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部大地風云 二百六十七 邊關四大鎮將
二百六十七邊關四大鎮將
來,朱斌雖然從來對高麗厭惡,但目前的局勢,高麗自己大忙,而實事求是的說,這個時期的高麗還是一心向著大明!
當初大明崇禎九年,皇太極正式由汗改稱皇帝,改國號大清,族名滿洲。他事先將此事通報高麗,希望高麗參與勸進。
高麗聞訊大嘩,對滿清積累近十年的憎惡、羞辱情緒一并迸發。高麗臣僚紛紛痛切陳詞,“使彼虜得知我國之所秉守,不可以干紀亂常之事有所犯焉。則雖以國斃,可以有辭于天下后世也”。
在一片慷慨激昂的氣氛下,仁祖拒不接見后金使團,不接受其來書。后金使團憤然離開漢城,沿途百姓觀者塞路,頑童或擲瓦礫以辱之。
該年四月,皇太極在盛京正式舉行稱帝大典,高麗使臣羅德憲、李廓拒不下拜。皇太極非常氣憤,認為這是高麗國王有意構怨,決定舉兵再征高麗。
該年十二月二日,皇太極親自統帥十萬大軍親征高麗。清軍渡江后,揚野戰之長,舍堅城而不攻,長驅而南,僅僅十二天便抵達王京城下。皇太極下令用火炮攻城,同時清軍又攻占了江華島,俘虜王妃、王子、宗室七十六人,消息傳來,見大勢已去,仁祖只好求和。
正月三十日,仁祖率領群臣出南漢山城,徒步前往漢江東岸的三田浦清營拜見皇太極。伏地請罪。皇太極降旨赦之。高麗朝廷中主戰最堅決地洪翼漢、尹集、吳達濟三人被清軍索要,在沈陽就義,號稱“三學士”。此役為高麗歷史上著名的“丙子虜亂”。
丙子虜亂之后,高麗成為清朝的附屬國。世子李滯長居盛京,另外一質子則由鳳林大君和麟坪大君輪流擔任。同時高麗還要歲貢黃金百兩、白銀千兩、白苧布二百匹、各色綿細二千匹、各色細麻布四百匹、各色細布萬匹、米萬包等等。
而在歷史上大明滅亡后,李朝王室一直進行各種追思活動。仁祖不忘宮中焚香望闕之禮。時朝鮮君臣認為。“我朝三百年來,服事大明,其情其義,固不暇言。而神宗皇帝再造之恩,自開辟以來,亦未聞于載籍者。宣祖大王所謂義則君臣,恩猶父子,實是真誠痛切語也”。
李朝孝宗甚至倡議北伐。以光復大明江山,只是后來各種原因北伐之舉遂罷……
那李滯聽了朱斌的許諾,頓時大喜,伏在地上拜道:“下邦屬民,若得能回國家,必然上報國王,以念武英王之大恩。我高麗歷來為大明屬邦,屢受金虜欺壓,今得江南軍依為臂膀,則高麗回歸天朝不遠矣……”
朱斌讓他起身。賞了身江南軍的孝服,命其為崇禎戴孝。一面又讓兵進山海關,嘉獎了林慶宗、孟志軒、李建標等人之功,便召麾下眾將進入山海關商議軍情。
第二日,就看一將來報。原來,朱斌分兵出的一萬八千人。除八千人增援山海關,另一萬人卻已在墻子嶺設下埋伏,多爾袞退到時,卻被伏兵四出,一輪弓箭火器之后,多爾袞大敗,遺尸兩千余具,向滿清地境狼狽撤去。那伏兵卻又追殺一陣。得了無數馬匹、刀槍、戰旗,這才得勝而歸。
眾將聞聽大喜,李天齊當時就說道:
“武英王,我軍接連在永平、山海關大捷。殲滅金虜無數,此時金虜已成殘兵,何不趁此大好天賜良機,整點兵馬,一舉殺到盛京,拿得那金虜皇帝,以安先帝在天之靈?”
這話一出,眾將多有贊成者。朱斌心中雖另有想法,卻也不禁被這建議所動,正沉思間,忽然一人說道:“不可,此事萬萬不可!”
視之,卻是軍師黎風。只聽他說道:
“武英王,列位將軍,我軍雖連戰連捷,但亦已成疲兵,永平損兵近兩萬,山海關又有損失,此刻將疲兵憊,不宜再戰!”
“我們累,韃子也累啊……”朱斌慢慢說道:“況且,從永平到山海關,我等以疲兵追疲兵,不也取得了大勝?”
“王爺,那不一樣。”黎風上前一步道:“我軍目前作戰,皆在我大明境內,無論是物資補給,兵員補充上皆得保證,若是深入金虜境內,那么則情況將大不相同!”
他看了眼眾人,說道:“我軍連續作戰,損失頗大,士兵現在迫切地是需要休整。各位試想,若是此刻進軍,則金虜面臨亡國之危,勢必空前團結在一起。其尚有包衣家仆、蒙軍、八旗軍合兵十數萬,若是拼死一戰,則天時、地利、人和皆不在我,誰勝誰敗猶未可知……”
“恩,這話有些道理。”朱斌若有所思地道:“多爾袞已經被打殘了,如果我們不打,為了追究這次戰敗責任,嘿嘿,滿清自己內部必然亂起來,可我們現在打了,卻等于是給了他們一個聯合起來抗敵地機會……”
“王爺英明。”黎風笑道:“我聞多爾袞大權獨攬,金虜朝廷中不滿之人甚多,他連皇太極的兒子豪格都敢如此對待,可見驕橫跋扈到了什么程度。他本來常勝之將,又是兵多勢大,旁人自然不敢碰他,可現在失敗了,情況就大不一樣了。各位可以想一想,等到了那時候,金狗們你打我,我打你時候的樣子……”
朱斌臉上露出笑意,似乎已經預見到了什么。
當初皇太極遺留下的空位,只有三個人具備繼承的資格,代善、豪格、多爾袞。但實際上競爭最激烈的是后兩人。就這兩人來說,豪格居長子地位,實力略強,這不僅因為他據有三旗,而且由于代善和濟爾哈朗已經感到多爾袞地咄咄逼人。從而準備投豪格的票了。
可是多爾袞卻兵行詭招,本來兩黃旗大臣圖
索尼、圖賴、錫翰等議立豪格,密謀良久,并找到濟求他地支持。而兩白旗的阿濟格和多鐸也找到多爾袞,表示支持他即位。并告訴他不用害怕兩黃旗大臣。
雙方活動頻繁,氣氛日益緊張,首先提出立豪格的圖爾格下令其親兵弓上弦、刀出鞘,護住家門,以防萬一……兩黃旗大臣已經迫不及待,他們一方面派人劍拔弩張,包圍了崇政殿;另一方面手扶劍柄,闖入大殿。率先倡言立皇子,但被多爾袞以不合規矩喝退。
這時,阿濟格和多鐸接著出來勸多爾袞即位,但多爾袞觀察形勢,沒有立即答應。多鐸轉而又提代善為候選人,代善則以“年老體衰”為由力辭,既提出多爾袞,又提出豪格,可意見模棱兩可。豪格見自己不能順利被通過,便以退席相威脅。
兩黃旗大臣也紛紛離座。按劍向前,表示:“如若不立皇帝之子,我們寧可死,從先帝于地下!”
代善見有火并之勢,連忙退出,阿濟格也隨他而去。多爾袞見此情形。感到立自己為帝已不可能,迅速提出他的意見,主張立皇太極幼子福臨為帝,他自己和濟爾哈朗為左右輔政,待其年長后歸政。這一建議,大出眾人所料。
既然立了皇子,兩黃旗大臣地嘴就被堵上了,豪格心中不快。卻又說不出口。多爾以退為進,自己讓了一步,但作為輔政王,也是實際掌權者。
多爾袞之所以選中福臨為帝。一是由于他才剛六歲,易于控制;二是由于其母永福宮莊妃深得皇太極之寵,地位較高,選其子為帝更易為諸大臣所接受,
同時,輔政王的人選也代表了各方勢力的均衡。既然黃、白二旗是主要競爭對手,福臨即位便已代表了兩黃和正藍旗的利益,多爾袞出任輔政則是必然之事。
雖然多爾袞大權獨握,但實際上滿清貴族間矛盾連連,若不是后來大明后院起火,李自成打破了北京,那么大明王朝,也許還將在崇禎手里多延續幾年……
“那么,看樣子還得把阿濟格放回去。”朱斌沉吟著道:“多爾袞此番兵敗,勢力大減,身邊如果沒有個像阿濟格這樣的得力助手,只怕韃子們打得還不夠熱鬧啊……”
“王爺神機妙算,我等皆不如也。”黎風拍了句馬屁,笑道:“我大明本來就地大物博,只要上下一心,杜絕內亂,一個小小的滿清能奈我何?滿清內耗,我等專心整治天下,我料兩到三年之內,滿清旦夕可以平定,從此后大明邊境再無戰爭!”
“我看你好像還有什么話沒有說出來吧。”朱斌盯著黎風問道。
“果然什么事都瞞不過王爺。”黎風一笑,說道:
“其實屬下心里地確還有個計較,李自成被打敗了,滿清要是忽然被滅了了,這天下可有那么點太平景象的意思了,那些個小丑們也該一個個跳出來了。搶功勞,分地盤,不亦樂乎。王爺您擁兵十余萬,當然得分最大塊地,可咱江南軍吃肉,不能不讓人家喝湯吧?”
見眾人聽得仔細,黎風侃侃而談:“還有一點,這皇上的位置可空缺得久了,究竟該誰來繼承?是福王潞王,還是王爺您?我看若是王爺您,麻煩的事可大了去了!”
“江南軍百戰之師,督帥帶我等浴血疆場,這皇上的位置不可督帥給誰?”李天齊性子最急,站起來就大聲道:“若是誰有不服,我李天齊第一個帶大軍前去,讓他到戰場上來看看九死一生是什么滋味!”
“李將軍聽我說,別急。”黎風打斷他地話道:“我們江南自然是一心想讓王爺登基,可說實話,那些個什么系什么派的心里如何會服?眼下天下還未大定,各方勢力割據,若靠武力打起來,于我大明不利。而滿清若還在,那么對大明的威脅就依然存在,王爺說話的分量,沒有人敢不掂量掂量,此后王爺就可以擇機而動,進退自如。屬下說句不好聽的話,這皇帝說白了就是個虛名,選擇最佳時候,把大權牢牢控制在自己手里,到時王爺想什么時候登基,就可以什么時候登基了……”
朱斌苦笑了下,皇帝,皇帝,為什么這么多人喜歡當皇帝?當皇帝并不意味著有多快樂,而多更的,是要如何承擔這份責任,如何帶著這個國家前進…….
“所以,江南軍眼下最要做地事情,是以一部兵力駐守山海關,以及與滿清交界之處,嚴密監視滿清動靜。”黎風意氣風發地說道:“而后,王爺可親自督師,平闖賊,滅流寇,控制京師,議立新皇,掌天下之權于一人之手,盡展王爺胸中報復。如此,五年之內,我大明若不能成秦皇漢武之勢,請斬黎風之首!”
“黃飆,李天齊,郭飛,劉風!”朱斌忽然大聲道。
“末將在!”
“以黃飆為山海關總兵,李天齊寧遠總兵,郭飛為錦州總兵,劉風為松山總兵,你四人合稱邊關四大鎮將,各引兵一萬,收復松山等四城,以雪大明之恥,爾后各駐本地,嚴密監視滿清,若有重大軍機,戰與不戰爾等自拿主意!”朱斌疾聲說道。
“末將領命!“
朱斌起身說道:“鄭天瑞,以你為平賊大將,領軍兩萬先行,一路追剿李自成敗兵,不得李自成之頭,誓不收兵!”
等鄭天瑞應了,朱斌平靜了下,說道:“黃溪,速回江南,嚴密控制南京,監管各地情報,隨時向我匯報,再命陶海總督天下糧草,不得有誤!”
3Z全站文字,極致閱讀體驗,免費為您呈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