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萬花小說>书库>都市青春>逆天明末三十年> 三百一十二章 匯合

三百一十二章 匯合

  “加速撤退,脫離接觸!”吳東明大聲命令著,孫興的後隊變成了前隊,吳東明領前鋒斷後,雖然皇太極不清楚他們的虛實,大概率不會追上來,但是作戰務求小心謹慎,萬事都要盡量考慮周全,遊弋軍全軍加快速度直奔長城方向,萬馬奔騰,氣勢頗為壯觀。


  遵化城外,大火早已經熄滅,但是空氣中還飄散著一股焦糊味,隱隱的還能看見城中的青煙,遊弋軍在火燒遵化之後,因為火情太大,他們也不可能分出更多的人手去給遵化城救災,遵化城隻能是放棄,有舍必有得,雖然遵化城一大半都被燒毀,但是那麽多物資也被燒毀了大半,總算是沒有便宜皇太極。當皇太極來到遵化城內的時候,他幾乎又要吐血,胸中氣血翻騰,一股難以言狀的感覺湧上心頭,這是一種深深的挫敗感,或者說是從雲端掉落的地獄的感覺。物資燒掉就燒掉了,關鍵是影響了他的大計,本來,憑借著這次攻伐明國,他要達到三個目的,眾人都以為他們是來搶錢搶糧,回去給部族人民過上好日子的,孰不知這隻是皇太極其中一個目標,而剩下的兩個目標隱藏的比較深,皇太極誰也沒有告訴。


  一個是皇太極的下一個目標其實並不是明朝,明朝地大物博,皇太極認識的很清楚,漢人千千萬,不可能畢其功於一役,這次攻打明朝,認識到了明朝的腐朽,但是百足之蟲死而不僵,一口氣吃下一個胖子不可取,八旗也沒這麽多兵力,明國還有江南的大片土地,皇太極也是有所耳聞,都是沼澤水路,八旗是靠騎兵起家,騎兵在南方還有用武之地嗎?明朝的土地這麽廣闊,如果處處分兵防守的話需要多少兵力,如果隻攻不守那又有什麽意義,所以必須要借力,借什麽力,那就是草原的力,下一個目標就是林丹汗。林丹汗在漠西和漠南處處和自己作對,要想攻伐大明就必須將草原統一,這些草原人時時都想恢複成吉思汗的榮光,這根本不符合建州的利益,唯一的辦法就是蠶食他們,消滅他們,經過這些年的經營,在漠東和漠北,皇太極已經收服了大大小小數十個部落,所以此次出征明朝才有這麽多部落派兵跟隨,可是還不夠,林丹汗目前還能集結起十萬馬隊,雖然這十萬馬隊的戰鬥力並不能跟八旗相提並論,但是總歸是一個巨大威脅。皇太極此次攻明,就是想在蒙古各部中樹立巨大的威望,然後將搶來的物資分潤給他們,讓他們對自己感恩戴德,然後牢牢控製住這些部落,不斷的向西發展,將林丹汗壓縮到漠北和青海甘肅一帶,擠壓他的生存空間。


  (漁夫按,曆史上,金國就是這麽幹的,不過也怪林丹汗不走運,當時是小冰河期,大明受到重創這是眾人皆知的事情,但是草原也沒好到哪裏去,草原人民的生活主要依賴的是畜牧業,牛羊的養殖對他們是非常重要的,一旦畜牧業受到重創,那草原人就活不下去了,所以每當草原畜牧業被重創的時候就是攻伐中原王朝的時候,翻遍史書莫衷一是。而林丹汗倒黴就倒黴在,他想恢複成吉思汗蒙古帝國的昔日光芒,可是沒想到天災先給了他致命一擊,他隻能選擇攻打明朝,而皇太極那邊又抄了他的後路,這就是林丹汗這個人的政治短視導致的結果。他自視甚高,就想成為蒙古草原的唯一汗,可是俗話說得好,識時務者為俊傑,努爾哈赤年輕時候還給李成梁幹過家丁呢,林丹汗怎麽就不能放下身段,最好的策略就是內附明朝,對抗金國,結果他一會跟金國開戰,受災了又去搶掠明國,兩頭不討好,哪邊都要打他,最後將他逼入青海大草原,然後死在了青海。有人說,青海大草原水草豐美不是正好可以休養生息嗎?其實問這個問題的可以回去問問自家的爺爺輩,有沒有過草地的老紅軍,或者上網搜索一下,草地是怎麽個情況。最終林丹汗至死也沒恢複大蒙古帝國。)

  可是現在,半道殺出了這麽一支該死的明軍,將他用來邀買人心的物資損毀大半,搶掠的人口也損失了很多,更重要的是,自己費盡心思迫降的幾支漢軍被大部消滅,現在自己的軍隊裏隻剩下了萬餘漢軍。這對自己的計劃影響非常大,自己的八旗包括草原各部都損失不小,入關的近十三萬大軍死傷三萬餘人,恐怕這次自己的威望要大受影響,他已經能感覺到草原各部的不滿情緒,好處沒撈著還折損了不少部族勇士,特別是喀喇沁部全滅,恐怕某些比較大的草原部落要生出異心,現在當務之急是回去之後加緊對草原各部的控製,擴大影響的方案先緩一緩,先把依附於大金國的各部牢牢的控製住,如果有不聽話的領頭人,隻有想辦法幹掉他,換上聽命於自己的人,皇太極狠毒的想著。


  另外一個目的就是對內,皇太極自從掌握八旗以來,雖然樹立了權威,但是本質上八旗還是鬆散的奴隸製度,為什麽搶來的百姓最後都隻能被稱作包衣奴才,因為八旗製度本身就是奴隸製度的延續,旗主不過就是比較有實力的奴隸主罷了,而皇太極此刻實質上並不能被稱作是像中原皇帝一般的人物,充其量就是一個大奴隸主,控製著各個小奴隸主,而除了上三旗之外,下五旗到底有多少人不服自己的統治,還要打個問號,可以說來自建州女真內部的矛盾也有很多。而皇太極需要通過戰爭來轉移內部矛盾,所以才有了這次征伐明國的行動,如果這次行動可以圓滿的完成,那對皇太極的控製力是巨大的提升,超越努爾哈赤,甚至超越成吉思汗成為天下共主,成為偉大的天可汗才是他的夢想。而現在,可以說內部矛盾會更加凸顯,在這麽多次的戰鬥中,作為皇太極嫡係的兩黃旗其實損失並不是太大,反而是下五旗的損失比較慘重,如果他們是鐵板一塊倒也沒什麽,可是怕就怕別人猜測皇太極用的是借刀殺人的招數,消耗下五旗的丁口,間接壯大上三旗的實力,皇太極是一個放眼天下的雄主,對於女真族人皇太極沒有那種對待草原的借刀殺人的想法,他還是希望八旗壯大的,隻是明軍好巧不巧,每次都是下五旗遇到明軍主力,一番廝殺自然是損失不小。恐怕隻有回去之後慢慢安撫了,待穩住這些八旗旗主和蒙古貝勒之後再徐徐圖之。


  皇太極內心不住的歎息,躊躇滿誌的出發,開局是那麽的美好,包括攻打到明國京師都是一帆風順,直到那支該死的明軍出現,毀壞了他的一切計劃,回去他一定要加派人手深入明國探聽虛實,要想辦法鏟除這支明軍,最好能像袁崇煥一樣,將這支明軍的主將下獄,劉毅,他記住了這個名字,一個小小的鎮撫使竟然有這麽大的能量,此人不可小覷,如果找到就會能殺就殺,不能讓這樣的人活在世上。其實皇太極不知道的是劉毅的身世,如果他知道劉毅是薩爾滸大戰的烈士遺孤,如果他知道薩爾滸之戰自己殺死了他的父親,恐怕他當日在遷安就會不計代價打下城池,絕不能讓劉毅活在世上。可是世界上沒有如果。


  經過七天的奔馳,吳東明的遊弋軍在沿著長城防線兜了一個大圈子之後,從永平和遷安的中間方向插入,深入薊鎮之後轉道向西,逐漸接近了遷安城的東城門,早已經有報信兵先期出發前去遷安城中傳信,大軍疾馳,劉毅已經接到消息,和盧象升一起來到了東城門的城頭上,他們舉起千裏鏡,眺望著遠處,不一會就從天地的交界處發現了一道細細的黑線。劉毅有些興奮的道:“盧知府,咱們的功臣回來了。”盧象升也是開懷大笑:“不錯,將軍,看來咱們這次回去,能封個大官了。”劉毅放下千裏鏡看著盧象升,“沒想到盧知府也是個官迷啊,我還以為盧知府是兩袖清風,閑雲野鶴之人呢。”


  盧象升又是撫須大笑:“哈哈哈,劉將軍,那可就錯了,我盧某是個官迷,給個尚書我能幹,給個宰相我也能幹。”“哈哈哈”劉毅也是捧腹大笑起來。


  當傳令兵帶來了遊弋軍成功襲擊遵化城,解救百姓焚毀物資的消息之後,劉毅和盧象升高興的差點將麵前的茶杯都給掀翻了,全軍將士都在歡呼,雖然這些薊鎮的士兵不久前還不知道為何而戰,可是受到遊弋軍的感染,他們終於懵懂的明白了大明軍人的職責所在。


  東城門打開,八千遊弋軍魚貫而入,吳東明,孫興,侯拱極下馬,劉毅和盧象升快步迎上去,眾將緊緊的擁抱在一起,在己巳之變中,他們結下了深厚的戰友情誼,震天的歡呼響徹遷安城。。。。。。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