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萬花小說>书库>都市青春>逆天明末三十年> 一百五十六章 經濟發展

一百五十六章 經濟發展

  崇禎元年的七月,就在袁崇煥在遼東正被官兵鬧餉的事情折磨的頭疼欲裂的時候,遠在千裏之外的太平府卻是熱鬧非凡,首先碼頭和船塢已經基本建設完畢,碼頭從去年開始就陸續在啟用,到了今年完全建設完畢之後,每天的吞吐量就更大了,劉毅估算了一下,如果按照現在中圩洲碼頭的吞吐量,一年至少超過一千萬噸。這是什麽概念呢,二十一世紀的蕪湖港每年的吞吐量大約是一點五億噸。所以在當時有現在十分之一的吞吐量可以說是非常繁榮了。碼頭的繁榮就更加反哺了太平府的經濟,僅僅一年,太平府的百姓生活條件跟以前相比有了巨大的進步,家家都有餘財,但是太平府的土地就那麽多,很多人打起了其他府土地的主意。


  江北還比較混亂,很多人還存在疑慮,可是江南沒問題啊,特別是緊鄰太平府的寧國府,池州府。大量的太平府中層階級開始在兩府購入農田土地,讓當地的農民去耕種,每月給那些農民月錢,他們也當起了小地主,而當地生活貧困的農民也樂意為他們打工,反正都是種地,除了種自家的地以外,順便再把東主買下的地種了,每個月還能拿到八錢銀子的月錢,何樂而不為呢。


  這種買地買房的風潮,促進了太平府周邊幾府房地產中介事業的發展。其實古代就有中介這類人物的存在。舊時居於買賣人雙方之間,從中撮合,以獲取傭金的人。又叫牙子,牙郎,牙儈。在西周時期,這種中介人稱為質人,到了西漢就稱作駔儈,最後唐朝以後才叫牙人。明清時期,隨著商業經濟的進一步發展,牙商人數大大增加,形成了一個專門的工會,稱為牙行。清代著名的廣東十三行,就是指經營進出口貿易的十三家牙行商人。除了做生意之外,十三行還要與來華洋商打交道,從貨物買賣到日常起居,事無巨細,都必須通過十三行。不過,這裏的牙行數目並不固定,時有增減,所以廣東十三行隻是最興盛的十三家。


  由於牙人多數狡猾,存在著侵漁百姓、欺行霸市、欺詐哄騙、鑽營漁利、收取高額傭金、損害交易雙方利益的行為等危害,所以當史可法在熟悉民情的時候了解到這個情況之後立即上報到府衙,請王嵩定奪此事。王嵩將此事對劉毅說了,劉毅立刻召集阮星等徽商總會的股東前來開會,研究方案。最後府衙頒布了一條法令,取締了很多民怨極大的牙行,然後由徽商總會統一管理,徽商總會在太平府成立了十三家有官方背景的牙行,並將舊時的牙行的牙人統一安排到這十三家牙行做事,隻要踏實肯幹跟以前的收入差不了多少,隻是為了方便管理才將這些人聚集起來。


  當然也有不聽話的組織一些地痞流氓想要到縣衙府衙鬧事,最大的一次發生在七月中旬,幾家平時不怎麽老實,抽水抽的比較狠的牙行老板看到新成立的牙行分走了他們大量的生意,心生怨念,糾集一些青皮流氓去徽商總會的牙行門口鬧事找不痛快,這不是找死嗎。也沒動用正兵營,劉毅讓一個連的民團戰士穿上鏢師的衣服,冒充徽商總會的人,衝到街上把這些人打了個半死,以雷霆手段平息了這場風波。自此之後沒有牙行再敢鬧事,都乖乖的納入徽商總會的體係下,劉毅和王嵩還有阮星這太平府的三巨頭達成協定,非常之時當用非常手段,太平府需要的是穩定,一切的目標都是維持穩定,所以任何跟軍隊跟總會作對的人都必須強力清除,不能任由他們發展。對此王嵩是樂意的,他自己從一個七品繁昌知縣,一路坐飛機似得幾年時間就爬到了現在的高位。這都得益於誰啊,還不是劉毅,所以既然劉毅提的是好事情,那他就沒問題。


  私下劉毅更是和阮星說過這麽一番話,現在的太平府官衙就是軍政府,府衙背靠青弋軍這棵大樹,而總會更是和青弋軍密不可分,老百姓的日子蒸蒸日上,這麽好的良性循環,如果有人膽敢破壞,他劉毅不介意讓他們吃銃子。


  數年後大名鼎鼎的太平十三行響徹整個江南,他們的觸角不僅在南直隸,最遠甚至伸到了兩廣,而阮星也將十三行剝離出來成為總會下屬的一個大分會,命名為徽商中間交易所。


  除了這些,隨著造船廠和工坊生產力的進一步爬升,大量的工人缺口開始出現,太平府本地的勞動力已經出現了捉襟見肘的局勢,還是一樣的情況,大量周圍府的勞動力開始湧入了太平府,劉毅跟王嵩商議,這些外來人口的湧入必須要進行登記備案,到了崇禎元年底,在府衙的不懈努力下終於成立一個辦事新機構,特將這個新機構稱之為太平府城勞務局,勞務局由知縣史可法擔任局長,你還別說,史可法在治理民生這一方麵確實有一手,也許是年輕人想法點子比較多,史可法非常有創造性的發明了一個紅本本,叫做暫住證。


  所有來太平府打工的外地人必須經過勞務局備案然後下發暫住證,並且,太平府三縣統一的在每個縣城的西南角征收一大片土地,然後由青弋軍和徽商總會聯合出錢蓋上一批普通磚土房,將這些外地進城務工的人員統一安置在這裏。當然不是免費的,每一個獨立房子不管入住多少人,一間房統一收費每月一錢銀子。所以這也帶來了一個負麵影響,有的貧窮人家為了省錢,往往是好幾戶人家擠擠住在一個房子裏麵,久而久之,氣味難聞,衛生環境也堪憂,很多太平府的居民戲稱這裏為城中村。


  而原先在蕪湖縣城和碼頭那邊做勞務這方麵生意的耿安更是不得了。他本身頭腦就很精明,利用他在總會裏麵的一些人脈借到了白銀五千兩,在債務還完之前給人家每月三成的分子錢,他在太平府掛靠徽商總會成立了一個大型勞務介紹所。手下的活躍勞務工人達到了一千多人,這是什麽概念,如果一千多個人每月每個人工坊付給他們一兩二錢到一兩五錢的銀子,那麽多出來的幾錢銀子一般都會成為耿安的利潤,平均下來每個人頭上每月能拿到三錢銀子,這可不得了,一千多個人一月就是四百兩銀子,去除一些成本基本上能對半賺,每月淨賺二百兩銀子,兩年就能還清債務,第三年開始就可以賺大錢了,而且隨著生意的擴大,耿安手下的工人越來越多,他每天忙的腳不沾地,將自己的弟弟哥哥叔叔伯伯等好些親戚都拉到店裏幫忙,據他的估算,按照這個勢頭,恐怕一年半就能還掉五千兩銀子的債務了。


  這還是民間的情況,放到官府又是一番景象。史可法剛剛到任的時候給他最直觀的感受就是新穎,太平府的一切都透露著新穎,就像劉姥姥進了大觀園一樣,史可法有些暈頭轉向。恐怕這個說法還不太準確,畢竟史可法和劉姥姥可不一樣,史可法也是個很有見識的人,隻能說他像個充滿求知欲的孩子對一切都好奇。


  首先他在拜見了王嵩之後準備去軍營拜見一下太平府的軍事主官劉毅,而且其實王嵩可是跟他交代過了,說是劉毅才是太平府真正的大佬,在來太平府之前史可法是一直在河南的,不在朝廷隊伍裏麵混當然不知道劉毅的名聲,畢竟劉毅此時不過一個鎮撫使,雖然東南大戰打的漂亮,劉毅本人遠遠沒到全國聞名的地步。


  所以他來到軍營在出示了他的告身之後哨兵就放他進去了,而他進入了軍營之後更是發現這支軍隊跟別的軍隊不一樣,僅從士兵的精氣神還有他們身上的裝備就透露著一股強軍的氣勢,跟北地特別是河南的那些兵比起來一個天上一個地下。史可法一邊思考著這些士兵怎麽如此精銳,一邊就來到了大帳。他在大帳外對門口的衛兵說道:“這位軍士,還請通稟你家將軍,就說蕪湖縣知縣史可法求見。”


  當衛兵請他進去的時候,史可法一看坐在桌案前的年輕人差點眼珠子都掉下來了,這年輕人看起來不過二十五六歲,竟然就是這一府之地的主官,聽王嵩說還是掛著鎮撫使銜的。一衛的鎮撫使竟然如此年輕嗎,自己都二十八了才坐上七品知縣。但他還是強壓心中的震驚,施禮道:“下官蕪湖新任知縣史可法參見鎮撫使大人。”


  桌案後麵坐著的人連忙起身對他一把扶住他道:“原來是史縣令,你可認錯人了,本將可不是鎮撫使大人,本將是提領青弋軍副千總陶宗。”陶宗一邊說著,一邊將史可法請到椅子邊坐下,史可法這才鬆了口氣,心裏道,我說嘛,鎮撫使大人怎麽這麽年輕,原來是認錯人了,不過這個副千戶也很年輕了,估計在軍中有著很深的背景,而且待人如此客氣,要從官等上說起來,自己隻是七品,副千戶可是五品官,跟自己隔著老遠了,竟然這麽客氣,果然是治軍有方,軍官個個都是儒將,比北地那些兵痞好多了。


  “史縣令稍待,鎮撫使大人帶部隊去城外拉練了,一會該結束了,先上一杯茶喝著。”陶宗說道,並吩咐門外的衛兵端來了一杯上好的毛峰。史可法有些受寵若驚,連忙起身謝道:“有勞大人了,下官,其實下官站著等也行,下官隻是個知縣,如此作為恐怕惹人非議。”


  “哈哈,史縣令無須緊張,我們青弋軍是新軍,跟那些舊軍不一樣,沒那麽多條條框框的規矩,我們的三大紀律八項注意可是有待人客氣這一條。請坐吧。”陶宗笑笑道。


  史可法心下無比震驚,這還是我大明的軍隊嗎?如此做派真乃王師也。喝了幾口茶,正陶醉在這黃山極品毛峰的清香之中,就聽到營帳外傳來了腳步聲。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