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0章 即將推動歷史的基爾特斯大皇后
第90章 即將推動歷史的基爾特斯大皇后
基爾特斯帝國的大皇後派遣女官給年輕繼女送來產婦可能用得著的一些東西,順便給她帶了生母二皇后的信:「母親非常想要你哥哥當上下一任皇帝,希望你在國外能助他一臂之力,促成兩國聯盟,為你自己、也為你的哥哥做出貢獻。聽說你丈夫疼惜你,為你不肯出征,這是男子漢大丈夫所不應該有的顧慮!你作為王后和公主也應該有大局觀,不能總把丈夫禁錮在自己身邊……天下的婦人誰不生孩子?那麼多婦女生育時丈夫不在身邊也挺過來了。你身為國母更該堅強才是!你即將身為人母,應該目光長遠。你要知道自己是需要後盾的,你哥哥的前途就是你的前途、也是你孩子的前途,只有你先成全你哥哥以後你哥哥才有機會來幫你……希望你這次能生出一個兒子來,那麼下次還可以繼續努力……」
除了幾句是人都會寫的祝福母子平安的套話,整篇都是義正言辭地讓女兒扶助兒子的話。
出使的女官酸溜溜地說:「國王對您實在是太好了,宮裡宮外的一切都是順著您的心意安排的,聽工宮人們說,國王對您言聽計從。難怪國王和二皇后無論如何也要把您嫁到這裡來!」
王后聽了之後越發覺得自己是父母的工具人。也許是因為青春期逆反心理,這位王后居然寫信給大媽而不是親媽請安慰。
大皇后要繼女過好自己的生活,告訴她不要宗聽別人怎麼說,自己過得好才最重要。
於是,王后對巴庸王表態:「您想做什麼就做什麼,不要以我為意。我是你妻子,你的決定就是我的決定。」
妻子這個表態直接打垮了巴庸王和諾亞結盟的決心。
在伊菲格蕾絲和父親會面那一天的下午6點,巴庸王終於得到了期盼已久的王子,年僅16歲的王后卻因大出血過世,兩個小時后,孱弱的王子也夭折了。
年老的國王經不住這個打擊,病倒了。
可在這個關頭,基爾特斯皇帝又來問聯軍之事,並建議他如果自己不方便可以派將軍。
巴庸王氣上心頭,再也按捺不住,從病床上掙紮起來,當著使者的面把諾亞臭罵一頓:「你他媽是不是見不得我好?!當年,你把你姐姐瑪麗蓮嫁給我,她非常賢惠,我們兩個非常恩愛,她年齡大了,我也不指望她生兒育女,就想有個老來伴相守終老!可是你硬要她回去慶祝你的生日,害她在路上得病,回來后就死了,她對我說如果不是為了還想再死前見我一面,她早就堅持不下去了!後來,你又把你大女兒蘇珊娜嫁我,我答應了,她任性潑辣、愛吃醋,但人不壞,日子也能過得去,她懷孕要分娩,我認為以後會有一個幸福的家庭。我想陪著她,你又器攪和!他們母子雙亡,她和孩子的屍體還沒蓋棺!就算你不顧我的喪妻之痛,可怎麼就忘了她是你的親生女兒!難道你還想要我告訴全世界她有一個多麼噁心的父親!」
如果他真的這麼做了,那諾亞剩下的若干兒女想要進行政治聯姻就困難重重了。
他叫人找來條約文件,當著使者的面燒了。
諾亞自知理虧,認定女婿在喪妻后已經失去了理智。幸好早在這之前他就用聯姻為誘餌,單獨聯絡了巴庸王國南邊的諸侯們,讓他們加入自己的隊伍。這些諸侯都答應了。
對於巴庸王,諾亞認為現在最重要的就是穩住他、不讓他到處說自己的壞話,破壞自己已定的聯姻大計。
看到這個比自己還小几歲的岳父服軟,巴庸王適可而止,專心給妻兒治喪,並令各個諸侯為王后和王子服喪。
諾亞的軍隊已越過內海開到南部邊境,已是箭在弦上。
他不知道自家後院要起火了,更不知道諾克這個「侄子」給他點了多少火。
基爾特斯帝國國內由大皇后埃克斯米亞監國——她沒有兒子,所以被國內貴族們普遍認為是可以公正處事的。
她不恨其他女人,只恨二皇后。因為是這個女人破壞了她的婚姻、搶了她的丈夫、更可恨的是,自己唯一的親骨肉海瑟薇公主是因為她的枕邊風而被送到了馬特亞帝國。
五皇后新喪,大皇後為她風光大葬,給足了五皇後娘家顏面。她留下的兒女們被大皇后收留撫養,她的娘家轉而投向了大皇后的陣營。
五皇后的哥哥格雷戈受人指點,主動坦白自己這些年受皇帝諾亞指使攔截了海瑟薇寄給她的信並銷毀。
大皇后原諒了他,並表示自己永遠不會追究。
格雷戈感激涕零,他偷偷地把海瑟薇公主最近的郵件全部交給大皇后,讓她看完后再偷偷還給自己。
裡面有一封海瑟微寫給母親的問安信,除了表達對母親的各種思念,還講述了這些年來自己的處境:新的教母安娜女親王很和藹、與自己住在一起的兄弟姐妹對她很好、選了自己所愛的人做丈夫、結婚時馬特亞帝國皇室給她準備了豐厚的陪嫁還送了許多珍貴的禮物(當年她被父親送到馬特亞時,父親一分錢都沒打發她)、公婆很尊敬她——總之比在父親身邊的日子開心多了,但她很擔憂母親的處境。自己也已經有了孩子,信后的空白處是一個紅色的小腳印。
海瑟薇送給母親的禮物是一條紀念盒式項鏈,打開之後一邊是海瑟薇和丈夫的肖像畫、一邊是兩人結在一起的頭髮,和他們孩子的胎髮。由於信里沒提到這個紀念項鏈,大皇后就留下了。
二皇后聽到大皇后那邊的動作之後,她也悄悄開始做準備。
諾亞的被驅逐出國門的侄子在半年前從馬特亞商人那裡獲得了一筆贊助,條件是拿下皇位后給這些商人特賣權,得以招兵買馬。他是先皇欽點的皇位繼承人,諾亞取消他的繼承權,而他要討回來。最近,他的妻子,也就是赫諾亞德斯皇帝的親妹妹,手中有個人武裝,在獲得割割的批准后,她率領自己的武裝加入了丈夫的行列。
20年前,為了滿足自己的貪財好色,諾亞下令對教會進行了「改革」:沒收了教會的財產散給自己的寵臣和后妃家族;要求所有出家人把出家之前的財產都上交給皇室;改以前的一夫一妻製為一夫多妻制,允許納妾;國民離婚必須要得到君主本人批准;君主是國家的絕對主宰,山川河流和海洋都歸君主所有,民眾不能在沒有批准的前提下進行開採漁獵;貴族和他們的家人屬於國君(尤其是女眷);修改奧格蘭斯族傳統經典,將自己的地位提高到神的地位,以自己的肖像取代宗教信征……國內宗教戰爭就此點燃,奧格蘭斯族各國因此和基爾特斯劃清了界線。在教士們都號召下,心懷不滿的貴族和廣大的下層人民加入了反抗的隊伍,雖然他們的起義遭到了皇帝和他們親貴們的一再鎮壓,卻從來沒放棄過反抗。
所有的人都在秣馬厲兵,只等開戰了。
還沒等開戰,一場月食打擊了基爾特斯人的軍心,士兵們議論紛紛,認為這是上天示警。諾亞也變了臉色。
如果馬特亞帝國學者們聽說了他們的表現,只會搖著頭說:「這就是天文學不發達的壞處。」
奧格蘭斯人則認為天文學是異端邪說,嚴令禁止。而馬特亞人認為天文學家是被神啟示的人。
同樣在這個夜晚:伊菲格蕾絲在月食開始前醒了過來,靜靜的看完了整個月食,熱情邀請她來看月食的弟弟們在她身邊打著呼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