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二十七章
周老太太那邊已經滿臉笑容地讚上了:“這畫兒畫的好,看這枝兒、花兒,都好看!這要是填了色兒,指定更好看!”
宋玥突然心頭一動,回頭看向秋喜,笑著問:“這是恁畫的?送給阿奶的?”
秋喜小丫頭原本壓抑的嘴角,這會兒控製不住地咧開來,笑嘻嘻點著頭道:“嗯嗯,這一張是送給阿奶的 。上課的辰光太短,我還想多畫兩張,沒能夠畫完……等會兒,我再回去畫,給阿娘的,還有給金花、金朵姐姐的。”
金花驚喜道:“俺也有?”
秋喜笑著點頭:“當然。等給恁們都畫完了,我自己也要畫一張掛起來,每日填一瓣兒,等花瓣兒都填滿了朱砂,九九八十一,數九消寒春歸日,就又是春天了。”
宋玥剛才已經想到是什麽了,周氏年輕時也曾玩過這個,倒是金花沒聽過,懵懵懂懂地聽秋喜說著。
“這是今日先生教的,叫數九消寒圖,從冬至開始,每天填一片花瓣的顏色,顏色填滿了,冬天也就過去了。”
金花金朵姐妹倆都很新鮮,看著圖畫掩不住兩人眼裏的歡喜。
這還隻是最簡單的宣紙畫,宋玥笑微微地看著女兒說完,最後描補了一句:“你畫,畫完了阿娘拿去裱起來。”
畫兒想要懸掛起來,最起碼要做一個簡單的裝裱才可以。何況,秋喜畫的是九九消寒圖,要掛至少九九八十一天,還要一天一天填色數九的,薄薄一張紙可禁不住磋磨,大概率不等填滿,就破損了。
秋喜聞言一喜,喜笑顏開地朝著宋玥致謝:“謝謝阿娘!”
宋玥笑眯眯地受著女兒的感謝,比得到一幅九九消寒圖更得意。說實話,她第一次知道九九消寒圖這種東西時,第一時間想到的就是封建糟粕,對古代女子禁錮的又一大佐證。這得多閑多無聊,才會每天每天去填一瓣梅花花瓣的顏色啊?
但是,今天,變換了場景和身份,再次聽秋喜提起九九消寒圖,宋玥心裏的抵觸竟然並不怎麽強烈,或者說,基本上沒什麽抵觸情緒了。
來到這裏,親身體驗了解了這裏的社會生活,才會知道,這裏沒有那麽多現代科技技術帶來的快速便捷,人們生活的節奏確實慢。
人們做一件衣服,要花幾天時間紡線,幾天時間織布,裁剪縫紉又要好幾天時間,所以,每一件衣裳都特別珍貴,哪怕富貴之家,也沒有現代普通百姓那麽可以每年無上限地添置新衣裳,他們不穿的衣裳同樣不會糟蹋了,而是會自覺地留存下來,改做成其他用品,或者送給貧苦人家禦寒。
於是,九九消寒圖這種在現代人看來極端無聊無趣的東西,放在這裏,也就成了一種小小雅趣。每天填一片梅花瓣的顏色,既是對寒冬的耐心消磨,又是對春歸大地的耐心等待,豈不也是一份很美好的情懷。
當然,宋玥很有自知之明,如她活得這般粗糙,大概率是消受不起這份情懷了。
匆匆吃了晚飯,秋喜就回她的書房裏畫九九消寒圖去了,連金朵、安哥兒也跟了過去。看金花想跟不好意思跟的模樣,周氏就說讓她過去看著兩個小的,別弄灑了墨汁染料,髒了衣裳,金花這才答應著,滿臉笑地去了。
等幾個人都走了,周氏摸摸在腿邊兒玩九連環的巧巧,笑著道:“都是孩子呢!”
宋玥對這句話最是讚同了。
想想現代,別說十五六歲都是中學生,正是叛逆最嚴重的年紀呢,就是上了大學,二十出頭了,在家裏還當寶寶,衣來伸手飯來張口呢,誰還不是寶寶了。
也就是這個世界,人口壽命普遍短,相對的結婚的年齡也就早一些,十四五歲結婚成親的大有人在,三十出頭,擱在現代還自稱男孩女孩兒的,這裏都可能當祖父祖母,有了隔輩兒人了。唉!
推己及人,宋月娘是十六歲結婚,十七歲有了秋喜,若是秋喜也十六歲成親,十七歲生子的話,她三十四歲就能當外婆了!
驚不驚喜?!
感歎過,宋玥提起另一件事,笑道:“今兒,張大哥還說要接巧巧回去,我直接給他說,等過冬至節,帶回去給他看看。”
周氏瞪著她,半晌才點著她笑出來:“恁這是女土匪吧?直接把人家閨女當成自個兒的啦!”
宋玥低頭摸摸巧巧小丫頭的白嫩臉頰,得意道:“就搶了他的,怎地了?他一個大男人,拖著個小閨女,即便再疼,也帶不好。小閨女平常就跟著他在屋門口玩,風刮繚亂的,把個嬌嫩嫩的小閨女給養的比皮小子都粗剌……誰讓巧兒叫我一聲阿娘呢,這閨女我養了。”
周氏哭笑不得地搖著頭,卻不知是不讚成媳婦兒的渾說,還是怎樣,隻滿眼含笑地看著媳婦兒逗弄逗弄小丫頭,小丫頭就抬小胖臉來笑,然後脆脆地喊:“阿娘……”
宋玥立刻爽快地答應著:“欸!”
答應完,幹脆俯身過去,捧了小丫頭的臉親一口:“我的乖閨女兒!”
巧巧就咧著小嘴兒開懷地笑,口水照例不會缺席,宋玥也自然地拿帕子替她擦擦。
再抬頭,宋玥就跟周老太商量:“我記得好像說豬尾巴治這個,要不要買兩根豬尾巴給巧巧丫頭啃啃?”
周老太也不說話,低頭看小丫頭嘴巴裏的牙齒,不疾不徐道:“流涎涎是長牙呢,長滿了牙就不流了。”
說完,抬頭看向兒媳婦又笑道:“恁若是買豬尾巴也行,秋喜和安哥兒都愛啃那個。”
老太太的笑容裏意有所指,其實兒媳婦也愛啃豬蹄豬尾巴,不過怕她不好意思,老太太沒說破。
“得嘞,等過完節我就給胡嫂子知會一聲,讓她給咱多留幾根,連頭蹄下水多買點兒,回來交給石嫂子拾掇去,她那一手豬頭極美味的!”
周氏捂著嘴低低地笑了,卻沒耽誤她出聲附和兒媳婦:“嗯,石嫂子的手藝確實不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