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百八十五章 祖大壽獻策
年輕的塘馬眼角依舊帶著淚痕,從南邊折向山海關方向一路疾馳,他不敢回頭,趙總兵被數倍於自己的建虜包圍,恐怕已經凶多吉少,他不再往下細想,希望趙總兵能突出重圍,自己目前的任務就是衝到山海關找袁督師報信,胯下戰馬已經不住的打著響鼻,一路上已經沒有驛站,就算有他也不敢停下,生怕會衝出來一支敵軍。
袁崇煥率領一萬五千關寧鐵騎於十一月一日,在遵化城被圍的當天過了山海關,祖大壽和何可綱的本部兵馬已經在山海關追上了袁崇煥,幾支軍隊匯集起來總兵力達到了兩萬五千人,祖大壽和何可綱不是不想將麾下兵力全部帶來,但是事態緊急,隻能是家丁和正兵營馬隊全速前進,剩下的步軍隻能舍棄了,兩萬多馬隊氣勢也是驚人,袁崇煥從山海關入關之後不斷的遇到一些被打散的兵馬,或者是逃難的百姓,他已經心知大事不妙,雖然眾人提供的信息都是你一言我一語比較散亂,但是袁崇煥不是傻子,他已經從這些隻言片語中拚湊出了整個戰事大致的輪廓,恐怕此次入關的建虜北虜加起來超過十萬人,應該是全線突擊薊鎮,趙率教手下就五萬兵馬還分散在各地,怎麽可能抵擋住十幾萬虜軍的衝擊。
怎麽辦?袁崇煥頭上滲出了細密的汗珠,何可綱策馬上前道:“督師,一路過來,兒郎們尚未歇息,皇太極也是深知兵法之人,不可能不知道以逸待勞的道理,一路過來恐怕薊鎮很多城池已經失陷,萬一前麵有金兵阻攔,以我疲憊之師恐怕難以抵擋,還請督師三思。”
今天是十一月五日,袁崇煥的兵峰已經直指永平,過了永平就是遷安,袁崇煥的原計劃是直奔遵化,在遵化設防看看能不能堵住敵人,可是現在的情況看來,恐怕遵化已經完了,畢竟他們被皇太極耽誤了太多的時間,而且從山海關入關怎麽也不可能直接越過長城發動進攻的金兵,袁崇煥長歎一聲,何可綱說的對,越是這種時候,心神越不能亂,不能被衝昏了頭腦。袁崇煥當機立斷,下令全軍修整兩個時辰,順便等等落在隊伍末尾的祖大壽。
關寧軍就地紮營,也不搭帳篷,席地而坐。戰馬則在一旁吃著草料。袁崇煥就在地上攤開行軍地圖,何可綱湊到身前來與他一同研究。兩人正在討論之際,一名親兵來報,說是有緊急軍情,片刻便帶上來一個年輕的塘馬。
原來他一路疾馳,過了永平終於是馬力不濟,戰馬猛地跪倒將他掀飛,馬力已經透支,塘馬不禁放聲大哭,離山海關還有老遠的距離,靠人的兩條腿怎麽可能來得及,就在他大哭之時,耳邊突然傳來了馬蹄聲,恍惚中塘馬還以為有追兵來了,他急忙拔出腰刀準備拚殺,沒想到馬蹄聲竟然是從前方傳來,他極目遠眺,竟然發現十幾名騎士正在靠近,離得近了竟然是明軍,十幾個明軍也已經發現了這個塘馬,他們四散開來包圍上去,小旗官喝道:“你是什麽人?”塘馬發現是自己人,難以自製的激動,他連忙止住哭聲將事情說了,小旗官正是關寧軍的夜不收,消息極為驚人,他不敢怠慢立刻將塘馬帶上,返回本陣。
親兵已經告知塘馬,麵前的就是督師袁崇煥,他立刻跪地磕頭道:“督師,趙總兵他,他。。。”袁崇煥心髒猛地一抽,他立刻問道:“趙率教怎麽了?”
塘馬帶著哭腔道:“趙總兵初二日被數倍於他的建虜團團圍住,就在三屯營前麵的二道崗,現在恐怕已經是凶多吉少了。”塘馬斷斷續續的說道。
袁崇煥大叫一聲:“希龍,你!”眼前一黑,向後栽倒,何可綱眼疾手快,一把扶住袁崇煥,“督師,督師!他娘的,軍醫呢?”一名軍醫背著藥箱匆匆趕來,給袁崇煥喂下一些水,掐住人中。袁崇煥這才悠悠轉醒,口中還念叨著希龍。也是,趙率教是袁崇煥手下第一心腹,某種意義上說既是上下級,又是朋友關係,他和袁崇煥可比祖大壽他們的關係要親近的多,畢竟是和袁崇煥打配合時間最長的將領,袁崇煥對建虜是非常熟悉的,如果趙率教的兵馬真的被團團圍住的話,建虜肯定不會放過這支強軍,再加上趙率教的性子肯定不會投降,那麽結局隻能是一個,袁崇煥痛苦的閉上了眼睛,無論是趙率教還是四千關寧軍,都是他的寶貝疙瘩,失去了哪一個都是痛徹心扉,更何況兩個一起失去。
祖大壽也已經從後隊趕了上來,看到中軍的情景,也是不住歎息。袁崇煥畢竟是遼東督師,悲傷之後立刻恢複了督師的威嚴,既然現在薊鎮的局勢如此,那麽再去遵化已經沒有意義了,恐怕建虜此次誌在京師,京師倒是不一定打的下來,但是建虜隻要攻打一下京師那麽朝中的口水就能把自己淹死,為今之計當想辦法堵住建虜,他連忙觀看地圖,祖大壽和何可綱也不說話,細心研究起來,片刻,祖大壽說道:“督師,末將鬥膽,依末將之見遵化京師之間唯一可以防守的要點就是薊州城,如果將戰場放在通州,那麽和將戰場放在京師是一樣的,依末將愚見,如果我軍能在薊州截住建虜那也是大功一件,萬一失敗,那就務必要將戰場放在京師城下。”
何可綱反駁道:“將戰場放在京師城下?祖大壽你可知道,如果真的這麽幹,恐怕天下人的口水要將督師淹死,你至聖上於何地,至督師於何地,這不是擺明了說關寧軍無能,連建虜都擋不住嗎?”
袁崇煥聽到二人的對話,腦中猛地靈光一現,他擺擺手示意何可綱不要說話,他問祖大壽道:“祖將軍,依你之見,萬一,本督是說萬一咱們在薊州沒截住建虜,你說要在京師決戰,是何道理?”
祖大壽拱手道:“督師,末將以為何總兵說的對,放在京師決戰肯定會被口誅筆伐,但是隻要我們打個大勝仗,那一切都會煙消雲散,便如當年於謙於丞相那般,千古留名。”
何可綱打斷道:“老祖,你怎麽說話呢,你怎麽拿於丞相和督師相比,你不知道於丞相最後什麽下場嗎?”
“何總兵,無妨,且聽祖大壽怎麽說。”袁崇煥道。
祖大壽清清嗓子,緩緩道:“放在京師決戰好處有三,第一,京師為大明京畿,此刻想必敗報已經傳到京師,如果朝中諸公不是傻子的話理應發出詔書,號令天下起兵勤王,到時候匯聚在京師城下的兵馬不計其數,就算我軍野戰能力是差了一些,可是蟻多咬死象,又依托堅城,完全可以和建虜拚一把。”
袁崇煥點點頭,示意祖大壽繼續說下去。“其二,聖上就在京師,我大明為何將京畿從應天府移到順天府,乃是取天子守國門之意,如果督師能請動,不,督師一定能請動聖上大駕,哪怕就在城頭上親自觀戰一番,對於三軍將士的激勵作用可想而知,兵法雲一鼓作氣,再而衰,三而竭,軍心旺盛之際痛擊建虜何愁不勝?”
袁崇煥的眼睛裏放出了一些精光,確實,祖大壽說的不錯,如果事情真能按照祖大壽的估測發展的話,那麽建功立業隻是等閑。
“其三,”祖大壽接著道,“建虜深入京師,等於是進入了我大明腹地,這在兵法上屬於孤軍深入,如果我們在邊關打,他們利用高機動性,完全可以立刻撤回自己的地盤,可是在我們的地盤上打,軍心民心都在我這邊,可謂是有天時地利人和,跟建虜決戰應有勝算。”
祖大壽一口氣說完,袁崇煥的腦子已經不知道拐了多少個彎,平常看祖大壽五大三粗的,好家夥,不顯山不露水的竟然將戰事分析的頭頭是道,不錯果真如他所說確實可以冒險試一把,局勢已經糜爛,當務之急就是擊敗建虜,不管用什麽方法,袁崇煥都願意一試。
他立刻吩咐全軍啟程,不管怎麽樣,京師決戰是最後的方案,不到萬不得已不能用,還是先全軍趕往薊州,薊州常備駐軍應該有五六千人,兩萬五千關寧軍進入,那麽兵力就會達到三萬餘人,防守堅城應當是綽綽有餘了,先在那裏截住皇太極再說。
“駕!”袁崇煥猛抽胯下白馬,衝到隊伍前麵,將士們緊跟督師繼續向薊州方向奔馳。
(關於這一章為什麽要寫祖大壽獻出這個計策,是因為曆史上有一樁懸案,就是袁崇煥在薊州截擊失敗之後為什麽不走通州這條直線而非要繞道河西務,漁夫也和很多朋友,鐵粉分析了原因,得出結論是袁崇煥故意拖延了一下,目的就是要把決戰戰場放在京師。而原因漁夫已經借祖大壽的口說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