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8章 戰烏恒(三)
田齊得知公孫瓚被救回南城門,終於放下心來,立刻率領趙雲等人入城。
公孫瓚與田齊相見,麵帶愧色,上前行了一禮,謝過田齊相救之恩。
田齊連忙將公孫瓚扶起,微笑說道:“田齊身無勇力,心懷膽怯,因此不敢率軍入城,反而躲過一劫。還好僥幸救出兄長,以補臨戰脫逃之罪,可不敢當兄長道謝。”
公孫瓚見田齊麵無得色,言語謙恭,心中略安。他起身道歉:“悔不聽兄弟勸阻,受此戰敗之辱。”
田齊連連擺手,急忙岔開話題道:“不想柯比能來得如此迅捷,早入城中埋伏。但他們伏兵已現,城門已失,再無後手。隻等城中烈火熄滅,我們重整旗鼓,正可將之一網成擒。”
公孫瓚恢複冷靜,欣然應諾,對田齊說道:“不滅丘力居、柯比能,我恨難消。等我集結部屬,再殺入城中,必報此仇。還請賢弟率騎軍繞過城池,封堵北門,以防兩賊趁亂逃脫。”
田齊令趙雲率銀甲軍撤出南城,立刻攻打北門,封堵敵軍後路。
公孫瓚親自於城頭擊鼓,集合白馬義從,準備再次攻入城內。
白馬義從沿城牆攻打東西兩座城門,欲接應劉備、嚴綱、單經等人突圍。丘力居順勢下令撤退,烏恒軍放棄圍攻城內中伏漢軍,悄然北撤。劉備、嚴綱等軍死傷慘重,終於逃出生天,不由喜出往外,立刻登上城牆,與白馬義從匯合。
聞聽城南傳來鼓令,劉備等人立刻重新整軍,沿城牆返回城南集結。
田齊聞聽城中喊殺聲漸熄,提醒公孫瓚:“隻怕敵人早有棄城準備,伏擊不成,立刻遠遁。”
公孫瓚默默點頭,歎息一聲道:“若他們逃往鮮卑,兄弟可願助我深入大漠,斬柯比能、丘力居而還?”
田齊輕輕搖頭,勸說公孫瓚道:“董卓倒行逆施,威逼天子,禍亂朝綱。關東諸侯結盟西向,皆欲解天子之困,你我身為大漢將軍,真能裝聾作啞,置身事外嗎?”
公孫瓚搖了搖頭,苦笑一聲道:“看來,你早已猜到我圍丘力居而不攻的用意了?”
田齊沉默片刻,回答道:“不隻我看出公孫將軍欲養賊自重。劉虞敢勾結外族,陷將軍於險境,怕是正要以此為理由,誣陷將軍暗懷不忠之心。”
公孫瓚心中迷茫,輕聲詢問田齊:“不隻賢弟曾派人來勸我南下,劉虞、袁紹,以及朝中諸公都曾派人來聯絡,希望我起兵討董。依賢弟看,我要如何?”
田齊貼近公孫瓚耳邊,輕聲建議道:“出工不出力,做足姿態即可。”
“這就是你的真心打算?鼠首兩端,隻怕最後一無所得,反而為天下人笑。”公孫瓚有些疑惑的望著田齊。他不願相信如田齊這般智者,會想出如此拙劣的計謀。
田齊無所謂的搖了搖頭,輕聲一笑,對公孫瓚說道:“當年我與將軍初次見麵,曾經問過將軍,若是中原內亂,你我將如何應對。你曾說過,內亂自有朝中諸公平定,你我當為守家犬。我深以為然。不管京城如何動蕩,我準備效仿兄長,一戰平定遼東,震懾外族。至於天下人如何笑我,嗬嗬,我這人臉皮厚的很。”
公孫瓚心中一振,凝視田齊。兩人相視良久,忽然一同哈哈大笑。
過得片刻,兩人收住笑聲。田齊輕聲自語道:“世人笑我太瘋癲,我笑世人看不穿。”
公孫瓚也回應田齊道:“大丈夫全憑心意用事,成敗自有公論。”
田齊笑道:“劉虞,丘力居,柯比能,所有威脅邊地安危之人,望兄長早日除之。”
公孫瓚堅定的點了點頭,沒有多言。
此時劉備、嚴綱等軍已齊集城南列陣。公孫瓚居高臨下,巡視全軍,隻覺心中一痛。他手下三萬精銳,經此一戰,折損過半,能再戰者,已不足兩萬。
公孫瓚雙目充血,抽刀在手,指向城下,高呼一聲道:“給我殺入城中,但有反抗,無論老少男女,殺無赦。”
公孫瓚手下軍士經此慘敗,心中懷恨,聞聽公孫瓚軍令,立刻齊聲應諾,振臂高呼“複仇”,重新殺入城中。
城中守軍早已逃走,隻餘老弱殘兵和滿城百姓,哪裏敢反抗漢軍攻擊,紛紛跪地求饒,舉手投降。但漢軍心中懷恨,不肯受降,見人即斬,直殺得城內血流成河。
田齊和陳到率軍駐守南門,沒有派兵入城。陳到聞聽城內哭喊聲、慘叫聲接連響起,心中不忍,請求田齊道:“城內隻有哭喊慘叫之聲,沒有刀兵撕殺之音,想來敵軍早遁,隻餘百姓老弱。請主公向公孫將軍諫言,放過城中婦孺。”
田齊雖然也心懷不忍,但依然搖頭,拒絕了陳到的請求。他輕聲解釋道:“這就是戰爭。刀兵一起,哪來無辜?軍士和百姓,勝則同享其利,敗則同受其辱。這就是戰爭。沒有對錯,隻有勝敗。你等當謹記此城、此時,方知軍人之責任。”
陳到默默點頭,輕聲背誦孫子兵法開篇之言:“兵者,國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知兵之將,民之司命。國家安危之主也。”
田齊稱讚道:“不錯。軍民本是一體,將士以性命護衛百姓,應該受百姓尊敬,享受應有的榮耀和待遇。”
不過一個時辰,漢軍已占領全城。公孫瓚率軍來到北門,隻見城門洞開,並無軍兵守衛。他歎息一聲,知道丘力居和柯比能早已逃走。
劉備上前建議道:“自城中烈火熄滅到現在,不過兩個時辰,敵人應該逃不遠,請將軍許我率部追擊。”
公孫瓚搖頭說道:“柯比能和丘力居早有準備,追之無益。我們暫作休整,養精蓄銳,明日再追不遲。”
此時趙雲也率軍來到北門,他們一路急行,並沒有發現敵軍蹤跡。趙雲遠望北方群山,擔心丘力居、柯比能在撤退途中布有埋伏,沒有入山追擊。
趙雲入城,拜見公孫瓚,向他請罪:“趙雲來遲,未能截住敵軍,請將軍恕罪。”
公孫瓚將趙雲扶起,並未責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