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1章 攪弄風雲

  大理寺經過半個月不眠不休的查案,終於給皇上交上了一份讓人滿意的答卷。


  探花果然是七皇子的人,而能讓他進入朝堂並且順利進到刑部的背後勢力,除了遠在慶陵山的皇後母族,還有雲府的推波助瀾。


  皇上龍顏震怒,百官同仇敵愾,齊齊斥責七皇子野心勃勃,皇後母族不畏皇權左右朝堂。


  正在百官慷慨激昂之時,墨景翼走出列隊,又拋出一塊大石:皇後連同雲府派殺手謀害皇子,更是當堂呈上藏劍閣閣主手書和來往信件、銀票等證物。


  翼王爺表示,藏劍閣雖為江湖幫派,卻忠君體國識大義,在接到委派後深覺此等陰險之事不能與之威武,卻礙於身在江湖一時無法把此事上達天聽,隻好與皇後一派虛與委蛇拿捏證據,就等著事發後呈於君上。


  不僅如此,閣主還命自己的親兒子為其作證。


  墨景翼道,藏劍閣能如此深明大義,實在是天朝之福,不僅無過反而有功。


  一番話下來,說的聲情並茂,不僅把事情捅了出來,更是把藏劍閣打造的金光閃閃,護佑周全。


  眾臣聽後,先是怒斥七皇子一派手段卑鄙,雲府助紂為虐其罪當誅,而後又就江湖草莽的忠君之心一番讚美。


  實在是你方唱罷我登場,峰回路轉之下堪比戲台上的戲文。


  皇上震怒之餘卻還是不忍大肆下手,不想殃及無辜。最後責令大理寺查辦,把明君的姿態做了十足十,百官心悅誠服。


  可憐大理寺連日來的趕工,本以為可以休息兩日,誰料又有大案,還是牽扯著皇親國戚和外戚氏族的事,一時間冷汗之流。


  大理寺卿深覺一個人獨扛還不如拉個同夥,便奏請刑部加入,連同辦案。


  皇上準奏。


  如此又過幾日,在百官都人人自危,很怕這朝堂清洗之風刮到自己後院之時,大理寺終於有了決斷。


  無論從人證物證還是追尋線索查到的蛛絲馬跡,都證實翼王所稟其言不虛,人證物證具在。更是當朝讚賞藏劍閣大力配合。


  一時間,朝中百官心思各有不同,有人被查出牽連,隻覺眼前一黑當場暈厥,有人隨即大舒了一口氣,僥幸逃脫,無一不是背後冷汗直流。


  皇上對皇後和七皇子怒痛交加,最後秉持公正,忍痛下旨,著禮部擬旨廢黜皇後,七皇子發配流放。


  卻在擬旨前被禮部尚書攔下。


  禮部尚書奉禮執章,規勸皇帝道,自古以來皇後乃萬民之母,廢立皇後是國事,若冒然廢後隻會讓舉國動蕩,民眾皆驚。


  而七皇子乃皇上親子,“景”字輩本已血脈凋零,實不該再有“斷腕”之事,前有列祖列宗,後有千秋史冊,望皇上三思慎重。


  衛廉作為禮部侍郎悍然登場,當庭駁斥頂頭上司祝尚書固步自封抱殘守缺。皇後既是天下女子表率萬民之母,便更要嚴於律己母儀天下,而目下種種人證物證皆指皇後德行有失心狠手辣,怎還能舔居後位?

  他言語激昂,擲地有聲,若非身為皇後恐怕早就要淩遲處死株連九族,此事網開一麵已經是皇上如天恩德,若放任此人在宮中興風作浪,天下哪還有太平可言?


  至於七皇子,持心不正禍亂朝綱居心叵測,妄圖隨意安插下九流人手顛覆朝野,更野心勃勃想取而代之,若容得此人留存與宮,他日出現動蕩誰能負責?俗話道,天子犯法與庶民同罪,難道因為聖上子嗣凋零便可濫竽充數了嗎?

  一時間滿朝皆靜,唯有祝尚書和衛廉各執一詞,誰都不肯相讓。


  衛廉的話固然頗合皇上心意,直接點到了皇上的筋。但祝尚書作為皇上嫡係,卻也是為皇上千古之名考慮。所以聖上一時間竟拿不準該如何處理,隻能當場休朝,容後再議。


  而墨景翼,在衛廉立於朝中口若懸河之時一言不發,就連衛如風都未曾插話。


  這是衛廉首次作為官員抒發己見,他想立足於朝彰顯實力,此時便是最好的契機。


  衛廉果然不負眾望,不卑不亢言辭犀利,一字一句皆為經典,他站於殿中,雖瘦弱卻難掩一身犀利,像一把出鞘的利劍直插渾水之中,攪弄風雲。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