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萬花小說>书库>歷史軍事>朕真不是穿越者> 九一之卷:錯料一帆超十程 第96章 天機雲錦用在我——陸遊(三)

九一之卷:錯料一帆超十程 第96章 天機雲錦用在我——陸遊(三)

  首先是這條暗道的直徑似乎是太小了一些,至少它低星是裝不進去的,恐怕。就算是身材瘦高的李鐸也不可能鑽進去。

  其實狄青的估算還是太過於粗疏了。

  這條暗道的直徑,恐怕七八歲的小孩子都不一定能夠順利通過。

  因為這根本就不是給人鑽的。

  弈星也很快發現了這一點,這條暗道的另外一個奇觀之處,就是內部有火藥著車過的痕迹。

  而且這痕迹,像是一條直線一樣通向暗道連接的另外一一個出口。

  狄青的視野甚至不由自主的隨著這條痕迹延伸到更深的地方,直到它消失在地里的一個轉彎處。

  這讓他忍不住嘆息一聲,然後抬起頭來問道:「為什麼不挖開看看呢?」

  「我們會挖開的,不過已經沒有必要了,因為我們知道這些燃燒的痕迹從哪裡來。」

  那位同事帶著狄青走到另外一個地方,那是櫃檯的後面。

  在這裡他們發現了三樣東西,一個細窄的孔道,一個燃燒完的火摺子,一個足夠讓兩個狄青鑽進去的地道。

  火車子和那個細窄的孔道就位於櫃檯的後面,嚴格意義上是櫃檯的裡面。而那個巨大的地道則距離櫃檯還有十步之遠。

  狄青也不是個笨蛋,當看到這一幕的時候,他就立刻明白了,那卸載的孔道里原先一定是塞著火藥隱性的,火摺子就在那裡被。打著火,然後點燃了孔道里的火藥,火藥引線不斷燃燒留下痕迹,一直燒到了貨櫃後面的活藥包,哦,不,應該是炸藥包。

  在點燃這一切之後,這座店鋪的主人,這一切的策劃者,兇手張齊賢便轉身抓進了碩大的地道道。

  現在就只剩下唯一一個問題了,走進店鋪里的那些還王堂高手們,為什麼沒有看到張之前準備用來逃跑的地道呢?

  迪廳站起身來走到那個地道身邊,忽然看到了他旁邊的另外一張貨櫃,同時地面上還出現了推拉的痕迹。

  這時候,他的那位同事突然嘆了一口氣說:「我們已經找過了,這個貨櫃並不是自己移動的,它由一個機關控制,其構造類似於千斤頂,畢竟張齊賢是一名穿越者,這樣的結果對他來說並非難事。而且一個能夠製造出火藥和炸藥的人,他的動手能力顯然也不一般,這正是我們認為最棘手的穿越者類型。」

  狄青明白了,在點燃火藥之後,長期間只需要出動機關,柜子就會自動彈開露出裡面的密道,而在那之前密道是不可能被人留意到的。

  真是沒想到對這個穿越者懷王堂已經做好了準備,但還是讓他逃走了,而且據說炸藥引爆之後,進到店裡來的那十幾個懷王堂高手,幾乎沒有人能夠活著離開。

  這十幾條人命,恐怕不得不算到張齊賢的賬上去了。

  甚至懷王堂已經派出人手,到城外去抓捕張齊賢的親眷了。

  畢竟那些青壯的藏身之處,是不可能躲過懷王堂的艷羨的,畢竟他們就是在懷王堂眼皮子底下搬走的,又怎麼可能不引起格外的注意。

  但是這種略顯卑劣的行徑,自然不能引起狄青的共鳴。他拍了拍那個地道的入口,然後轉過身對同事說道:「我也要去抓賬期限,你們沒有意見吧?」

  「不會有人有意見的,十幾條人命在這裡擺著呢,誰好意思有意見。你去吧,如果有人有意見,我會讓他去向那十幾位兄弟親自解釋的。」

  一聽被這句話說的熱血沸騰,他忍不住拱手問道:「還沒有請教過兄台的高姓大名呢。」

  那位同事卻突然哈哈地笑了起來,他拍著狄青的肩膀說:「你其實不應該忽視我的。我其實也算得上是懷王棠的頂級高手,不光是身手了得,而且在陛下的身邊也是有位置的,我叫桑懌,聽說過嗎?」

  狄青當然聽說過,這位開封府永修縣出來的好漢子,曾經希望通過科考得到公平,但他屢屢不中,只好退居山野。

  有一年飢荒遍地,弄得正在龍城努力,苦跟著他,不能安生,只好跑到縣令那裡去,自告奮勇的擔當起了保護鄉民的責任。

  縣令當然不建議自己多個幫手,因此桑懌在回到家中之後,就把周圍的惡少年叫到家中,進行了一番疾言厲色的震懾。

  但他這樣貿然的發生,當然不會引起別人的好感,就是有一個大概是姓王的二少年,便想尋個由頭去噁心一下他。

  恰恰在這個時候,桑懌得知了一位老人不得安葬的事情。因此那位惡少年便去偷了那位老人的屍體,結果此事惹得桑懌勃然大怒,雖然沒有確鑿的證據,但他還是將來對方當堂喝問。

  結果那個少年心中有愧,被人質問的時候面色大變。桑懌因此認定是對方所為,然後將她推倒在地就地捆了個結實。

  此事傳出之後,周圍人都對他大加讚賞。桑懌也因此得到了郟城縣尉的職務。

  後來他的官職又幾度調整,最終在前幾個月的時候,受到了皇帝的重視。

  當然,能夠得到皇帝的嗯重視,主要原因還是因為文官的推薦。

  宋朝由於吸取晚唐五代的教訓,並不肯給武官們太大的權力,這也是以文御武的國策由來之處。

  不過真正打起仗來的時候,文人當然是不會被認為能夠派上用場的。

  所以他們更願意提拔一些文武兼修的人士,也好讓軍隊當中出現所謂自己人的身影。

  在北宋初年的時候,這樣的人其實有很多。

  其中一部分是棄武從文的武將世家轉投過來的。

  比如說,楊繼業楊老令公的一些後代走的就是這條路。

  而另外一些就是從進士當中挑選一些通小冰室的人,讓他們去領軍打仗。

  甚至後來乾脆派一些進士到前線去進行歷練,不過那都是在西夏崛起之後的事情了。

  現在,像桑懌,以及後來的劉幾這樣文武兼修的人,才是文官集團在這一方向上所考量的主流來源。

  所以無論是趙禎還是狄青都很清楚,這個人的未來是肯定會有很多人去照拂的。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