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4章 眼線之下 自有安排
第三百七十四章眼線之下自有安排
本來這個計劃堪稱完美,可是,二劉實在是低估了朝廷收起情報的本領了。
在兩人還沒有著手行動的時候,兩套計劃的方案,就已經放在朱佑儉的桌子上了。
這送情報之人,便是劉澤清的親信,李化鯨。
李化鯨在鎮國寺被擒獲之後,由軍師李岩出麵,對其攻心。那李化鯨本也是想考自己的勇武拚功名的人,死不怕,造反不行。
於是,李化鯨便成為轉投朝廷,並成為了安插在劉澤清身邊的眼線。
當朱佑儉知道了二劉陰險的計劃之後,這大將軍炮剛好造出一批。於是,朱佑儉便幹脆來了一個,以炮製炮。
隻可惜,對方的大炮隻是四門弗朗機,而朱佑儉這邊,完全是一個炮兵營的編製。
就好比,四門迫擊炮對二十門重加農,結果是什麽,可想而知。
三輪炮下來,二十多人,無一生還。
朱佑儉道:“那刺客的屍體處理好了嗎?”
陸炫回到:“已經按照陛下的意思,都送到了湯若望大人那裏,供其研究。”
錢謙益聽了,有些不明白,問道:“陛下,這死屍有何研究的?”
朱佑儉解釋道:“當然要研究了!讓老湯看看屍體的傷口了,以此,檢驗這火炮的殺傷力。”
聽了朱佑儉的話,眾人都覺得,這皇帝做事,實在是腦洞極大,可又非常實際。
朱佑儉道:“陸愛卿,那弗朗機,你們研究了嗎?”
陸炫道:“已經看過了,四門弗朗機應該是有些年頭了,不過,性能還很好。”
“上麵可有文字?製造年限?”
“有,但是,已經被磨了,字跡很模糊。”
“呈上來。”
朱佑儉對這四門弗朗機非常有興趣。
不大一會,四門弗朗機便抬了上來。
隻見這弗朗機,五尺長,口徑約莫拳頭大小,估計一個要二百斤以上了。
“陛下,”陸炫說道:“雖然被火焚燒,但弗朗機保存基本完好。隻是上麵的字都磨沒了,應該是兩個劉賊的軍中之物。”
朱佑儉端詳了一陣,笑道:“哈哈,陸愛卿,你說的有道理。不過,朕知道這弗朗機是什麽,甚至根本不需要看字,就知道這弗朗機從哪裏來的。”
眾人吃驚,齊刷刷看向朱佑儉。
“這是守山海關的周炮。”
“山海關?”眾人聽了,不由得都皺起了眉毛。
錢謙益問道:“陛下!您說的,可是真的?”
若是這炮來自山海關,那後果可就不堪設想了。
於保說道:“陛下,這劉良佐也曾經在山海關抵禦北虜,是不是他的裝備?”
朱佑儉也是一臉的沉重,說道。
“這個,朕也不是完全有把握。但……”
朱佑儉思考了一下,又說道。
“大伴,你把朕自從到了徐州之後,從山海關發來的奏折,都拿過來。”
“遵旨!”
不大一會,王承恩將一摞奏折,放在了朱佑儉的麵前。
而朱佑儉則是一本一本開始翻看。
他還把翻過的奏折交給釋衍,讓釋衍再次檢查一下,看看裏麵有什麽蛛絲馬跡。
正翻閱一份奏折,就聽朱佑儉哈哈大笑。
“哈哈哈!就是這個了!”
朱佑儉將奏折交給了錢謙益。
錢謙益打開奏折,看了一遍,眉頭皺的更緊了。
“這是一份山海關總兵吳三桂,月前發來的一份武器鑄造的清單。”
錢謙益說完,便朗讀了起來。
這份清單,可以說是琳琅滿目,腰刀、鎧甲、弓箭各式各項。
當錢謙益念到:“周炮弗朗機四門,四百斤”的時候,朱佑儉叫停了他。
“眾位,大家從這裏看出什麽問題了沒有?”
大家先是互相看了一眼,然後,於保道。
“陛下,這武器的更替,都是根據當時的情況,還有手中軍餉所定的。這個事情,臣也記得,當時請您禦批,您好像也沒有反對,那現在……”
朱佑儉聽了,笑道。
“於愛卿,你也知道,這些武器花了不少銀子,他吳三桂自然也有進項,哈哈,這個無所謂。可是,你知道,他這進項不是一筆,而是兩筆。”
“兩筆?”
“正是。這武器的鑄造、購進是一筆,那更換下來的弗朗機該如何處理呢?”
錢謙益道:“當然是將舊弗朗機熔了,鑄造新的。”
朱佑儉問道:“那若是這舊弗朗機熔了,新的還沒造出來,如何防守?”
“這……”
錢謙益無言以對。
於保道:“新舊武器替換,為保萬全,通常是新的武器配備軍中後,才會熔煉就武器,這也是軍中常理。”
朱佑儉道:“沒錯,這就是為什麽朕認為,這四門弗朗機有可能來自山海關的原因。這些弗朗機,很有可能是將要送到某處熔煉前,先運到鳳陽,用作刺殺朕的凶器。”
“可是,”於保道:“現在還沒有證據,陛下還是暫時不要懷疑總兵為好。”
於保的話很有分寸,他的潛台詞很清晰。
“陛下,你這好猜忌的老毛病,可又犯了!”
朱佑儉也有些無奈,總不能告訴於保,這吳三桂是個反複之人吧。
“這樣吧,於大人,你以兵部的名義,發一份行文給吳三桂,就問他這些就武器的下落。若他熔鑄新武器,那朕沒什麽可說。
“他若是說弗朗機丟失,或是正在運輸的途中,那朕的懷疑,就不無道理。你若有興趣,朕可以和你打這個賭,如何?”
聽了皇帝的話,於保非但沒有放下心來,臉色反而更加沉重。
他知道,這個賭不好打。這不是關乎君臣輸贏的賭,而是在賭山海關的穩固,賭北直隸的穩固。
即便是有關壽這樣神級大將,可若吳三桂真有反心,也是很難收拾的。
朱佑儉看大家都在沉思吳三桂,便轉移了話題。
“諸位愛卿,這吳三桂先放一放,我們現在還是顧眼前。陸愛卿,這二劉現在何處?”
“回陛下,據報,典儀結束後,兩人已經各自回到了驛館之中了。”
“好,那就按計劃,讓他們兩人先回去。就說朕覺他二人辛苦,帶病隨駕,朕著實不忍心,讓他們回自己的駐地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