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萬花小說>书库>歷史軍事>朕真不是穿越者> 九一之卷:錯料一帆超十程 第8章 才子為郎典石渠——王維(中)

九一之卷:錯料一帆超十程 第8章 才子為郎典石渠——王維(中)

  第一回合的比試結束了。

  從一個陌生人的角度來看,比試雙方的實力是旗鼓相當的。

  甚至有些人還敏銳的注意到,雙方可能已經產生了一種惺惺相惜的感覺。

  其實,白永安自從來到宋朝之後,多少還是有些恃才傲物的,若不是碰上了傳奇一般的數學家劉益,恐怕心中斷然不會生出任何敬佩的感覺來。

  但是現在的情況明顯已經有所不同了。

  就連他出題的態度,都變得謹慎認真起來。

  由於第一回合是民間高手先出的題,為了公平起見,第二回合自然是由他來永安先出手。

  白永安根本就沒有客氣的意思。

  他出了一道宋朝人想破腦袋也不會得到答案的題。

  至少他自己是這麼認為的。

  這道題是這樣的:

  一架梯子長兩丈。

  一端靠在牆上,一端靠在地上。

  梯子靠D的一端距牆面五分之四丈。

  梯子靠D的一端勻速向右滑動,每息十分之一丈。

  問:下滑第二息的時候,梯子靠牆一端的下滑速度是多少?

  對於白永安的第2道題,許多人仍然存在著審題困難,即便他已經將單位全都換成了宋朝的制式單位,並且連時間概念也都用「息」這個字進行了調換。但架不住大部分人對速度這兩個字還缺少認知,倒不是他們不懂得這兩個字的含義,而是因為很多人的基礎觀念當中,還沒有路程、時間和速度的相互關係。

  這聽起來有些不可思議,而實際上也的確很不可思議。

  首先這畢竟不是什麼難於觀察的事情,對於經驗主義為王的中國古代歷史來說,這種簡單規律躲過觀察者描述的概率非常低。

  其次從歷史史實上來講,早在公元前177年左右,成書的馬王堆帛書當中,人們就已經開始利用速度乘以時間等於路程這個公式。

  而在不久之後的西漢後期,不但順理成章的出現了相關的算題。還將研究的方向發展到了變速問題之中。

  可兩漢時期的學術文化是多麼開明啊。

  隨著漢朝的儒生們對讖緯之學的研究,數學的傳播受到了極大的阻礙。

  雖然越來越多的人能夠掌握個加減乘除,但因為理論歸納的缺失,相關認知進入人類腦海的速度,並沒有想象當中的那般自然而然。

  更何況,這可不僅僅是馬王堆的數學水平就能解決的問題。

  雖然這道題在相關領域裡極為基礎,但它畢竟是微積分才能夠解決的問題。

  就算是劉益,也不見得能夠輕鬆地解出來——不使用微積分,或許還有別的辦法,而許多人都認為宋朝的數學竟然已經發展到了,可以有事沒事就去求一下球類體積的地步,那麼他們距離微積分也就只剩下一步之遙了。

  在這種情況之下,如果那位劉益在一次靈光乍現的話,那麼現場完成萊布尼茨和牛頓的工作,恐怕也並非全無可能。

  何況他身邊不遠處還有一個叫做賈憲的恐怖怪物。

  而那個恐怖怪物旁邊,還有楚衍家的那位公子。

  楚昭抿的嘴,什麼話都沒說。

  但是賈憲其實已經注意到,楚昭剛才在身前的紙張上寫下了什麼。

  這說明她對這道題並非是全無想法的。

  可是,那張紙已經被他揉成了一團,原有的自己是不可能再被看清了。

  賈憲不知道楚昭為什麼會這樣做?

  但他沒有想到的是,無意之間優遊到這裡的趙禎,卻在幾個呼吸之前看到了寫在紙上的那幾個字。

  他沒有把上面的內容告訴賈憲,因為他和賈憲不熟,但即便是極其熟悉的藍元振,也沒有那個幸運得知小皇帝的這一重大發現。

  現在,只有十六歲的趙禎突然覺得,保持一顆鎮定的心,真是一件極為有用的重要素質。

  就在他這樣感慨的時候,民間高手們最終商議決定,放棄對這道題的回答。

  因為他們確實做不出來。

  而聽到這個決定的楚昭,恨恨的將面前那個紙團攥得更緊了。

  趙禎沒有多說什麼,他只是和自己的臣子一樣,一直注視著他們的希望所在,那個極富傳奇色彩的劉益。

  但最終,即便是劉益,也只能讓他們失望了。

  終於,那個叫做呂夷簡的傢伙坐不住了。

  他站起身來,輕輕的走到劉益旁邊,巧無聲息地與他耳語了幾句,緊接著劉益的整張臉都變了顏色。

  觀察到這個細節的人,馬上就猜到是怎麼回事了,因為下一道題是由劉益他們來出的。

  呂夷簡的這一行為,很明顯是在告訴劉益,一般的題目恐怕難以挽回劣勢了。

  而這個時候王絳突然起身,走到了楚昭身旁,當著趙禎和楚衍的面說道:「他們要出大招了。」

  「這幫人……」

  楚衍暗暗握緊了拳頭,他已經聽自家女兒描述了呂夷簡的小算盤。

  只是,呂夷簡剛才的決定,不知道是不是像王絳所猜測的那樣,已經斷定白永安並不是個心思沉穩的傢伙。

  但他清楚的記得,王曾曾經評價呂夷簡這個人是頗有急智的。

  因此,他的臨場應變恐怕是不容小覷的。

  但恐懼已經沒有什麼用了。

  劉益那邊已經拿出了自己的題目。

  可能是為了回應白永安的出題方式,這次劉益也選擇在沙盤上畫出自己的題目。

  他給出了一個圓,然後在圓的肚子里畫了一道橫線。

  眾人看到這一幕,無不奇怪的納悶起來。

  這不就是和之前的那一道題一樣嗎?

  但這一次,白永安不需要求那條弦的長度。

  因為劉益讓他求的是這條線所對應的弧長。

  趙禎一看這道題,立刻就跳了起來。

  但楚衍和周琮都有些不滿的嚷嚷起來。

  「你這不是難為人嗎?就算用上會圓術,求出來的弧長也是不準的。」

  所謂的會圓術,是從割圓術及其相關思想當中演變出來的一種方法。大抵是現在宋朝的數學家們,在解決此類問題時比較常用的招數之一。

  然而,這個方法得出來的結果,卻僅僅是近視眼而已。

  因此宋朝人其實是求不了弧長的。

  可是……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