喝酒嘍!”


  “爹!年輕好是好,你可不準學我們,要是你也這樣,最後傷了我娘的心,看兒子我不帶著虎威營回來跟你較量較量?”


  南宮策老臉一紅,“小王八蛋說啥呢?老子我是那種人?怎麽,得了個千牛武將軍飄了?老子我還是一品都護使呢!想跟老子掰手腕,再去修煉修煉吧!兔崽子.……”


  眾人哄然發笑,氣氛也輕鬆了許多,不約而同地往營地內走去。


  歡笑聲越來越遠,楊孟君轉身看著舞傾城,輕柔的替她理了理微亂雲鬢,“天下沒有不散的筵席,如果真有,再擺一桌就是了……”


  舞傾城也頗為享受他的溫柔,笑道:“這桌散了,是為了更好的下一桌,你走就是了,不必擔心我。”


  楊孟君點點頭,嘴角輕揚。


  舞傾城又道:“不過嘛,下一桌的時候一定不能再有別的女人了!雖說我也管不了你,但你也要為清怡考慮考慮啊!她在臨安苦苦等你那麽久.……就如我在天南等你一樣。這份相思之苦,她已經吃過了,接下來就輪到我了.……”


  楊孟君嗯了一聲,“我這輩子不會再負任何一個心中有我之人!不管是你還是清怡,都是如此!”


  舞傾城展演一笑,沉魚落雁,“這可是你說的哦.……”


  “好啦,慶功宴什麽的我就不去了,現在也不想喝酒。濕羅城還有那麽大一堆公文要審批……”


  楊孟君主動擁她入懷,直接噙住兩瓣柔軟……

  一吻過後,舞傾城麵色醇紅,不過她依舊讓他抱著,“再見啦,我的小男人。”


  楊孟君撫著她三千青絲,笑著點了點頭,把她扶上坐騎,“既然你已是大唐長公主,他日我繼任鎮國公大典時你可一定要來!”


  舞傾城轉過頭去悄然抹了把眼淚,嗓音盡量平和,“會的。你人生最巔峰的時刻,當然要去看看了。”


  說罷這句話,她直接策馬而出,背對著她揮了揮手.……

  這一日,西蜀朝堂之上,閑雲野鶴了數年之久的孔昭終於主動向蜀國朝廷,乃至整個天下上書一表!

  “昔天下分崩離析於盛世,先王臨危授命,立王命於西蜀,庇子民於天府。


  然其創業之半而崩於途,托臣以複興之業,付臣以興邦之責。而來一十有六年矣。受命以來,臣晝夜憂思,恐有失先王托付,今幸陛下信之,子民親之。十六載春秋寒暑,我朝日益繁盛,境內無憂,關外無患,民生興旺,兵戈鋒利。


  今風起蒼嵐,南唐國公現,東齊雄師起。天下紛攘,戰國紛爭,已到我朝盡出王師逐鹿中原,以光先王遺德,昭陛下雄威之時。


  宮中朝中,陛下聖和清明,誠宜禮賢下士,開張聖聽,聚大賢於朝,攏高才於國。賞罰分明,恩威有度,明正典刑,陟罰臧否,不宜異同。


  付兵權於重臣,棄文職於小人,此乃大唐之所以繁盛也。今陛下應效仿其策,出軍國之權於趙星河,收境內官政於股掌,任要職於名賢,棄顯貴於無才,逐小人於朝野。


  重民生,和民心,則國力連綿如流水。君天下,獨暴政,則國力喪失如漏鬥。願陛下以民為重,社稷此之,君為輕。


  臣請命以率王師,出劍門,兵鋒指下,擊唐國公於境南。祈星河踏劍閣,馬蹄東禦,破吳衝於江山。


  願陛下托臣以出師興複之任,不效,則治臣之罪。以明陛下平明之理,西蜀典國之道!”


  待孔昭當眾述完其表,李策緩緩起身,怔怔地盯著階下孔昭,久久不能所言。


  餘下臣子神色複雜,連忙低下頭顱。


  過了良久,李策才緩緩出口氣,再次問道:“愛卿,你是說.……我西蜀應主動出擊,斃其功於境外?”


  孔昭麵容平靜,朗朗說道:“正是!西蜀雖乃天府之國,但也偏安一隅,並非久持之道。與其坐以待斃,不如主動出擊。以功過論英雄,以成敗臨天下!”


  李策再次坐在龍椅上,為難道:“如今南唐兵鋒正勁,又恰逢鎮國公出世……我朝既有山川之險,為何舍棄天時地利人和,而要主動攻伐?那東方玄機論述南唐十勝……朕,也覺得頗為在理啊。”


  孔昭搖頭譏笑道:“兵鋒正勁?南唐連番征戰,早已人困馬乏,已是強弩之末。至於南唐十勝論,黃口小兒之語而已,陛下不必上心。”


  孔昭話音剛落,文官序列立馬走出一人,“陛下,孔大人所言欠妥。如今東齊久戰淮河,南唐疲於應對,我朝為何不坐山觀虎鬥?如齊勝,我朝可守荊襄為所用,如唐勝,我朝可起兵破函穀,收河南道之所利。”


  孔昭冷哼一聲,“淮河之戰萬不會久拖,更不會兩敗俱傷!與其等到兩國調轉兵戈指向我朝,還不如主動出兵攻破江南!”


  李策看了看黃浩,又盯著孔昭,緩緩握緊拳頭,“孔愛卿,朕準你所奏!調兵點將,來日聯合趙將軍兵分兩線率兵出蜀,逐鹿天下!”


  “遵旨!”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