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萬花小說>书库>歷史軍事>江南塞北> 第121章 泱泱南唐

第121章 泱泱南唐

  翰林院是洛林的發家之地,而洛林對其一直也有種特殊的情懷。所以自己在朝中得勢後便把翰林院最大的一部分國子監謀劃給了自己兒子。但上次重陽宴後,李毅以洛清怡獲封郡主為名,把洛言從國子監右祭酒升任到了禮部尚書。這調度,對別人來說是升官了,而且是大升!別說一部尚書,就算是一部侍郎都能撐死一個豪族的一片天空。而洛家父子更是被稱為大小“柱石”。一門兩相,試問,除了楊家以外,還有哪一個家族能做到這般?


  但對洛家來說,洛言這番調度就是明升暗降了。正值科舉,一個國子監文賢閣的一把手,遠比執掌天下文脈的禮部尚書來的實在。更何況如今天下分崩離析,禮部實權也大大縮水,和當年相比,如今的禮部還不如國子監這個清水衙門。


  而鄭夫秀被封為翰林院大學士這就更值得讓人推敲了,翰林院大學士這個頭銜,哪怕是在大唐鼎盛之時,也沒有幾個人能獲此殊榮。一般來說,隻要被封為翰林院大學士,怎麽說也都是翰林院的一把手,更何況如今的翰林院,學士有一大堆,大學士一個都沒有。李毅此舉,完全是把翰林院從三省之中給脫離了出來。


  而上柱國這一名頭……官屬正一品!耐人尋味的是,洛林等三省的長官也兼有次名頭。


  洛林隱晦的看了看李毅,老人嘴角不由地勾起一抹玩味的笑意。這還都沒開始呢,就想著打壓豪閥勢力了?皇帝啊皇帝,心急吃不了熱豆腐,你這般又是為何?


  不過令洛林心裏好受的是,鄭夫秀的出現,對自己的影響其實不大,但對徐王兩人的影響可就大了去了。這兩個老頭子科舉主考官的身份,可要大大縮水嘍。


  王鶴低垂的眼簾之下滴溜溜亂轉的眼珠子表示著這位當朝太師的心情並不是那麽的像表麵一樣平靜。


  按唐律,科舉本是由尚書省禮部所主持舉辦的盛事。自從去年楊正平諡號一事過後,李毅便打破了這項傳承了三百年的規矩,把本次的科舉交給了徐王兩人。王鶴當時的確欣喜,這一番廟堂製衡,削弱了“洛派”在朝中的權柄,又提高了自己和徐仁壽的地位,何樂而不為?可臨了臨了又出來一個翰林院大學士?想到此處,王鶴眼皮眯的更緊了一點,這次科舉,自己和徐仁壽估計要竹籃打水一場空嘍。


  從鄭夫秀的出現開始,三位一品大佬就明白了一件事。李毅已經開始緩緩把分散在三省六部的權柄往自己手裏攥了,先借由鄭夫秀把翰林院國子監甚至包括禮部都分裂開來。這三個部門執掌天下“文禮”,是最貼近天下士子的幾個部門。翰林院內談笑有鴻儒,往來無白丁,盡是些明德大賢。國子監內數萬太學學子,就是大唐未來的國之棟梁!而禮部嘛,雖說禮部尚書現在還是“洛派”的人,可以李毅的心機,既然已經開始動手了,禮部尚書換人也就是遲早的事兒。


  自從兵部尚書換成李毅心腹韓邊關之後,洛派“固若金湯”的尚書省就已經被打開了一道裂縫。而這次鄭夫秀入臨安的時候,李毅並沒有跟三高官官打招呼,完全屬於聖意獨斷。這突如其來的變故,洛林三人還能保持表麵上的冷靜,不動如山。可那些二品三品的官員,尤其是一些養氣功夫沒到家的公卿們,一個個皆目瞪口呆。


  李毅眯眼打量了一圈眾官員的麵孔,心裏譏諷一笑。


  “眾愛卿,隨朕去古陽廣場觀禮吧。”


  李毅這次並沒有帶著皇後太子和公主,一襲九龍五爪皇袍迎著春風獵獵作響,緩步走向前方那座大輦。


  李毅春風滿麵,百官愁容滿麵。最愁者便是新任翰林院大學士鄭夫秀!不過鄭夫秀走路時頭低的極低,又走在第四位,所以那些百官們放在鄭夫秀身上的目光並沒有看到他真實的表情。


  按中書門下兩省的安排,今天雖然是科舉開考日,但並不是直接就進入正題,而是一種開幕式的活動。來此參加科舉的眾士子要先在住處沐浴焚香,然後正衣冠,然後到古陽廣場麵聖,最後再登記在冊,待明日才是真正需要眾士子提筆考試的時候。


  自從去年宣布科舉後,南唐所屬的所有州郡府也都在本地考完了秋闈,地方上鄉試所產生的會元解元也都如約來到了臨安。自前朝開放科舉至今,連中三元者隻有寥寥數人而已,那些連中三元的人,最後無一不是執掌一部或者一省的大佬,最不濟也被獲封翰林學士,清名傳四海。地方鄉試中,會元解元易得,而天下才子同台比藝的狀元就難得多了。


  楊孟君此時也和洛清怡等女站在了一起,徐瑾辰兄妹還未至此。


  楊孟君輕點竹杖,笑道:“清怡,這殿試可要參加?”


  洛清怡舉目掃視一圈,蹙眉道:“還是算了吧,我怕到時候沒進一甲,反被人嘲笑。你是不知道,臨安以外的那些文林士子們,有好多都酒後放言說什麽恨我不在臨安生。意思就是他們要是生在臨安,這大唐第一才女的名頭就是他們了。”


  楊孟君莞爾,“原來如此,清怡你就這麽沒信心?”


  洛清怡小聲嘟囔道:“有是肯定有的,就怕那些寒門學子啊!鄉野出麒麟,指不定就有那麽一兩個草頭鳳凰。而且,還有你那同僚東方玄機.……”


  楊孟君這次沉默了。的確,那些世家大族所培養出的士子們,以洛家的能力,肯定能查的一清二楚,可那些寒門學子就不一樣了。磨劍十年,一朝亮劍天地寒!有誰知道國子監文賢閣曾有一個十五六歲的少年便通讀了所有文獻典籍?又有誰知道那個被洛林稱為具有“宰輔氣具”的東方玄機就藏拙在小小的兵部軍機處?相對而言,那些腹有真才實學的寒門學子,也是籍籍無名,隻待今朝名滿天下!


  楊孟君笑道:“清怡,你也知道東方玄機啊?嘖嘖,想不到這個摳門至極小子竟然還入了堂堂瓊珠郡主的眼。得,下次可得請他喝頓好茶,等以後他發家了還能照顧照顧我。”


  聽完楊孟君的調侃,洛清怡精致的小臉刷的一下便紅了,輕捶了楊孟君一拳,“就知道打趣我!我又不像你,就知道爭強好勝,不如東方怎麽了?就連我爺爺都說隻要給此子二十年,他就是大唐的孔昭!”


  楊孟君聞言眉頭一挑,雖然對東方玄機的能力看在眼裏,可始終不曾了解東方玄機的大誌,沒想到那個一身粗陋布衣的少年,竟然大唐未來用以製衡孔昭的人物?孔昭啊……天下第一相!

  楊孟君微微一笑,“挺好,孔昭就交給他了,趙星河就由我來對付!”


  洛清怡翻了翻白眼,“你最厲害行了吧?還趙星河交給你,交給吳大哥還差不多。”


  楊孟君剛想反駁,梁筠涵率先說道,“好了好了,禦駕出來了,準備準備行禮,可別在眾目睽睽之下失了禮數。”


  楊孟君扭頭望去,果然,皇城下禦道上已經緩緩駛來一座大輦,後麵一群黃紫公卿緊緊相隨。楊孟君一手拄著竹杖,一手理了理衣衫,神色平靜,冷眼望著高坐其上的李毅。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