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5章 滅高句麗(二)
田齊率軍沿鬆花江向東南行進,一路整訓夫餘軍,速度不快,每天隻行進百裏。十天之後,田齊大軍才進入高句麗領地。
田齊在鬆花江南岸紮下營寨,派人招降高句麗西北各部落,卻毫無結果。各部落或者逃入深山,或者向東撤退,無人向漢軍投降,也無人敢襲擊漢軍。
田齊休整一日,派巴音、夫渠、金藤三軍為前鋒,沿鬆花江支流一路東行,直插高句麗王城,遼東重鎮集安。
河穀兩側多山,道路狹窄,巴音、夫渠所率騎軍勉強於河穀行進,速度不快。巴音擔心中高句麗軍埋伏,下令金藤率無當軍擔任前哨,沿山而進。
金藤也不推辭,廣派哨探,探查敵人蹤跡,一路發現數次埋伏,擊退數支高句麗伏兵。
數天之後,金藤所部無當軍哨探鑽出深山,來到鴨綠江上遊平原,與李進所部哨騎相遇。
李進得知田齊率軍而至,心中大喜,令各軍擴建營地,準備迎田齊所部各府軍進駐。兩天後,田齊大軍與李進會師。
李進迎田齊等人進入中軍大帳,向田齊請罪。
田齊扶起李進,見他戴著青銅麵具,不由想到李衝身死。他眼含熱淚,滿懷歉意,詳細講述李衝兵敗身死經過,又事無巨細的說明了李衝身後事處置情況。
李進因李衝之死,心懷隱痛,如今從田齊口中得知詳細經過,不由悲從中來,淚如雨落。
李進向田齊行禮致謝:“主公親書墓碑,為李氏正名,將李衝風光厚葬,李衝泉下有知,必感激涕零。我兄弟有負主公所托,慚愧慚愧。”
田齊安慰李進說道:“高句麗立國百年,效仿中原,築城而居,推行農桑,國力強盛,與其他草原諸族全然不同。而且高句麗王城依山穀而建,地形險要,易守難攻。你等以寡擊眾,能與強敵相持至今,已屬不易,何罪之有?”
李進、太史慈、典韋、甘寧、童飛、江成等人這才放下心中鬱悶,與田齊詳述攻打王城經過。
這幾年來,田齊各部不斷出兵北伐高句麗,高句麗水軍早被童飛、江成所滅。李進等軍由水軍運載,沿江而上,一路急行,十分順利,僅用三天,攻至高句麗王城,集安城下。
李進率軍連夜攻城,一舉拿下外城。但高句麗王延優對漢軍早有防備,屯重兵於內山城,居高臨下,抵擋住了漢軍進攻。
漢軍連攻數日,霹靂彈、火油彈,挖掘地道,翻越山領,無所不用其極,但內山城城高牆厚,地勢險要,城內軍民齊心抵抗,難以攻克,兩軍於城內城外陷入僵持。
與此同時,高句麗各地城守、部落首領開始發兵勤王,圍攻漢軍。李進擔心深陷重圍,這才請示田齊,後撤至江邊,背靠水軍紮營。
高句麗王延優見李進退到江邊紮營,判斷漢軍應該是在等待援軍,他率軍收複外城後開始下令各路勤王軍反擊,希望在漢軍援軍到來之前,殲滅李進。
李進背江列陣,在水軍弩炮支援下,打退高句麗軍數次圍攻。甘寧、典韋、太史慈皆勇猛無敵,他們所部騎軍也身經百戰,戰力超強。他們數次追擊敗軍攻入外城,但都因兵少,難以為繼,隻得退回江邊。
延優見漢軍裝備精良,戰力遠超高句麗軍,擔心高句麗軍士氣受挫,傷亡太重,也不再派兵出城來攻,開始收攏軍隊,鞏固城防,準備背倚堅城,消磨漢軍銳氣,再與漢軍決一死戰。
田齊、沮授與李進等人了解清楚當前敵情,一時也無辦法擊敗延優,攻克堅城。田齊安排好大營防務,散了軍議,令各軍休整一夜。
田齊一夜無眠,努力回想曆史中關於攻克堅城的辦法,再與集安城局勢相比較,卻沒有任何可以借鑒的計策,可以說是毫無收獲。
沮授也是對著地圖枯坐一夜,將三十六計逐一思考一遍,也是無計可施。
第二天清晨,兩人會麵,看著對方憔悴模樣,不由相視苦笑。
兩人對案而坐,張任親自為兩人端來早餐。兩人一邊吃飯,一邊商討下步行動。
田齊苦思一夜,心生退意,他猶猶豫豫的對沮授說道:“公孫度對我們早起防範之心,私下拉攏各郡太守,各縣縣令,限製府軍擴展領地,招募府民。此次北征夫餘、高句麗,我軍戰果輝煌,公孫度必然心生憂懼。我等全軍在此與高句麗決戰,一但僵持不下,曠日持久,隻怕遼東形勢有變。如果無法速勝,不如采納李進建議,趁高句麗集舉國之兵於王城,各地防衛空虛之機,沿江劫掠而還。”
沮授卻輕輕搖頭,勸阻田齊道:“高句麗領地千裏,國民百萬,依山建城,勸導農桑,國力日見富強。這次好不容易引蛇出洞,將他們國中主力騎軍騙至夫餘殲滅,正是他們實力最弱之時,也是消滅他們的最佳時機。一但撤走,給了他們喘息之機,他們必會廣建城壘,防備我軍進攻。到時再想沿江北上,攻打王城,隻怕更難。至於公孫度,他與主公同為邊疆重臣,受天子和朝庭約束,如何敢冒天下之大不諱,發兵攻我後路?如果他真敢如此,我們正可借平叛之名,一舉鏟除公孫氏勢力,一統遼東。”
田齊見沮授堅持已見,不同意撤軍,再次心生猶豫。他輕歎一聲,與沮授報怨道:“集安城依山而建,以山為牆,城內廣闊,不缺水源、糧草,城外僅南麵不足千丈城牆可供攀登。延優又在城內屯集重兵數萬,非短時間可下。高句麗各城各部落都未受損失,一但久持不下,我軍師老兵疲,敵軍內外呼應,隻怕形勢逆轉,進退不能,有敗亡之危矣。”
沮授昨夜苦思一夜,想出一計,此時向田齊建議道:“延優集舉國之兵於王城,其他各城和各部落防衛空虛。主公可派各府軍輪流攻城,將延優壓製於城內,同時派各府軍率夫餘軍輪流出擊,攻占高句麗外圍城池,收服高句麗各部落,組建衛所,安定百姓,以孤立集安。等到高句麗全境平定,集安一城孤懸,士氣必泄,轉機必現。”
田齊聞聽此計,擊掌稱善。他心中暗自佩服,覺得沮授此計與後世紅軍農村包圍城市的戰略有異曲同工之妙,必然能獲得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