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萬花小說>书库>歷史軍事>江南塞北> 第364章 執象天下

第364章 執象天下

  如果說臨安的早朝是一片驚濤駭浪,浮於表麵,。那洛陽的早朝就是一場暗流湧動,隱於無形且殺機四伏。


  身為史書上屈指可數的絕世梟雄,李甫從來不在意什麽寬仁治國。其賞罰分明,恩威並重,可謂天下諸國皇帝中的典範。


  南唐朝廷平定南疆的消息經過這些日子的發酵醞釀,早已鬧的人間沸沸揚揚。楊孟君乃三百年楊家唯一嫡係傳人的真相也大白於天下,不管身處何地,事主何人,聽到這則消息時皆心情複雜。


  雖然過了春節,也昭示著又是一年春風十裏,可地處中原要地的洛陽城依舊清寒無比,那件穿了一整個冬天的毛絨裘子仍是舍不得脫下。


  世人都知道當年楊家慘遭滅門其真正主凶就是李甫,而這次楊家後人“橫空出世”,剛一奔赴疆場就建立如此功勳,而且南疆諸戰的細節也早已被世人洞悉,不管是其千騎破羅漢,還是勇戰濕羅城,都反映著這個楊家男子的確有著不輸曆任楊家鎮國公的氣魄。


  作為滅門仇人的李甫,又該如何感想?


  齊國早朝還是那般“平和”,下朝後,百官齊聚大殿前,臉上都浮現著一股說不清道不明的複雜神色。


  而這般令人詫異的現象,卻是今日早朝時李甫得知楊孟君踏平韶國朝廷的消息後,大笑三聲,也連道:“滅的好,滅的好啊。”


  就算他們心裏一萬個不明白,但也沒有誰敢去問那位身著“不合禮製”的黑金龍袍的老人。


  金鑾殿清淨了下來,李甫緩緩沉下表情,揮揮手示意左右侍官宮女退下,獨自一人坐在龍椅上沉默不語。


  過了足足一個時辰,這老人才攏了攏龍袍,扶著龍椅扶手慢慢站起身子,他自嘲一笑,“老啦,真的老啦。”


  走到金鑾殿,他轉過身子望著空蕩蕩的大殿,雙手傲然負後,“朕擁有的不也是一張椅子一件龍袍?”


  歎息著搖了搖頭,他再次麵對殿外暖陽細風,大步往前踏去。一邊走著,他還一邊淡然道:“傳令給封邪,給他一年時間給朕拿下淮南道!”


  “傳令秦敬山,在江陵城外拖住徐瑾辰,要是徐瑾辰能有一兵一卒過了長江支援淮河戰線,就讓他自己提頭回來!”


  “傳命秦樓,讓他從北地撤回洛陽,主持河南道防務。”


  “派公孫鴦出使燕國,朕願意給燕國送去糧草百萬石支持其抗衡草原狼騎,但不得下趁朕於南唐戰事正起時出兵隆林坡。”


  “傳命呂昌,盡出青龍衛龍鱗眾南下支援封邪。傳命關玄,盡出青龍衛龍爪眾支援秦敬山。準許封邪秦敬山可以兵行險著,不管暗殺還是陰謀詭計,一定要辦好朕交代給他們的事。”


  他每說出一個“傳令”或者“傳命”,暗處都會飄來一聲微不可查的“遵旨”。


  一路走到白馬門,也就是皇城東門,城牆角早已站著一個躬著身子的宦官。李甫一把扯下龍袍丟了過去,這太監好似頭頂有眼睛一般連忙接住,而後小心翼翼地給他披上一件厚實棉裘。


  李甫親自係好扣子,淡淡說道:“不必跟著朕。”


  老宦官微微點頭,依舊彎著腰恭敬地目送李甫出了皇城.……

  城內熙熙攘攘,積雪初融,簷下“滴滴答答”地滴落一串珠簾,尤為悅耳。


  一出皇城,李甫好似再度回到那個年老富家翁的形象,一路上見人就笑,遇到誰家那些年輕子孫目空一切當街縱馬也笑嗬嗬地避讓。


  這一路走來,也遇到一位披甲巡邏的禦林軍校尉,這校尉盯著李甫使勁揉了揉眼睛,看清楚李甫麵容後嚇的麵無人色,剛想上前行禮。卻看到李甫隱晦地遞來一個淩厲的眼神,這校尉立馬停住腳步,遠遠朝著李甫躬了躬身子,而後繼續帶兵巡守。


  停在一處包子鋪前,李甫揉了揉肚子,吆喝道:“掌櫃的,來四個豬肉包子,一碗雞蛋湯!”


  那掌櫃的百忙之中撇了眼李甫,笑道:“呦,李老哥今天來的可晚了兩刻鍾呢。怎麽?在家跟婆娘滾床單呢?”


  李甫對著句“大不敬”的話絲毫不為所動,笑罵道:“滾你的蛋,一大把年紀了,早就有心無力嘍。”


  這掌櫃的也是個秒人,“是吧,你看老弟,今年也快六十了,還不是威風不減當年?家裏孩子征戰沙場,老子我在家征戰紗帳!”


  “對了老哥哥,你啥時候也把家裏孩子帶來我看看?成親了沒?老弟我家裏倒是有個大侄女最近想說門親事,你家娃要是沒成親,咱們兩家湊合湊合?以後你來吃包子也不算錢!如何?”


  李甫眯了眯眼睛,瞬間隱去那一抹剛剛浮現的黯然之色,笑容滿麵道:“這感情好!等我家娃哪天回來了就領來給你看看!”


  掌櫃的撇了撇嘴,給他遞來幾個拳頭大的包子,白眼道:“等你家娃回來,俺大侄女早就也有娃了!”


  李甫接過包子就不再說話,使勁咬了一口,嗯嗯直點頭,隨意找個空位坐下細嚼慢咽。


  吃完了包子,也喝完了熱乎的雞蛋湯,李甫給這家掌櫃的打了個招呼就繼續往前走,自語道:“如果來生太遠寄不到諾言,倒不如早點放下執念.……”


  隨即,他譏然一笑,不知道是在嘲諷別人還是嘲諷自己,道:“執念?朕順天應命,何來執念?倒是你楊正平,都已經急流勇退了,還放不下你死忠的大唐?還讓那孩子接過你衣缽繼續為這個腐朽的天下征戰四方?”


  “哼,都是將死之人而已!朕快要老死了,你孫子也快要死啦,後不後悔?”


  一路出了洛陽城,李甫孤獨地坐在護城河岸上,隨手拔起一根剛剛出芽的野草咬在嘴裏,望向長安的目光充滿悵然。


  他笑了笑,“孩子啊,長安丟在你爺爺手裏,可有信心親自收回來?如果我所料不差,你爺爺臨終遺願也是讓你收複長安吧?”


  獨自坐了一會兒,目送夕陽西下。他緩緩起身,大袖一揮,遠處四五個黑點幾個起伏之間便到了他身後,單膝跪地,“陛下有何吩咐?”


  “牽一匹馬來。”


  李甫艱難的上了高頭大馬,狠狠一揚馬鞭,直往城內衝去!


  隨著他一騎東來,洛陽城從東門處的禦道開始,一直到皇城白馬門大門口,整條街道空無一人!

  所有民眾被迅速撲來的禦林軍甲士趕到兩邊,怔怔地看著那個身著一身尋常棉襖的老人。也看著他身後連綿望不到盡頭的錚錚鐵甲!


  一如他當年親自領兵馳騁塞北時的壯闊!


  回到禦書房,李甫痛快地長出口氣,急促呼吸兩聲平複下心境,鋪開一張金黃棉帛,一手攏袖,一手持筆,肆意揮灑。


  這封聖旨以“禪讓詔”開頭,以“終歸天年”結束。


  詔書上,赫然寫著“朕欲效仿堯禪位舜,舜禪位於禹,禪位於楊孟君!”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