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章 九品中正制文明體系
米爾學院內,最熱門的學科是商貿。同樣的深藍色校服,商貿學院的衣服是金絲邊,而哲學系他們胸前有一個鉑金胸飾。
至於稷中本人選的工業學科,只有肩膀上的黑鐵銜。
原本衛鏗認為這只是佩飾不同,但後來發現,恰恰在這些價格分明的佩飾上,表現了文明對於學科的貴賤態度。
正如明清時期「八股科舉」要比「格物」更正統一樣。
「選錯專業」稷中在入學一年後暗罵:「他娘的史學商貿,哲學藝術,竟然比機械工業學科吃香!」
不過,稷中「閑逛」學校周圍小吃攤,看著那幾十年都沒有變換的物價,低語道:「好吧,或許我並不理解,但是這就是這片星海低級文明的常態吧。」
混小吃攤的稷中正在努力理解這個時代,隨著遠方學校音樂廳中傳來了著名歌手的天籟之音,熒光棒的搖動光芒展現「青春」激情。稷中的腳還是很「閑」,在地面上摳了一個坑。
…進取文明與不進取文明,經濟是完全不一樣…
地球文明中,「暴君」和「刁民」是一對辭彙。
客觀來看,這是生產力發展過程中,上層建築和基層勞動者脫節后,兩個階層相互給對方的形容詞。
對衛老爺這個刁民來說,物資豐裕時期,上層平時舉著光明偉大旗號,多吃多佔一些,只要文明能夠發展突破,那麼自己這個刁民階層還是能理解,少數人需要富裕的資源供給來獲取文明突破的「靈感」。
但時代右邊如果物資不豐沛了,「暴君」感覺自持天憲,扛著天下責任,總覺得繼續享受享受怎麼了?那就別怪刁民「舞鏟」了。
歷史上,地球上社會一直是在「風調雨順」與「年成不好」的盈虧波動中發展。
發展過程中矛盾一直存在,只是所有矛盾都是在「虧損」時爆發的
在地球民眾認知中,「奢靡」的標準也是波動的,在年景好的時候香車美女,那是都市新文化,會得到追捧。而在年景差的時候,老爺拿雞蛋喂雀兒,也會遭到眾怒。
此時衛鏗回顧地球歷史,突然有了一種新的假設:有沒有一種歷史可能,一個文明一直處於「盈」的狀態,使得歷史矛盾不會總爆發。
農耕時代是很難的,農耕是靠天收的,氣候的周期性波動(天道無常),讓大地生態能容納的人口和農耕增長人口不協調,「亂世」的危機必然呈現周期律的爆發。
但是在工業時代的生產力,理論上可以讓生產力一直是過剩,勞動力也是過剩的,生產鏈一直是能夠穩定滿足民眾需要。
這時,底層居民生存的糧食、能源等大宗商品,和上層顯擺身份的奢侈品將是經濟上隔絕的兩條鏈。
正如如同修仙世界的修仙者和凡人一樣,靈石經濟體系和凡間金銀體系是不同,但靈石經濟體系不會影響到凡人。
而社會學上,如果上層和下層邊界是固定的,那麼就會形成修仙界和凡人界一樣,相互不干擾經濟市場。現實中,如果奢侈品的市場穩定不擴大,也不會影響基礎民生!
但地球在二十一世紀做不到!因為歷史上主世界地球各國需要競爭,各國誰落後一步就得滅亡。競爭需要「新血」,需要開放上升渠道。故上下層資源分配界限容易變動,社會上進中使得市場混雜媚上,造成「奢品生產擴大」。故當「上層市場過熱」(藝術品,債券等)吸納過多生產資源,就會導致「基礎消費品」(麵包牛奶)生產短缺。
但如果沒有「國際競爭」,也就是葛須文明這樣,基層能夠小確幸,上層家族也能世代不變的優雅從容坐在高處。經濟社會會相當穩定
大明星們用的化妝品,以及貴族乘坐的限量版汽車,都是幾十年幾百年的老品牌,這些奢侈品都是穩定的對家族客戶供應,一直以來都是定量限量。
是的,不會有中層階級上升到高層后,急需這些「奢侈品」來幫助自己入圈,故也不會有中層公司管理,社會官吏,在上升過程中需要提升消費水平,而對下層進行盤剝。
葛須文明上層盟會的那幾個既定家族,手擲千金,並不會導致街邊的小吃漲價。
[乾隆修園子和慈禧修園子,在經濟上是截然不同,乾隆時期清是封閉經濟,且上下層太穩定了沒有晉陞,某種程度上層在園林修建上所用的資金,最終還會是流入國內經濟生產,某種程度上這還加強了社會穩定。但慈禧時期清已經是被打開了國門,且清在國際競爭中被動迎來了內部李、張等一眾洋務階層上升,中樞需要經濟對上升階層進行利益籠絡,這時候修院子浪費的是政府寶貴的對外採購軍費,和工業升級資本。]
衛鏗站在刁民視角,在鑽研如何「革掵」時,驚訝的發現,葛須文明在這幾百年歷史中竟然沒有階層經濟矛盾時期。
哦,葛須文明城市中還是出現過「暴動」的,但那不是為了階層經濟問題,而是種族仇恨,宗教矛盾引發的。在這樣非經濟要素的衝突中,甭想搞什麼革掵。
簡而言之,葛須文明缺乏進取的動力!社會經濟結構極大穩定。在文明,國家層面上沒有「卷」的需求。
衛鏗:這個所謂的文明壓根就不是一輛向前開的「車」,只是一間穩定的「房」。
此時不能用地球文明狀況,套在這個群星位面上。
這裡整個宇宙文明是九品中正制。
高等文明僅僅是吸納低等文明人才和礦產且在外交上控制,完全沒有利用低等文明龐大人力的打算。(戰爭時會改造一批附屬文明士兵)
高等文明對低等文明只是「觀賞」態度,不摧毀低級文明的工業鏈。
高等文明不會將「茶杯,手機,電腦」不遠數百光年的運過來,硬生生讓低等文明失業。因為對高等文明來說:這圖個啥?
且同時,低等文明的大量工業科技,都是來自高等文明援助,且關鍵優秀人才還被高等文明抽走了,也就沒有發展可能。
所以在葛須文明這樣的四級下位文明中,唯一社會財富增值要點,那就是「藝術品」。
這就宛如清極盛時喜歡修園子。葛須在進入工業時代后,由於各個階層保持穩定,基層普通生活用品沒有漲價,這也說明各行百業沒有「增長率」。
也只有「藝術」「哲學」領域,依舊滿足著人類不斷盡善盡美的需求。
為此,葛須文明上的藝術品行業都有著嚴格壁壘。一位位藝術大師,是由富裕階層認可而確定的。
旁白:葛須文明貴族內卷出了極高的品味,在高規格的酒會中冰塊都是蓮花狀的。
米爾學院那些富人子弟和貴族學生的酒會,衛鏗沒有機會加入。
不是缺邀請函,而是要加入這個酒會,得到特定裁縫店區買衣服,那個裁縫店十幾代傳承,手藝貴的很。衛鏗沒有為了湊熱鬧就耗費精力爬門檻的習慣。
反觀地球,由於富裕階層一直是在變,新晉暴發戶們,暫時買不到舊藝術品,就會捧起新的藝術界,創造新的藝術品味。
例如翡翠,在清之前是被稱呼為「偽玉」,是不值錢的。但是清入關后,就是喜歡這種妖艷的東西,所以捧成價格不菲。葡萄酒原來只有歐洲幾個莊園生產,中國人買不到,開始自己種葡萄,調高品級后直接將葡萄酒變成了可量產。
葛須文明在數千年來都沒有「大規模上升人群」,經濟「增值」領域很狹小。
明星所用的金包,都是大師製作,其中大師是世代相傳的。
所有宴會的巧克力和奶油蛋糕,分為平民版本和貴族版本。
貴族版本是加了幾十種工藝步驟,原材料挑選都是要「雨水光照」達標的年份出產的才可以,一份售價是三十個銀幣。
衛皇星上,某廚子的衛鏗(不服氣)撫摸自己湯鍋:「這東西我也能做出來,所謂可可豆年份和每年光照差異,完全可以通過萃取,熬煮的火候來調整,做出來一份口感完全一樣的,我這一份賣一百塊,我店鋪都能盈利開下去,去你他喵的附加值。有這份精力研究化工,研究醫療突破不好嗎?」
然而在葛須文明中,研究化工,研究機械,恰恰沒前途。
一切高科技產業來自更高級星際文明扶持,這些技術產業鏈,葛須文明從一開始就沒有「自研」產生的技術團隊。所有相關技術控制,都被少數固定家族用極少「學院專家」控制了。
歷史上,葛須政俯好幾次開始宣布要搞出「新能源」技術,讓一大批學生報考了該項專業。結果,過了一段時間后,這項「新能源」的熱度下降了,那些上錯專業的學生,結果只是上街抗議,但是抗議著,人就沒有了,最終是有的酗酒度日,有的是加入了黑道。
旁白:放在地球上,一個工業國大量理工科的人活不下去,那馬上就會風雲際會。但在這個過於穩定的文明中,技術人員和工人聯合不起來的。所有暴動都是地區族裔之間的衝突。
社會調查完畢后。
稷中給葛須文明狀況找到了一個對比例子:「那就是古工業時代的治彎省。
該島在第三次工業革命和第四次工業革命狀態,依靠著穩定產業,以及非常平穩的環境,在不上不下的處境中,保持了一種相當穩定的狀態。」
得到回報的星際基地那邊衛鏗手指敲打星界地圖:不進步,也不挨打,這是什麼淺水王八池?
不僅僅是葛須文明如此小確幸,群星宇宙中大部分中下層文明,低階文明都是這樣狀態。
衛皇星上,衛鏗瞭望星空:「就不知道,武凱這樣九級文明是否有足夠進取力,如果沒有的話.」
衛鏗悠然的嘆了一口氣,沒有看星空了。在銀河星盤中伽馬射線是一波接著一波。
…在維度上,生命的終極目標的定義是「突破」…
現在衛鏗理解了自己在潘多拉位面遭遇「波輪」時,對面的感受了。
一個已成為殭屍的星海位面,縱然看起來華美,但是沒有價值。需要給予毀滅,或許在毀滅中才會給予新生。
衛鏗這時候也理解,意場位面過程中,聖槍在看到自己時,在知曉自己可能會站在對立面時,仍然給予了控制恆星等一系列科技。
主世界時空觀測中,來看這個化石位面,是四年一個閃爍,四年一個輪迴。
也就是主世界四年時間,就能看到化石位面文明跡象的輪迴,
站在衛鏗這個觀察者角度上:這樣化石位面輪迴無數次后,一直沒有「維度上生命進取」特徵,那也就會無所謂的一次次毀滅(當年聖槍就是這樣看待意場文明)。
如果發現了其中一條時間線上出現了「生命特徵」,在該起始階段,就給予成長條件和空間。如同在沙漠中看到一個樹苗,滿懷希望的看著其能「根盤大地,葉落四方」。
…落後了四百年,土亢終於理解了聖槍…
隨著衛鏗認清了化石位面,也開始沒有顧忌。衛鏗正衣冠:「現在,征服這片星海。」
在米爾學院林蔭小道上,年輕的稷中左手右手,大拇指,食指,比劃了一個方框,做了這個照相機手勢放在眼前,對準了周圍,嘴上模擬「咔嚓」聲音,自娛自樂。
然而周邊的學校學生們走過,看到了這個樣子,表情似笑非笑,在他們眼裡,這是一個沒有錢的窮人買不起相機,所以幼稚地用這種手法過把癮,其心中無聲嘲諷道:「米爾學院怎麼有這種人,真是夠無聊,夠沒品得咧。」
對於刁民來說,余量越足,自己行為越無聊。
其實弱者需慶幸,余量者沒有無聊到要揚了他們…
此時,米爾學院所在的海匯星上,已經存在了「天心盟」的衛星。
「稷中」(衛鏗)雖然穿著廉價的衣服,吃著盒飯,但是太空中「星陣」為自己所列!
這些被力場籠罩的隱身衛星已經組網觀察這顆行星。一組組上百米的氮化硅鏡面組成了精確角度,對準了星球。
這種「貼臉觀察」放在二十二世紀,強國們不可能容忍,但誰叫葛須文明是不思進取的四級文明呢?這個星球上的人才都在玩藝術,商貿,沒有建設一支專業化的天文團隊警惕上空。
衛鏗:按照二十一世紀規則,一個領域你做不到,那麼就對該領域毫無話語權,在南極沒有科考站,就沒有發言權,化學火箭無法將探測器投射到火星,在所謂「人類討論火星發展命運的國際會議」上也就沒有發言權。
勒緊褲腰帶搞出來科技,如果不能囂張,反倒要站在人文理念上和你分享,那我特喵的吃得苦不是白吃了。
…囂張得有囂張的本錢…
此時此刻,讓衛鏗尤為無法理解的是:「就葛須文明這麼爛,這麼不思進取的文明,竟然特么的還有星海殖民地!還控制幾個三級文明?」
衛鏗:拉倒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