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85:上鉤

  斯塔德鎮鎮長立刻派出使者質問指責登蘭德人是否想要挑起戰爭,登蘭德人的到來沒有攻擊任何的自由民,隻是在斯塔德鎮外耀武揚威並恐嚇威脅,他們對這裏的自由民生活造成巨大影響,尤其是周邊散布的聚地,讓斯塔德鎮人口暴增,治安麻煩不斷。


  很快就要麵臨秋收,讓斯塔德鎮的人們心頭蒙上陰霾,登蘭德人不後退隻是騷擾恐嚇著他們,稀少的登丹遊俠看著這一幕也無可奈何,因為現在雙方還保持著和平,無論哪一方先動手都有可能爆發戰爭,納尼亞也強調了這一點,既然沒人為納尼亞工作,納尼亞就自己派人來,別想占他便宜,雙方都各有道理陷入僵持,這樣下去很可能引起戰爭,這讓許多人懷疑納尼亞的真實用意和忐忑不安起來。


  貪婪最後靠的還是實力決定誰的道理更大一點,弱者會先妥協,納尼亞逐漸展露出強大軍事實力給自由民施加巨大的壓力,並以動員的名義增加索要賠償,剛鐸人比自由民更加堅定,他們不同意妥協,他們已經不再是無依無靠的自由民,而是剛鐸亞爾諾聯合王國下的居民,這關乎王國名聲。


  商人、官員們、劫掠者們也用尊嚴、利益、家庭和剛鐸洛汗鼓舞著民眾,並恐嚇如果妥協,那麽登蘭德人一定會貪得無厭,他們會提高物資價格,惡意競爭打壓對手,動搖的自由民很快安定下來,在剛鐸人的意見下,自由民進行著軍事動員,選拔武裝著自由民戰士。


  自由民是富裕的,低調不流於表麵,哪怕他們的家裏也隻浮現一部分,長久的和平安定給予他們充足時間積累家底,緊鄰藍山,長年的友誼讓鄰居矮人願意賣給他們大量的武器裝備,甚至還給與他們購買的超量武器裝備賒賬,並派出小股戰士協助,更是在矮人貿易上徹底壓過登蘭德人,距離近就是好。


  納尼亞增兵卻沒有大動作,隻是一味的恐嚇刺激著自由民那看似堅強實則脆弱的神經,剛鐸離這裏太遠了,根本來不及增兵,但納尼亞的示弱讓他們安心,哪怕是簡單訓練的自由民戰士也變得大膽起來,嘲笑登蘭德隻會裝模作樣,當然沒人希望發生戰爭。


  足足兩千名自由民戰士將登蘭德人驅趕出斯塔德鎮活動範圍,形成對峙,讓生活繼續進行,免受登蘭德人的幹擾,登蘭德和自由民發生的衝突讓洛汗王伊歐默得知後立刻派出不少騎兵前來調和,也是威懾,自由民有太多的委屈和憤怒,作為洛汗的盟友,洛汗使者對他們抱以同情,給與支持。


  洛汗使者態度嚴肅的求見了納尼亞,希望納尼亞能夠命令手下退出自由民的土地,並且希望納尼亞能夠將從自由民得到的土地按照原價賣給自由民,和平解決紛爭,納尼亞自然不願,洛汗王的使者警告納尼亞不要試圖挑起戰爭,剛鐸亞爾諾聯合王國是洛汗的盟友,登蘭德人承受不起冒犯的怒火,為自己的族人多想想,這隻會讓摧毀自己一手建立的登蘭德。


  洛汗使者明顯的偏袒和偏見、惡意加上威脅讓納尼亞怒火狂燒,洛汗人真是野蠻狂妄自大,這也堅定納尼亞對洛汗開戰的決心,實力才是真理,有洛汗人撐腰,自由民越發的有信心,態度也變得強硬咄咄逼人,直接侵占起納尼亞的北方產業,他們似乎認定納尼亞會服輸,他們驕傲自豪,沒有人會是剛鐸亞爾諾聯合王國的對手,沒有人,哪怕是邪惡的索倫都輸了。


  麵對登蘭德軍事增長的威脅,讓他們動員訓練更多的戰士和購買更多的武裝,戴恩之殿早已解圍,盧恩人退去,返回的矮人為自由民提供充足的工匠和源源不斷的武器裝備,納尼亞也得到了不少矮人援助,剛鐸人向剛鐸、洛汗尋求更多幫助,有剛鐸洛汗站在身後撐腰,他們毫不畏懼納尼亞的威脅。


  納尼亞的計劃已經達成,不準備在繼續增兵,自由民也不會再有大的軍事采購,兩千人的自由民戰士對兩千名登蘭德戰士,加上三百名剛鐸戰士和百名洛汗騎兵形成兵力優勢,登蘭德人在斯塔德鎮外耀武揚威這引起自由民集體恐慌和憤怒,事態有所惡化,洛汗立刻增派騎手前往,這讓自由民底氣更加充足,洛汗騎兵數量增加至三百多人,同時在洛汗隘口增加駐紮部隊,隨時參戰,北方矮人雇傭兵的數量也在增多。


  為了安撫手下六十多名矮人工匠,納尼亞向他們保證不會挑起戰爭,隻是恐嚇軟弱自由民退步,納尼亞通過他們暴露自己的目的,更加讓自由民有恃無恐,這也讓雙方為地契糾纏不休引起的緊張局勢得到緩和,雖然洛汗援兵不多,但納尼亞也重視起洛汗隘口,在隘口對麵擴修營堡封鎖隘口,以守衛領地為名,直接阻攔洛汗人西進的道路,並派出歐散克守衛和騎隊與隘口營地的洛汗騎兵形成對峙。


  納尼亞隻是防止洛汗人繼續增兵,但對少數人的洛汗使者放行,讓他們了解到北方的情況,保持安定,拒絕洛汗部隊通過是登蘭德人的主權,納尼亞無意挑起戰爭,在表麵局勢緩和,納尼亞需要為即將的掠奪做好準備,在自由民事件上,洛汗人一致認為登蘭德人是貪婪的惡狼,納尼亞不需要他們改觀,都是獵物。


  納尼亞默默等待時機,讓人適應眼前的局勢,直到秋季豐收前夕,北方再次緊張起來,盧恩對北方戴恩之巔殿發起圍攻,得到矮人領主召集,納尼亞手下的矮人全部走完了,讓納尼亞有些蛋疼,但也可以鬆口氣,不用遮掩全力鍛造,北方暗流湧動,納尼亞耐心等待著哈肯林的結果。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