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三十八章 濁浪滔天
這一場風雨一直持續了三天三夜,岷江、青衣江、大渡河三江掀起了滔天巨浪,匯合在一處,整個嘉定城就象一隻快要沉沒的巨船,一任濁浪衝刷撕扯。
妙峰、滌塵、貫之、楊展、費小金、劉見寬,以及蜀江盟總部的人已經和凶猛的洪水搏鬥了三天三夜,好不容易將城中百姓轉移到了淩雲山上。
此刻,他們渾身濕漉漉地站立在山巔平台,俯身觀看著腳下洶湧澎湃的大江。
即便是劉見寬,這個時候也不敢把自己那隻飛船放下水。
那三條江,平時匯在一處其樂融融,仿佛是老友相聚,而現在,卻如同三隻正在惡鬥的巨龍,襲卷著,撞擊著、奔騰著、跳躍著,怒吼、咆哮,仿佛想要徹底毀滅這個世界。
江水直搗山壁,隨時都像要衝上來,把躲在山頂的人們一並吞食掉。頭上烏雲壓頂,風雨也沒有絲毫要停歇的跡象。
楊展臉色慘白,嘉定城完了,他誰都可以鬥,隻有老天爺沒法鬥。
是天要滅蜀吧?
“呀,快看,佛棚就要垮塌了!”有人大喝道。
楊展回過神來,定睛一看,瓢潑大雨中,大佛頭頂的佛棚搖搖晃晃,似要傾倒,又似要解體。
在場所有人都在驚呼,“佛棚倒了,大佛就要倒了!天啦,大佛若是倒了,誰來保佑嘉定?”
驚呼聲中,滌塵和尚飛身而去,其餘人緊跟其後。
大佛在,嘉定在。大佛亡,嘉定亡。
佛棚的基砫在大佛腳下,高達數十丈。眼看它已抵擋不住三江巨浪的撞擊,它一倒,勢必要連累大佛。
此時的洪水已沒過大佛的肚臍,要想去穩住基砫,根本就不可能。
而且,唯一下到它腳底的九曲棧道已經淹沒在洪水中了。
滌塵和尚武功雖然高強,卻不識水性。他一著急,飛到佛棚的一隻搖擺得厲害的簷角,丹田下沉,使出千鈞之力。
妙峰和貫之搖搖頭,這樣做,幾乎沒有一點意義,但是,若要眼睜睜看著大佛倒掉,他們誰都做不到。明知不可為,還是隻有飛上去幫他。
楊展給小金、見寬比了一通手勢,三人縱身飛到佛棚頂上,把三個老和尚拉了下來。
“大師們,為今之計,隻有舍掉佛棚,保住大佛了!”楊展在風雨之中嘶吼道。
“不行,佛棚倒了,大佛就倒了。”
“交給我們師兄弟吧!”
楊展帶著小金、見寬躍入江水,消失在滔天巨浪之中。
他們潛入水底,所能做的,便是拔出劍來,幫助佛棚的支柱與大佛分開,以免洪水衝走佛棚時,拖動了大佛。
所幸那些支柱有很多都是木質結構,雖然吃力,總算還能夠一點一點解決問題。
……
時間是如此漫長,天上的雨嘩嘩直下,洪水越來越大,佛棚搖搖欲墜。
一個巨浪打過來,轟地一聲,佛棚徹底垮塌了,解體了,眨眼間,便被洪水卷走了。
大佛的頭露了出來,層層迭迭的螺髻被雨水衝刷著,形成一股股水流,順著雙耳、衣領、衣折,流入大江。
人們雖然站在大佛的後麵,也感受到了他臨江危坐、神情肅穆的泰然之姿。
“啊,大佛保住了!大佛保住了!”
淩雲山上一片歡騰。
歡呼聲中,陡然響起一聲撕心裂肺的呼喊,“父親!父親!”
那是璟新,費大凱也加入進來,兩個人淚流滿麵,驚慌失措地往崖邊尋找,企圖找到楊展三人。
李誌勇等蜀江盟的兄弟們也慌了,一起大叫道:“蜀主!蜀主!蜀主!”
現場頓時亂了,因為擔憂而起了啜泣的聲音。
是啊,大佛雖然保住了,楊展他們卻沒了蹤影。佛祖雖在,川人的長城卻被衝走了。
望著腳下瘋狂的洪水,妙峰、滌塵、貫之向天祈禱,“佛祖啊,菩薩啊,請你們一定把他們送回來。”
璟新和費大凱想把劉見寬的飛船放下水去,他們要在濁浪滔天的大江中去尋找。
妙峰一把拉著璟新,道:“他們的水性一向很好,你要相信吉人自有天相,他們會回來的。你倆自認比得上他們嗎?不要去白白送命了!”
璟新麵對凶猛的洪水其實也有些傻眼,但擔心父親的安危,也顧不得那麽多了,哭求道:“師祖,你就讓我去找吧,萬一他們因為力氣用盡,被衝卷到浪濤之中,我也好拉他們一把。”
妙峰道:“你說的話也有道理,但你倆功力不夠,在這樣凶猛的水勢中控製不了飛船,我和你們一起去。”
祖孫三個說著就將飛船放入水中,瞬間被浪頭卷走了。
沒過一會兒,又在高高的浪尖上出現了。
虧得妙峰這樣的高僧,腳要控製飛船,手要扶持璟新和大凱。
山巔上的人們看得目瞪口呆,為他們捏著一把汗。
一會兒,貫之回過神,對李誌勇和帥尚可道:“你們快帶人從陸路上順岷江去尋找,他們必然是被衝到岷江下遊去了。”
即使大雨傾盆,蜀江盟也全體出動了。
一個時辰,又一個時辰過去,各方杳無音訊。瑟縮在淩雲寺的人們一會兒擔憂著這個,一會兒擔憂著那個。
滌塵、貫之帶著和尚們齊聲頌經,希望依靠佛的力量把暴風雪中的人們帶回來。
天黑了,一個可怕的夜晚在提心吊膽中降臨。
慶幸的是,風雨總算越來越小,越來越小。
半夜時分,妙峰和尚回來了,他一手一個扶著累得精疲力盡且絕望萬分的兩個年輕人。
滌塵趕快接過,命小和尚打來熱水,幫他們換洗過,又死勁灌了他們幾口熱湯,這才把他們拉回到人世上。
妙峰拍了拍璟新,訓斥道:“別再尋死覓活了,不管你父親他們還在不在,眼前的爛攤子也要你來收拾。”
璟新有氣無力,既不敢頂撞師祖,也實在是無話可說。
還收拾什麽爛攤子?
父親沒了,嘉定城沒了,母親也不知能不能承受。
滌塵悄聲稟告妙峰:“大師,我們廟裏的存糧要供這兩萬多人,恐怕三天就會見底,要早想辦法呀。”
妙峰歎道:“再怎麽困難,都要保住這些人的命。想當初,嘉定城有八九萬人,曆了幾回劫,就隻剩下這兩萬多人。救下他們,我們就功德無量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