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三十五節 時來天地皆同力
赤金蠻牛不知所蹤,地脈深處一片荒涼,巫輕肥佇立良久,揉了揉鼻子,足踏血光折返地面。巫雲根在前開路,肆意揮霍法則之力,土石豁然中開,遊刃有餘,看得巫輕肥有幾分眼熱。強枝弱干,如今巫雲根一身道行已凌駕於他之上,可以毫不誇張地說,除了神念,他一無所有。
巫輕肥把所有資糧都留給血影,自己分毫不取,高瘦漢子巫海柱,佝僂老者巫庭樹,清秀少年巫臨風,痴肥肉球巫玉山,美貌婦人巫雲根,五人彼此牽制,彼此忌憚,形成某種微妙的平衡,直到巫雲根假裝會錯意,自作主張,於電光石火間一舉吞噬巫刀尺,補全最為關鍵的一環,脫穎而出。
元邛上尊在養蠱,他也在養蠱,其不同處在於元邛上尊縱然失利,不過白費一番辛苦,惑界少一上尊大德,巫輕肥若失利,則萬劫不復,永墮深淵!彷彿察覺到他的猶疑和隱憂,巫雲根停下腳步,若有所思,萬丈土石之下,血氣法則撐開一方小天地,她慢慢轉過身來,星眸熠熠生輝,無數血符明滅閃動,如星火飄蕩。
她痴痴望著巫輕肥,忽而涌身上前,雙手抱住他的胳膊,在他耳邊輕聲蠱惑道:「幫我,助我,我絕不負你!」
巫輕肥緊握手中「彌羅鎮神璽」,臉色變幻莫測,隔了良久才沙啞著嗓子道:「你可是認真的?」
巫雲根斬釘截鐵道:「信我,千真萬確!」
巫輕肥低低道:「混沌之下,來日你無論走到哪一步,都絕不負我?」
巫雲根正待答允,心中忽然湧起一陣悸動,稍一遲疑,咬著牙道:「混沌之下,決不相負!」話才出口,冥冥之中彷彿有什麼東西永遠改變,她與巫輕肥的羈絆更深一層,神念不再損耗,從此形同一體,一損俱損一榮俱榮,再也不能解脫。
巫輕肥長舒一口氣,這是「彌羅鎮神璽」第二次給他指引,前一次是「強枝弱干」,這一次是「混沌之下」,他言聽計從,就像溺水的人抓住一根浮木,死也不肯鬆手。既然元邛上尊看好他,他須得抓住機會,全力栽培巫雲根,前先一步奠定勝局。
巫雲根近在咫尺,凝視他半晌,嫣然一笑,體內血氣倒卷而出,將二人裹挾其中,瞬息挪出地底。放眼望去,滿目瘡痍,巫輕肥微一沉吟,辨明方向,駕血光朝冰封峽谷疾馳而去,巫雲根緊隨其後,不即不離,眸光閃爍不定,尋找巫砧主的氣機。
長途奔波,一無所獲,巫砧主多半南下避難,凍土冰原已淪為一片死地,巫雲根不明白他欲往何處去,又在尋找什麼。不知從什麼時候起,彤雲越壓越低,風聲嗚咽,第一片冰涼的雪花飄落在臉上,轉瞬化為水滴滾落臉龐,轉瞬凝結為冰珠。巫輕肥抬頭望去,天昏地暗,暴風雪驟然降臨,將北地徹底籠罩,千般摧殘,萬般蹂躪。
巫雲根搶上數步,張開血氣神域,將風雪阻擋在外,一分一毫不得近身,巫輕肥眯起眼睛辨認許久,指了個方向繼續跋涉前行,一日一夜後來到冰封峽谷之前。
山脈夷為平地,峽谷早已蕩然無存,風雪之中,梵音裊裊不絕,大雷音寺屹立天地間,巋然不動,三大士、六觀音、八菩薩、二十四諸天、十八伽藍神、十六羅漢肅然起敬,雙手合十,萬條佛光從半空垂落,隱隱現出涅槃佛國,菩提古樹鎮於東南,娑羅雙樹鎮於西北,如來佛祖現出無餘涅槃金身,身具三十二相、八十種好,乘一頭六牙白象,象口吐出一朵青蓮,一朵白蓮。
巫輕肥舉步上前,才踏上十餘步,光影如水紋蕩漾,佛光層層淡去,大雷音寺亦隨之湮滅,如來拈花微笑,轉身沒入虛空,只剩下漫天風雪肆虐大地。
巫輕肥心下瞭然,如來不在此界局中,大雷音寺已破界飛去,再也不會回來。翻手為雲,覆手為雨,上尊大德隨手落下一子,攪動一界風雲,惑界主宰與螻蟻無異。時來天地皆同力,運去英雄不自由,應運而起,起得越高,跌得越重,若要掙脫劫數,唯有一飛衝天。
他久久徘徊於大雷音寺故地,心潮起伏,往事如浮光掠影,一一現於眼前,正逡巡間,心竅中「血眼」微微一開一合,血光卷出,巫海柱飄然現身,雙手垂落身前,低垂眼帘,面無表情。巫雲根眉梢一挑,踏上數步,目不轉睛盯著巫海柱,胸口起伏,忽然抿唇一吸,一縷血氣從巫海柱口鼻中鑽出,源源不絕投入她體內。
巫輕肥祭煉的這五具血影,俱有上境大能的修為,各執一部血氣法則,這些年來孜孜不倦汲取本源之力,道行水漲船高,已臻於「血眼」所能承受的極限。所謂「道窮則變」,赤金蠻牛從沉睡中醒來,固然打亂了元邛道人的養蠱之計,卻陰差陽錯推了巫輕肥一把。
在巫輕肥相助下,巫雲根毫不費力便將巫海柱吞噬一空,二人同出一源,血氣水乳交融,入定運功七日七夜,便將他一身修持佔為己有。時不我待,機不可失,巫雲根神采奕奕,熱切地望著巫輕肥,舔了舔嘴唇,意猶未盡。
二人同心,巫輕肥察覺她所執血氣法則已臻於極致,猶如立於懸崖之上,再跨出半步,便將跌落萬丈深淵。然而巫雲根並非血氣主宰,意識系定於己身神念,法則同化對她而言,猶如清風拂面,不受其擾。既然如此,那就看她能走到哪一步!巫輕肥當機立斷,臍中「血眼」開合,又召出巫庭樹,舍了這一具千錘百鍊的血影,交與巫雲根充當資糧。
巫雲根抿唇一吸,巫庭樹毫不反抗,任憑她奪取體內血氣。
當巫雲根不斷補全血氣法則之際,遠在鷹愁山冷泉谷的白帝驀地睜開雙眼,從入定中驚醒,渾身上下大汗淋漓,坐立不安,心神不寧。他知曉惑界定生變數,危機迫在眉睫,卻不知警兆應在何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