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3章 賢王府
兩人這一番談話或許用平地起驚雷來形容更恰當一些。
不僅互相袒露身份,更是口頭承諾這件大事!如果舞傾城真的像她說的那樣,一切為了南詔子民安居樂業,楊孟君可能會相信,要是換成東方玄機.……
可能她真的是這般想,但要說這個豔傾天下的女子沒有半分野心,可真他娘的滑天下之大稽!
雖然都明了對方身份,但接下來的幾天,兩人依舊相敬如賓,白天的時候楊孟君就如尋常幕僚一般,耐心解讀《詩經》,還有一些中土奇聞異事。兩人都很有默契的沒有去談任何軍國大事,一切風輕雲淡。
濕羅城中也流傳著這樣一個說法:傾城郡主豢養了一位來自南唐揚州的士子,每日和郡主殿下語笑嫣嫣……韶國繼承了南詔彪悍的民風,這種被女子包養的行為在中土必然會惹人詬病,可在南疆卻顯的平淡無奇,眾人對此隻是打趣,卻沒有因為嫉妒而口誅筆伐。
這一日,兩人剛剛對席而座,舞傾城沉默幾許,還是取出一份請柬遞給楊孟君。
沒有立馬去接,楊孟君問道:“這是什麽?”
“請柬。”
“誰的?”
“賢王。”
“什麽請柬?”
“六十大壽。”
“你去?”
“咱們一起。”
“為什麽有我?”
“需要你給本宮彈琴。”
“你府中那些優伶樂師不會?”
“會,但本宮就是要你給我彈。”
“好吧。”
“你答應了?”
“嗯。”
就這樣,在楊孟君無奈的目光中,舞傾城眯著一隻眸子,兩頰梨渦淺笑,端的是人比花嬌,對著請柬哨皮吹了口氣,嬉笑道:“搞定!”
她啊,有時候是暗夜羅刹,妖媚且豔麗,有時候又是小家碧玉,乖哨且可愛。
對這人間隻此一份的美景,連日接觸下來楊孟君早已習以為常,習慣性的翻翻白眼,言歸正傳道:“今日先不讀《詩經》,昨日去宮中藏書樓看了一遍,發現有一本古籍正適合當下的你。”
舞傾城細眉微挑,笑道:“呦,我家小男人終於知道為本宮著想了?”
楊孟君劍眉輕鎖,冷道:“再說一遍?”
舞傾城吐吐小舌,如犯錯的小姑娘一樣,秋水眸子一眨一眨的,甜甜道:“別生氣啦。”
楊孟君輕咳一聲,道:“這本是《素書》,主講處世權謀,帝王心術。這本是《樂府詩集》,編撰自我中土前朝大漢年間,雖說和《詩經》出世時間相差無幾,可內容卻是以漢府風格為主,比較貼近如今大唐文風載體。你……想學哪一個?”
一個是權謀之策,一個是詩賦之術。
舞傾城紅潤的嘴唇微微勾起,柔荑拈起《素書》,道:“本宮還需要學習權謀之術?”
這明顯是做出了選擇。
楊孟君深吸一口氣,淡然道:“好,就學《樂府》。”
今日的舞傾城並未挽起滿頭如墨青絲,隨意的披散在腦後,好似一朵盛開的彼岸花。意到興盡時,舞傾城差不多是整個人依偎在楊孟君身上。而楊孟君雖然無奈,但也推不開她,隻得自己恪守成規,任由她挽著自己手臂。
舞傾城慵懶的捏起一顆嬌嫩櫻桃放進檀口中,含糊不清道:“天色也差不多了,收拾收拾著裝,準備出發了。”
見她終於起身,楊孟君長長出一口氣,點頭道:“快些。”
舞傾城雙手向後整理一番略有散亂的青絲,道:“等著就是了。”
回到自己房間,楊孟君思索再三,還是取下發簪梳理一遍烏黑頭發,換上一身素雅青衿,腰間佩戴一塊白玉,端的是風雅無雙。
揮了揮袖擺,取下掛在牆上的那張瑤琴,楊孟君輕撫琴弦,思緒有些憂然。
自嘲一笑,自言自語道:“清怡,你教我弦樂之術,可到頭來咱倆卻從來沒有合奏一曲.……”
這架瑤琴是前些時候舞傾城給他送來的,名為“扶桑”,其音恢宏大氣,如那似火驕陽。當時舞傾城說的很明了,“這架琴裏有柄長劍,他日或許有用。”
扶桑,扶桑.……憶別湯江五十霜,蠻花長憶爛扶桑。
朱紅長琴,三尺青鋒。
濕羅城分內城和外城兩部分,外城大多是居民商販流走之地。而內城卻是韶國公卿安家之所,尋常平民要想進入內城可謂難比登天。最難過的那一關便是浮都校尉羅漢麾下負責守城的一千紅甲軍。
舞傾城的韶華宮也在內城之內,位列西北方位,離皇宮不是太遠。而賢王府卻在內城正南,兩府大概有十裏之遙。
這條十裏長街,有個很好聽的名字,長恨街!
內城中不是王侯將相便是達官顯貴,隨處可見穿金戴玉的公子哥,俏小姐。
一隊鑾駕緩緩駛出韶華宮,舞傾城一襲袖擺極長的朱砂長袍,盈盈一握的水蛇蠻腰裸露在空氣中,那抹凝脂白玉更是惹人無限遐想。唇角掛著若有若無的笑意,姿態極其慵懶的斜臥在轎上,一雙堪稱鬼斧神工的白玉長腿隨意疊在一起。
她身旁卻站著一個素衣青衫,背負長琴,溫文爾雅的公子哥。
傾城郡主出府的消息瞬間便蔓延整個內城,一位位看起來人模人樣的男子紛紛追上鑾駕隻求一睹仙顏。
見舞傾城身旁果真跟著一個唐人男子,那些慕名而來的公子們眼中頓時火冒三丈,連帶著看向楊孟君的目光也充滿嫉妒鄙夷。
始終微低著頭顱,負手而立,眼觀口,口觀音,對外界的目光置若罔聞。
拋開別的情緒,單從楊孟君和舞傾城的賣相來看,兩人端的是郎才女貌。
一個傾城傾國,妖豔如火,一個淡然無雙,清淨如竹。
半個時辰左右,夜幕已至,來自韶華宮的車隊終於行至一方恢宏府門前。
賢王府!
沉默了一路的楊孟君微微抬頭,看著這方門匾,眯了眯眼睛。
終於,要見到曾經的五王之一了!
當年五龍掠世,十五年來燕王,蜀王已經先後離世,隻有越王嶺南王還有琅琊王依舊存於世間。想了解當年為何五王齊齊叛亂的原因,問他們當事人才是最直接的辦法!
扶著舞傾城下車,楊孟君立馬跟在她身後,尊卑之禮表現的一絲不苟。
舞傾城輕笑一下,直接邁起玉腿走如府中。
“傾城郡主到!”
一聲匯報聲響起,迎麵而來的卻是一個中年男子。
這男子一身灰色長袍,看起來極為不合時宜,麵容清瘦,深邃的眸中反射著冷厲的目光。
舞傾城連忙上前,用南詔的禮儀行禮道:“見過師尊。”
男子虛抬右手,道:“來了就好。”
“這位是?”打量著楊孟君,方玉峰冷不丁的問道。
舞傾城柔柔一笑,道:“這是來自南唐的楊嚐楊公子,這些時日在徒兒宮中陪作幕僚,教徒兒一些中土典籍。”
方玉峰似乎對舞傾城極其寵溺,搖頭無奈道:“還有什麽經書是為師不懂的?還特意去找一個唐人?”
舞傾城輕笑道:“還不是怕打擾師尊嘛。”
自始至終,方玉峰的目光隻在舞傾城一人身上,除了剛開始看楊孟君一眼外,再也沒有關注過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