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二章 都得見一麵
董妙穩坐自己帳中,可把董承急壞了。
劉協凱旋,董承也去迎接。他見劉協領回來的三千餘兵馬,既意外又震驚。他本以為劉協的五千精兵會死傷慘重,所以見此情形,他更加覺得劉協能中興大漢。
然而,自己女兒明知劉協回來,竟還穩坐自己帳中,他怎能不著急?
董承剛把董妙訓斥了一番,但董妙卻不以為意。所以董承忙吩咐董妙的貼身宮女去打探消息。
見董承在帳中來回踱步,董妙:“父親能不晃了嗎?女兒腦袋都被您晃暈了。”
董承停下腳步恨鐵不成鋼的看向董妙“作為妻子,陛下回來時,你應馬上去問安,而非在此閑坐。”
“父親為何因此憂心?女兒覺得陛下會主動過來。”董妙還是很無所謂。
“你!唉!”董承急到不知什麽好。
這時,董承方才派去打探消息的宮女回來。她習慣性朝董承和董妙行禮,而董承就忙問她“情況如何?”
宮女回答:“稟將軍、貴人,方才奴婢見陛下與皇後一同進了皇後的營帳。”
“什麽?!”
董承聲調很重,著實將那宮女嚇得不輕。但董承又馬上令那宮女出去,宮女如蒙大赦行禮退出營帳。
“若你主動去跟陛下問安,陛下就不會去皇後那裏了。”董承眉頭皺得很深。
“陛下凱旋去見皇後是應當,有何不妥?”
董妙始終未覺得那裏不妥,況且陛下見皇後之後就定會來找自己的嘛。
董承很無奈,非常無奈,自己女兒是真不明白還是裝不明白?
“陛下回營首先找皇後而非你,明在陛下心中你不如皇後重要。若你想在深宮中安然無恙,就必須討得陛下歡心。而陛下現還無子,於你來正是個好機會。”
聽了董承這番話,董妙思考片刻,似乎再一次明白了她父親的良苦用心,她站起來整理了一番衣著妝容“女兒現在便去向陛下問安。”
董承忙阻止“現陛下在皇後那裏,若你此時去,定會引得陛下不滿。”
董妙手中動作一頓“那父親之意是?”
董承:“現隻能等陛下從皇後帳中出來……”
劉協同伏壽走進營帳,見帳內的布置很簡單,除了床榻便隻有一張桌案,劉協心中不禁感慨。
前世劉協在各類影視劇中,見識不少皇後。像伏壽這情況的,真是少之又少。生活清苦不,還得整提心吊膽。
“皇後隨朕一路顛簸,實在辛苦你了。”劉協帶著這樣的思想情緒看向伏壽。
伏壽臉蛋微紅,但被她用微低頭行禮,很好掩飾“陛下言重了,臣妾不覺辛苦。”
“總之朕定不會負你。”
不知是鬼使神差還是真心話語,劉協又伸手扶起伏壽。這時候,劉協才看見伏壽臉上的紅暈。
“無論如何,臣妾都會追隨陛下。”
伏壽聲音很低,但足可讓劉協聽得一清二楚。見狀聞聲,劉協腦袋一熱,便將伏壽攬入懷鄭
雖是很好的氣氛,但又不得不主動打破。劉協放開伏壽,道:“皇後,你且準備一下吧,今晚便乘船南下。”
“諾。”伏壽柔聲應諾。
“臣妾可是與陛下同乘一艘船?”伏壽又突然問。
劉協看著伏壽片刻,最終還是如實回答:“船隻不夠,朕不能扔下將士們。待船隻造夠後,朕再領剩餘將士登船南下。你先坐船先走,我隨後就到。”
伏壽雖不知現在軍情,但她也心知現在此多留一刻,便多一刻危險。
“臣妾會等陛下。”
隻是這麽簡單的一句話,但劉協卻能從中體會到深刻的感情。
“總之朕不在皇後身邊時,皇後定要保重身體。”
“諾。”
劉協同伏壽一起走出營帳,伏壽行禮恭送劉協。
“稟貴人,陛下已從皇後帳中出來了。”董妙躲在距伏壽營帳不遠的地方,然後遣貼身宮女去監視伏壽營帳,若見劉協出來就馬上回來稟報。
“嗯。”董妙點頭,便踩著宮廷步離開。不管劉協接下來要去何處,董妙都要將他半路截住。
正朝宋都營帳走的劉協,忽聞潘衛:“陛下,是董貴人。”
經潘衛提醒,劉協才注意到朝自己走來的董妙。所以他停下,麵向董妙。
董妙見此加快了腳步,雖如傳她的宮廷步依然走得優美。很快,她便至劉協麵前行禮道:“臣妾參見陛下。”
“免禮,董貴人為何在此?”
劉協問。不過她主動出現也好,這樣就不用麻煩再跑去她的帳篷,講南下的事情了。
董妙回答:“臣妾聞陛下凱旋,特地令人熬了魚湯,想給陛下送去,但卻未見到陛下。後聽聞陛下去皇後帳中了,所以臣妾就打算將魚湯送去。”
劉協視線越過董妙,見她身後的宮女確端著魚湯。
在丹水邊安營紮寨之後,鍾繇雖也按劉協旨意分配糧食,但因在丹水邊,所以許多人會主動打魚吃。
“愛妃有心了,將魚湯拿給潘衛端著吧。”
劉協可不會推脫董貴饒一番心意,因他的確餓了,而且也確實很久未吃魚了。
“諾。”董妙微愣一下,才應諾,然後令自己宮女將魚湯交給潘衛。
待潘衛接過魚湯之後,董妙忙:“不如陛下去臣妾帳中用膳吧?”
“下次吧,朕現還有事情要處理。”劉協脫口而出,並緊接:“愛妃快回帳中收拾一下吧,今晚就得乘船南下了。”
劉協拒絕得幹脆,讓董妙措手不及。聽完劉協後半話,她隻機械的應諾。
劉協又叮囑了董妙幾句才離開,董妙忙行禮恭送劉協,然後看著劉協離開的背影,她知道劉協正朝宋都那裏走。
“回帳。”罷,董妙便快步朝自己營帳走。
而劉協則到宋都帳外,又聽見帳中傳來咳嗽聲。劉協不由皺了下眉頭。
這時候,張福又向喊:陛下駕到,但被劉協及時製止“張福,你把董貴人熬的魚湯拿去熱一下,再督宋貴人這裏來。”
“諾。”張福應諾,麻利的去辦了。
同時,帳中傳來聲音“可是陛下駕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