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4章 印刷局
第344章 印刷局
所以說,這個人不認識陳松也非常正常。
這個人就站在茹太素和陳松的旁邊,只是一直對茹太素說話,幾乎將陳松當成了空氣。
茹太素隨意的應付了兩聲,指了指旁邊的陳松,「我來介紹一下,這位是富平侯,陳松陳常青。」
這人的表情瞬間就變了,陳松的大名無人不知,無人不曉。
以前只聽見陳松的名聲,卻從來沒有見過他本人,現在陳松站在他的面前,這讓他有一種不真實的感覺。
「原來是富平侯,小人見過富平侯,見過富平侯!」這人一臉恭敬,那樣子,比面對茹太素的時候還要恭敬。
陳松擺擺手,毫不在意的道:「不用如此多禮,來你這兒主要是想看一下寶鈔提舉司。」
陳松指著院子,看著寶鈔提舉司提舉,「現在寶鈔提舉司總共有多少人?下轄的工匠又有多少?製造的寶鈔又有多少?」
事無巨細,陳松問的非常詳細。
現在不是明朝末期,所以寶鈔提舉司提舉對這些事情也知道。
他想了想,說道:「如今寶鈔提舉,下轄工匠二十七人,做事的夥計一百餘人……
至於更詳細的數據,都在衙門的文書上。這些東西繁多複雜,下人一時半會也記不全!」
「既然如此,那就先進去看看吧!」
陳松邁開步子,朝著裡面走去。
這個院子非常小,在中間位置有幾間瓦房。
這幾間瓦房其貌不揚,看起來更像是普通老百姓居住的房屋。
如果不是知道這裡就是在戶部,陳松還以為自己走到了哪個小巷子。
一般來說,在戶部衙門當中和錢糧有關的官職都是肥差,可唯獨這個寶鈔提舉司是個例外。
這裡面印製出來的寶鈔,市面上的認同感不強,就算拿出去一大批花銷,哪裡有銀子來的實在?
而且普通人又怎麼可能一次性擁有那麼多的寶鈔呢?嶄新的寶鈔,面值大的寶鈔不比銀子,很容易會引起別人懷疑。
所以說寶鈔提舉司這個衙門相對來說還是比較清寒的。
陳松走進一間瓦房,這個瓦房貌似是一個存放文書的地方。
房間當中擺放著十幾個書架,書架上放著文書,有些書架上面已經落滿了灰塵,顯然已經很長時間沒有人打理過。
這才是洪武十七年,就已經成了這個樣子,可見寶鈔就算是在洪武時期,也並不受歡迎。
「這裡存放的都是關於寶鈔的各種文書,這裡面有一部分是從中書省那邊搬過來的,數據什麼的可能會有一些差錯。」
寶鈔提舉司提舉一邊在書架上翻來覆去的找著文書,一邊大聲的解釋著。
隨著寶鈔提舉司提舉的翻找,房間的空氣當中有灰塵飄起。
站在陳松旁邊的茹太素打了幾個噴嚏,鼻子紅了起來。
在房間裡面站了一會兒,陳松覺得嗆,就走了出來,在門口等待。
沒過多久,提舉端著重重的一摞文書走出。
「將這些文書都放在地上吧!」因為周邊沒有桌子,陳松也懶得讓人再去找,圖個省事兒,所以就讓他把這些文書放在地上。
那人將文書放在地上,恭敬的站在陳松的邊上,時刻等待著陳松的召喚。
陳松蹲在這摞文書前,認認真真的翻找著。
不得不說,這個提舉還是有幾分眼力見,他找出來的這些文書基本上都是近幾年總結出來的,正是陳松最需要的。
上面記錄著最近這幾年寶鈔的製造情況,發行情況,以及如今寶鈔的規模。
陳松大體的將這些東西看了一遍,看完之後已經到了下午。
看著掛在西邊的太陽,陳松站了起來。
腹中有些飢餓,可事情還沒有辦完,只能先忍一會兒,等事情辦完了再說。
看向茹太素,道:「趁著現在天還沒有黑,咱們去一趟印鈔局吧!」
印鈔局在城外,距離此處也有一些距離,如果步行的話,恐怕到了那裡,天就要黑。
「印鈔局距離這裡距離比較遠,如果咱們現在去的話,恐怕時間來不及啊!」茹太素看了看天上的太陽,有些擔憂。
「此事倒也不用太過擔心,坐著馬車去吧,先跟著我回趟家,讓人準備馬車!」陳松說著走了出去。
茹太素跟在陳松身後,轉過頭看向走在自己後面的寶鈔提舉司提舉,「你也跟著一起來吧,你畢竟是提舉司的提舉,這些事情你輕車熟路,有你在,也能節省一些時間!」
寶鈔提舉司姓何,叫何湘。
這是一個女性化的名字,也不知道他的父母是怎麼想的,將這麼一個委婉的名字取給了一個七尺壯漢。
何湘個子比較高,比茹太素足足高了一個個頭。
可是在上官面前又怎麼能夠站直腰板呢?他卑躬屈漆的樣子顯得有幾分滑稽。
但他並不在意,寶鈔提舉司提舉這個官職,看上去比較哄人,其實什麼都不是,平時這個地方清閑的都快淡出個鳥來,現在戶部侍郎和富平侯突然前來,如果說這裡面沒有什麼事,那他肯定不相信。
屁顛屁顛的跟在他們倆人的身後,何湘的臉上寫滿了高興。
走出戶部衙門,直奔回家的路。
今天上朝的時候,陳松沒有乘坐馬車,而是選擇步行。
今天天氣比較好,也比較涼爽,陳松也不趕時間,所以就不行了。
從皇宮門前的大道走過,一些進進出出忙碌的官員,看著一行人的背影,臉色複雜。
在他們看來,凡是有陳松插手的事情都不是什麼好事。
官紳一體納糧之事就是前車之鑒,他們只會認為,陳松的心裡又沒有憋什麼好。
回到家陳松做了短暫的停留,坐上馬車帶著茹太素和寶鈔提舉司提舉何湘,去了印鈔局。
茹太素和陳松坐在車廂里,何湘非常有眼力見,坐在了車轅上。
「大明通行寶鈔目前面額最小的是一百文,從一百文開始一直到一貫,總共有六種規格,一貫等於銅錢一千文或白銀一兩,四貫合黃金一兩……」
何湘坐在車轅上,不停的解釋著寶鈔的種種。
陳松對此也比較熟悉,朱元璋每年都會賞賜他大量的寶鈔,剛開始的時候對於這種東西也比較新奇,所以就仔細的看過。
大明通行寶鈔長三十多公分,寬二十多公分,是用桑皮紙製成的,面積非常的大。
這種寶鈔在使用的時候,大部分人會將其捲成一個捲兒,然後用細繩扎著。
在某種程度上,其實寶鈔並沒有比銅錢方便多少。
最小的面值都是一百多文,普通老百姓又怎麼可能接觸到這麼大的面值呢?
而那些商人,在進行大宗貨物貿易時候,又不認同寶鈔,所以大部分都採取銅錢或者白銀進行貿易。
首先來說,寶鈔現在所處的位置非常尷尬,屬於那種不上不下的存在。
「侯爺,小人覺得,其實寶鈔根本就沒有什麼用。最小的都有一百文,普通老百姓買什麼東西能花這麼多?除非是置辦田地,加蓋房屋,除此之外的話很少會有花費這麼多的時候。
如果是商人的話,寶鈔又比不上白銀來的實在,所以說小人覺得寶鈔真的不行……」何湘說這話的時候,小心翼翼,一雙耳朵豎了起來,時刻聽著從馬車當中傳出來的聲音。
坐在馬車當中的茹太素在聽到這話的時候,準備呵斥,可卻被陳松攔住。
當何湘說完話后,陳松問道:「那你覺得這寶鈔如何變化?」
「小人覺得吧,這寶鈔的面值應該要小一點,那麼大,怎麼花啊?銅錢還有當五當二之分,寶鈔怎麼能沒有這種的呢?」何湘喋喋不休,說著自己的看法。
何湘這一番話,讓陳松對他刮目相看。
別看這只是一個非常簡單的道理,在這個時代,很少有人能夠明白。
正所謂:一葉障目,燈下黑。
有時候,非常淺顯的道理越難弄明白。
「你說的不錯,能有這個見識,確實可以。只不過,可不僅局限於此。」陳松說著一些鼓勵的話。
至於更深層次的內容,陳松卻沒有多說,因為陳松覺得,就算自己說的再多,他想要弄明白,也沒有多麼容易。
馬車搖晃,走出城門之後上了官道,在官道上走了沒多久,又進入了羊腸小道。
一片工坊出現在眼前,這裡就是印鈔局所在的位置。
寶鈔的印製需要紙張,所以造紙廠也位於印鈔局當中。
這裡臨近水源,靠著河流。
上游流進去的水非常清澈,下游流出來的水渾濁不堪,甚至還能聞到陣陣臭氣。
污染還是很大的,造紙以及印刷都是高污染的行業。
寶鈔是錢,朱元璋對錢非常看重,所以在這裡把守著兩個總旗的士兵。
查驗身份之後,馬車走了印鈔局的範圍。
還沒有等馬車停下,何湘就從馬車上跳了下來,急忙去招呼印鈔局的各項人員。
當馬車停穩的時候,印鈔局當中的那些人幾乎全部走了出來。
當然,除了那些工匠。
印鈔局大使帶著一眾吏員,站在馬車的前方。
陳鬆鬆馬車走下,這些人全都迎了上去。
該說不說,儘管陳松不受大部分朝臣的待見,但對於他們這些小官來說,依然是不可高攀的存在。
印鈔局大師林鉅跟在何湘的身後,笑得就像是一朵菊花一樣。
何湘站在陳松的側前方,一臉認真的介紹著各項人員。
「這是印鈔局大使林鉅,這是印鈔局吏目……」
陳松對著這些人一一點頭,陳松的臉上滿是平靜,沒有任何需要的倨傲,看在這些人的眼中,是如此的隨和。
「走吧,先去看看寶鈔印製的情況!」陳松說道。
何湘和林鉅屁顛屁顛的走在陳松的側前方,帶著陳松朝著一個工坊走去。
茹太素走在陳松的旁邊,說道:「這裡我只來過一兩次,也只是粗略的看了一下,並沒有過多的深入了解。
但這裡怎麼說呢,反正我覺得吧,也就那回事兒。說起來,陛下對寶鈔挺看重的,可我總感覺陛下的這個看重有些跑偏了,就好像看重沒看重到點子上!」
陳松看向茹太素,一副你膽子真大的表情。
也就是如茹太素敢這麼說,要是換做其他人,哪裡敢在背後編排朱元璋的不是?而且還是如此環境?
「你這亂說話的毛病可真要改一改,你難道就真的不害怕嗎?你難道就真的不害怕陛下收拾你?之前萬言書那事兒,你是一點教訓都沒吸取,你就不怕陛下再次把你叫到御書房中,用鞭子抽你?」陳松說道。
「嘿嘿!」
茹太素訕笑道:「正所謂,為君不斷諫言,我這也是好話啊!」
「別,你可別說你這是好話,你要是不會說話,就趕緊把嘴閉上,免得哪一天把命丟了?」陳松搖搖頭,加快了速度。
來到這個工坊的大門前,工坊當中的匠人以及幹事的夥計,已經在門口等候多時。
站在大門口,陳松能聞到一股油墨氣味,和後世那種工業味道不同,這種油墨帶著一股清香。
「印製寶鈔的油墨,價值應該不菲吧,氣味倒也不錯。」陳松說道。
林鉅連忙解釋:「印製寶鈔的油墨都是特供的,是上好的松煙墨,色澤光亮,音質清晰,還帶著清香氣味。
如果拿到市場上去賣的話,也要賣不少錢呢。」
「行了,不說這話了,進去看看吧!」陳松指著工坊的大門,朝著裡面走去。
何湘和林鉅急忙加快速度,朝著裡面走。
這是一個非常大的院子,有些東西是露天的,但也有很多面積比較大的瓦房。
陳松在林鉅和何湘的帶領下,走進了一個大瓦房,這個大瓦房是印製寶鈔的地方。
剛剛走進這個房間,更加濃烈的氣味就充滿了鼻腔。
這個房間裡面擺放著很多桌子,桌子上面放著印製寶鈔的雕版。
活字印刷術早在宋代就已經誕生,可是至今日,還是雕版印刷比較普遍。
究其原因,是因為雕版印刷的印刷物精緻,好看,美觀和大氣。
大部分民間的話本小說,因為成本原因,所以就採用活字印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