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萬花小說>书库>言情女生>皇女的進階之路> 第49章 諸侯是綿羊

第49章 諸侯是綿羊

  第49章 諸侯是綿羊 

  伊菲格蕾絲聽到了這個郡守的故事,心想:要是能在他任期滿之後雇傭他做家臣多好啊。 

  但這種想法特別不現實。 

  作為一個諸侯,除了家裡頭打雜和幹活的僕人可以自己雇傭,其他人事都不能自主:手下的郡和市的長官是朝廷任命的,守衛武裝是朝廷調撥的,如果領主已成年,家督、武裝顧問高級家臣聘用需要得到皇帝同意;如果是未成年,高級家臣就由皇帝直接指定了…… 

  這處境像極了漢文帝之後的諸侯,哪哪都被掐著,身邊還配置著一個皇帝任命的國相頂著。一言不合就削地除國。 

  伊菲格蕾絲卧在涼椅裡面,手裡抱著麥克羅夫送的小冊子,看著天花板嘆息。 

  哪本書說過來著:「你命的一切都是劃了價的。」 

  曾因為發生天災,這裡的居民逃荒流亡他鄉,人家幫忙安置、還順手幫忙篩選掉了一堆的人渣。若有哪天別的地方發生了災害,身為一國同胞,你也得接納那些地方的流民、安置他們同時防著他們鬧事。 

  如今那些地方貼補乾糧幫你把人打發回來,以後發生這種事情,你也得好生把人給打發回去。 

  保證你這裡的勞動力數量,朝廷的官員們幫忙編戶齊民、繼續賑災。以後每年朝廷的轉運使都要在你這裡刨走一大批賦稅和糧食。 

  伊菲格蕾絲此時此刻覺得自己就像是一隻綿羊,他們幫她把羊圈打掃乾淨,然後把她這隻小綿羊放進去,就等著以後每年按時剪羊毛了。 

  諸侯在某些方面也像是一個包稅人,負責領地內除專賣品(鐵、鹽、酒、絲等)之外的各種稅的徵收。當然,教堂、修道院的貢稅和國有土地的稅也不歸諸侯管,諸侯自己的私有財產可以免稅。 

  朝廷明文規定:諸侯從民眾身上收的稅款最多不能超過民眾收入的1/10。超過了這個門檻,郡和市的官員一狀告上去,諸侯吃不了兜著走。 

  諸侯收上來的稅也並不全是自己的,朝廷國府要抽成四分之一——領地官員的工資是由朝廷發的,羊毛出在羊身上。還要進貢十分之一的收入給皇帝。每年還要在秋冬兩季鄉北方軍輸送糧食各兩萬石。 

  皇帝有權免掉兩代以內近親的貢稅,然而諾克目前為止只免了兩位皇姑、三個表姐妹、兩個堂兄和大伯麥克羅夫的貢稅。他並不打算給伊菲格蕾絲免貢稅。 

  伊菲格蕾絲算了一下經濟賬,如果在宮裡頭呆著,宮政廳只負責宮廷官員的工資及僕役的人事調動、份例配給。其他還有很多項要自己花錢,京城物價高、人情來往眾多,除了人情往來需要錢買禮物、置辦禮服和車輛、雇傭僕役,還要給低級僕役發工資、給內官發獎金……靠著10萬撒里一年的年金過日子只會跟自己老媽一樣年年超支。 

  可是老媽有巨額嫁妝備用,自己呆在宮裡如果沒錢就得向父母要錢。 

  萬一自己到時候真有個愛維里奧血統的弟弟,伸手向父母要錢就更難要到了。 

  不如自力更生艱苦奮鬥! 

  伊菲格蕾絲又算了一下自己的領地收入,感覺每年還有盈餘的樣子。 

  卡羅蘭領地可謂「地形博物館」,啥種類的地形都有,這點跟伊菲格蕾絲印象中的四川省很像,可是土質和氣候逼四川差太多太多太多了!大多數是「地多不打糧」的薄地,又因為氣候原因,一年只能一收。按照民政司的數據,卡羅蘭地區耕地畝產2-4.5石,一石均50公斤左右,低於帝國耕地平均產量。這糧食產量……真的能養活傳說中的100萬人嗎? 

  瞧瞧合亞蘭帝國,土地可利用率低,耕地面積不到馬特亞帝國的三分之一,但是耐不住氣候好、單產量高,一年2~3季糧食的收著,每年總產量也能跟馬特亞不相上下。 

  伊菲格蕾絲雖然知道現在所處的時代想讓每個人都吃飽飯是不可能的,然而心裡放不下心酸和不甘。 

  到了6月底份,北部地區總算是旱夠了,普降,老天像被捅漏了似的下了一個月的大雨。旱災終結了,但剩下的幾個月即便耕種也要等到哪來年才會有收成,還是需要賑濟糧食。 

  為了防止民眾對賑濟形成依賴心理而不願意耕作,首相勞爾推行「以借代賑」——今年把糧食借給災民度過災難,以後分期償還。 

  在北部地區歡慶旱災結束的時候,卻別開生面地出現了一次局部的洪災。洪災的地方不再卡羅蘭領地內,而是在卡羅蘭河上游的麥里郡。 

  卡羅蘭是這些年以來的重災區所在地,卡羅蘭河上游旱災則小了一些。當初,麥里郡的人為了緩解旱災,在卡羅蘭河上游的幹流上修築了攔河堤壩及水庫用以蓄水,直接導致了卡羅蘭河中下游提前斷流。麥里郡的旱災的的確確緩解、生產生活也恢復了,但卻害的中下游地區民眾四處逃荒。 

  但沒想到老天爺會在7月3日夜裡開始下起了暴雨,河水水面猛漲,7月4日,守堤官員意識到需要開壩泄洪,可是他們剛預備好人手,離攔河壩兩公里遠的上游南側堤決口了,兩個小時后,離攔河壩一公里處的水庫北面也出現了決口…… 

  一場洪災下來,死的人比卡羅蘭領地大旱六年死的人很多。 

  皇帝得知此事始末,大發雷霆。讓他們把攔河大壩徹底拆了之後再來問賑災之事。 

  卡羅蘭河中游地區的居民則是鬆了一口氣:如果他們沒決堤,就以現在的雨量看,如果他們及時打開攔河壩,河水漫堤,被淹沒的就是我們了。 

  隨著卡羅蘭河的複流和天氣丹放晴,卡羅蘭領地的人們開始耕作和栽種。 

  秋分是馬特亞人最重要的節日之一,他們把生在在秋分日的人稱為「秋分之子」,認為他們生在收穫的季節,天生好運。父女倆都是「秋分之子」。伊菲格蕾絲生日好巧不巧正好在自己親爹生日的前一天,當時有人調侃她是「上主所賜的生日禮物」。 

  為了省事,皇帝把自己的官方生日直接定在了秋分日,既慶祝節日,也慶祝生日。伊菲格蕾絲的生日在這種不尷不尬的日子,大家都關注的是皇帝的生日和眼前的節日,她的生日很容易被忽略。 

  好在今年秋分是9月21不是9月22!她才不想跟父親在同一天過生日…… 

  當年的秋分節,伊菲格蕾絲又收到了堆積成山的禮物,可是她因年幼不能出席任何慶典,熱鬧都是別人的,她什麼都沒有。所以她鬱悶了一整天。 

  第2天,諾克送給女兒一盆奇花:白色和紫色的花朵長得像星星,也有點像勳章邊緣,葉子長得像大片的羽毛。 

  這原本是合亞蘭西部高原的野蠻人獻給奧蘭克利的盆栽,奧蘭克利轉手當做禮物之一送給被軟禁的馬特亞太皇太后索菲做生日禮物,當時是一盆綠油油的苗,索菲很不喜歡,把它退給了諾克,諾克放在自己寢宮養了一段時間,這幾天開出花來了,感覺挺漂亮的,於是送給了女兒。 

  伊菲格蕾絲並不知道這個禮物的來歷。但她看到這個禮物之後特別不開心,心想:我周歲生日你就送我一盆土豆花?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