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5章 危機暗藏
第545章 危機暗藏
明確告知譚曉松華騰工業集團一定會參加央視下一年度的廣告招標之後,張起航想了想,讓小劉讓江河過來一趟——身為分公司的經理,江河平日里都是在分公司那邊辦公。
匆匆趕來的江河在和張起航一番寒暄之後,問道:「張總,什麼事?」
張起航也沒有繞圈子,直接對江河說道:「老江,是這麼回事,剛剛央視廣告部的譚主任給我打電話了,問咱們是否參加央視明年的廣告招標會……」
張起航的話還沒說完,已經意識到了張起航要說的是什麼的江河,已經忍不住緊張起來:莫非……
張起航則是接著說道:「我仔細想了一下,咱們公司最適合在央視上打廣告的產品,一個是摩托車,再一個就是你們分公司的電動自行車,而相比於摩托車,電動自行車的潛在消費群體無疑更廣,也更適合上央視,」說到這,張起航望向江河,說道:「不過這麼一來我有個擔心,如果集團在明年主推電動自行車,你們的產能能不能跟的上?」
事關重大,江河皺著眉頭思索了好一會兒,才問道:「張總,您覺得如果在央視上打廣告,咱們明年能夠賣出去多少輛電動自行車?」
「保守估計,在200萬到300萬輛。」
「嘶……」
江河聞言,倒吸了一口涼氣!
朝陽牌電動自行車在打上市之後就一直持續熱銷,產能也是一直在瘋狂擴張,但即便是如此,朝陽電動自行車的年產能也不過才50萬輛而已,考慮到經過今年的打底,江河覺得明年大概能夠賣掉100萬輛,可讓江河沒想到的是,張總居然認為如果明年在央視做廣告的話能夠賣出去兩三百萬輛,這就有點嚇人了。
從50萬輛提升到兩三百萬輛,不僅僅是產能需要擴大,這麼大的產能,對經銷商應該如何管理?售後這一塊又將如何保證?公司規模擴大,內部管理也是個問題,如何保證企業的內部不會因為公司規模的驟然擴大而出現問題?
急需解決的問題太多了,這麼說吧,朝陽公司幾乎需要全方位的提升!
好一會兒,江河才猶豫著道:「張總,能不能等一下,明年咱們先練一下『內功』、打一下基礎,等後年再去央視上做廣告?」
「可能不行,」張起航搖搖頭,說道:「據我了解到的情況,在看到咱們的電動自行車賺到了錢之後,已經有好幾個省的企業準備上馬電動自行車了。」
「可現在國內只有咱們才有電動自行車專用的動力蓄電池技術……」
話還沒說完,江河就意識到自己的話出現了問題,訥訥的停住了嘴。
「呵呵……你也意識到問題了?」看著江河,張起航呵呵的笑了起來:「沒錯,目前來說,國內的動力型膠體蓄電池技術確實是只掌握在咱們的手裡,可你覺得這些企業會將專利這個東西當成一回事?
之前大家是找不到解決問題的門路,既然現在大家都知道用什麼辦法解決電動自行車的蓄電池的問題了,你覺得只靠一個專利能夠擋得住別人?
更別說地方保護主義。
我敢斷言,絕對有準備做電動自行車的廠家,他們壓根就沒想著能夠將他們生產的電動自行車賣出他們所在的省,他們只求能夠在本省內銷售就滿足了。
還有那些此前已經陷入了破產邊緣的企業,對於他們來說,電動自行車這個東西技術含量似乎不高,但市場需求很大,如果自己生產這個東西,說不定企業就起死回生了,而老江你猜,當這些國企把報告打上去,說只要上級部門能夠批給他們一筆資金讓他們生產電動自行車,他們就能起死回生,你說上級部門會不會給他們這筆錢?會不會在乎專利?會不會對他們進行保護?」
張起航的這些問題,每一個都讓江河無言以對。
專利?
沒錯,圍繞著電動自行車,華騰工業集團確實是申請了一堆的專利,可江河自己也明白,就算是有專利又怎麼樣?別說那些企業不將華騰集團的這些專利當成一回事了,可就算是地方政府也是如此,這年頭,專利意識和法律觀念就是這麼淡薄。
至於地方保護,那更是再正常不過的常態,別說是一輛電動自行車了,就算是啤酒,你A市的啤酒就甭想在B市賣,同樣,B市的市場上也絕對見不到A市的啤酒,啤酒尚且如此,更別說電動自行車了,如果當地沒有自己的電動自行車生產廠家也就罷了,如果有,你看看朝陽電動自行車能不能進入這個城市?
而且這兩年,各地有不少企業陷入了困境,現在可是1994年,這些陷入了困境的企業可是國企,對於各個地方政府來說,如何處理和拯救這些國有企業是他們面臨的老大難問題,為了救活這些企業,很多地方甚至連教師的工資都給挪用了,在這種情況下,如果有一家企業告訴當地政府,說生產電動自行車能夠救活自己的單位,你看當地政府會怎麼做?
這些道理,江河都明白,所以好一會兒,他才一臉糾結的道:「所以,我們只能打廣告了?」
張起航沒有回答這個問題,而是對江河說道:「我和譚主任溝通了一下,大致上,只要咱們明天在央視投放的廣告費達到了某個程度,央視就會給咱們提供一定程度的保駕護航,比如說咱們被人欺負了,央視可以幫咱們說話……這麼說吧,除非是咱們自己做了一些作死的事情,否則央視就不會袖手旁觀。」
江河愣了一下,隨即緩緩的點頭:「倒也是這個道理。」
之前他沒細想過,現在仔細一想,倒也明白央視為什麼要這麼做了:來央視做廣告的,某種程度上來說就是央視的衣食父母,如果當真是這家企業自己作死那倒也罷了,可如果不是那麼回事,央視就必須幫他們出頭,否則以後誰還會在央視上花那麼多錢做廣告?
當然,想要享受這種程度的照顧,必須投入一定程度的廣告費才行,如果一年總共才花了一兩百萬,那大概率是沒辦法享受這種照顧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