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萬花小說>书库>歷史軍事>顛覆水滸之梁山我當家> 第二百八十六章 親臨前線

第二百八十六章 親臨前線

  ()隨著駐紮在西湖的梁山水軍的覆沒,彭友開始指揮叛軍發起對臨安城的進攻。臨安城頭有梁山資助的火炮,以及李袞他們訓練出來使用火器的士兵,這樣在各種火器的幫助下,倒也沒有讓叛軍攻破。 

  而叛軍從梁山水師那裡繳獲的火炮卻始終沒有用,不是他們不想用,而是彭友發現炮彈數量太少,所以準備把炮彈用在最關鍵的時候。 

  再有就是叛軍的人數雖眾,不過彭友考慮到梁山軍隊的存在,怕梁山人馬報復,所以始終沒有盡全力。戰事一下變成了拉鋸戰。 

  而此時,宋清已經出了洛陽,親自向臨安而來。 

  童家兄弟與宋清接觸的雖不多,但那也是元老級的人物。如果把宋清比做一顆參天大樹的話,那每一個梁山老兄弟,就都是他深扎在泥土中的根脈,是傷不得的。 

  同時正如李袞所想,宋清自梁山出兵以來,還沒有過這麼大的損失。當接到李袞的奏報之後,宋清簡直有些不敢相信,梁山水師居然敗了,而且還敗得如此之慘。 

  宋清知道,臨安之戰,他不去是不行了。 

  如今在宋清領導下的整個梁山政權,總兵力已經超過百萬,但絕大多數都布置在西北和北方草原一帶,中原地區不是沒有兵,而是不能亂動。 

  現在水師兵敗臨安,如果叛軍趁勢打過長江,那江北豈不也要跟著亂了?前方的仗還如何打?雖然這種可能xing不大,但宋清卻不敢打這賭。 

  所以必須把叛軍壓制在江北,即便不能在臨安消滅他們,卻也決不容許他們再這麼囂張下去。 

  李袞有錯,但通過這件事,宋清卻知道自己的錯更大,糾其原因,還是自己太順了,總覺梁山人馬已經天下無敵,所以根本不把別人放在眼裡。 

  而這種驕傲自大的心理才是導致這場慘敗的最大原因。 

  消息傳來之後,宋清痛定思痛,在第一時間向全軍下了罪已詔,闡明自己的錯誤,要全軍以此為戒,徹底打消麻痹大意、目空一切的想法,認真打好每一仗。 

  做完這些之後,宋清親自率領兩萬人馬兵出洛陽。 

  洛陽附近本有十萬大軍,但宋清不可能全帶走,自己能想到斬首行動,別人也未嘗想不到,雖說洛陽四周關隘重重,但還是必須得有重兵把守都城。 

  洛陽中以陳東和董平一文一武坐鎮,確保後方無憂。 

  宋清帶著的這兩萬人馬中有一萬騎兵、一萬步兵。因為江南河道縱橫,並不適合騎兵作戰,所以宋清命董平在十萬大軍中jing挑出一萬步兵,用以對付叛軍。 

  兩萬大軍浩浩蕩蕩殺奔江寧府,然後在那裡渡過長江,再殺往臨安。 

  大軍這次出征,不同與往的是,包括宋清在內,每個人的頭上都纏著一條白布。 

  從童猛的噩耗傳來,宋清就是這副打扮,不殺退叛軍,為童猛報仇,他是不會摘下白布的。軍中的將士知道緣由后,也都自發地學起樣來。 

  這是一支哀軍,也是一支鐵軍,一支戰無不勝的鐵軍。 

  宋清大軍還在路上的時候,臨安的爭奪戰卻已經進入到了白熱化階段。 

  李袞心恨趙宋軍隊沒有及時救援童猛,所以對叛軍攻打臨安置若罔聞,卻每天狠狠地cao練著手下。 

  他已經接到宋清要來的消息,所以他要把所有的力氣都用在為童猛報仇上,臨安朝廷的死活已經跟他沒有任何關係。 

  幾番試探,發現梁山人馬沒有救援的意思后,彭友終於下令大軍全線壓上,務求在最短的時間內拿下臨安。 

  彭友也聽說宋清親自帶兵殺來的消息,心中是又驚又喜,若是一戰能打敗宋清,那可真就名揚天下了,到那時這天下說不準就由他來做了。 

  另一方面他也知道,宋清自出道以來,未嘗一敗,而且從梁山水軍身上,他已經感受到梁山軍隊的jing銳,所以兩軍對壘,鹿死誰手還真不好說。 

  為了能全力對付宋清,他必須儘快拿下臨安,這樣他就有了同宋清死戰的資本。 

  在叛軍chao水般的攻擊下,臨安猶如風雨中飄搖的一葉小舟,彷彿隨時都能被攻破,卻又總是能在最後一刻挺立起來。 

  要說臨安能守到這種程度,得說完全仰仗於趙諶異乎尋常的舉動。 

  原來趙諶借著梁山兵敗,突然帶著東宮侍衛,一舉將黃潛善、何栗等貪官拿下,同時查抄了他們的府邸,將他們的所有財產全部拿出分賞給城中的士兵。 

  另外趙諶還宣布,擊退叛軍之後,再用宮中的財物重賞守城軍民。反之,若是玩忽職守,貪生怕死,則就地處死,連帶他們的家人也都會被處死。 

  都說重賞之下必有勇夫,更何況還帶著連坐令。於是趙諶就用這些本是綿羊一般的軍民創造了一個奇迹。硬生生地打退了叛軍的一次次進攻。 

  同趙桓和他老子徽宗皇帝比起來,太子趙諶無疑是大宋最傑出的一個皇家子弟,只是不知道他還來不來得及挽救他家的王朝? 

  很快,宋清率大軍就趕到了錢塘江畔、梁山水師大營。而他到了大營的第一件事,就是免去李袞的所有職務,扁為一名普通士卒。 

  李袞對此沒有任何怨言,只是要求讓他去殺叛軍,為童猛報仇。 

  仗是一定要打的,不過卻不是現在。宋清把李袞喝退之後,親自帶人去江邊祭奠童猛,及陣亡的所有梁山水兵。 

  在祭奠儀式上,宋清含淚告慰在天之靈的將士們,這個仇,他一定會報。 

  李逵、魯智深、武松等人,一向與這些水師將領交好,祭奠童猛的時候,與童威一起,更是哭的死去活來。若不是宋清在,這哥幾個現在就能帶人殺過去。 

  隨著宋清的王旗在大營中高高挑起,整支軍隊彷彿都有了靈魂,那股蕭殺之氣已衝天而起,就連在對岸一直默默關注梁山大營的叛軍們都感受到了。 

  彭友在知道宋清到了的消息后,就一直在琢磨這場仗還要不要打下去。 

  臨安的堅韌是他沒有想到的,而一旦梁山與城中的人馬匯合,他勢必會腹背受敵,到時別說取勝,能不能全身而退都不好說。 

  可若是一仗都不打就退,豈不讓天下人恥笑?自己還如何領導這支軍隊? 

  思來想去之下,彭友決定派人先和宋清談一談,如果宋清肯讓步、不阻礙他進攻臨安的話,他願與梁山划江而治,同時向宋清稱臣。 

  使者很快就帶著彭友的意思來到梁山大營,可是宋清連見都未見他,只讓使者帶話給彭友,如果不想覆滅,就要答應兩個條件。 

  第一,交出殺害童猛的兇手。 

  第二,解散軍隊,親自到梁山大營負荊請罪。 

  除此之外,沒有任何可以談的。笑話,也不看看自己什麼身份,造了幾天反,打敗了幾次狗都能打過的官兵,就真的覺得無敵了?就有資格同威震天下的梁山老大談判了? 

  趕走叛軍的使者之後,宋清立刻擂鼓升帳,傳令大軍向南岸挺進,自己率大軍來不是看熱鬧的,叛軍的兵力雖在自己的兩倍以上,可真正行與不行,還得打上一場試試。 

  如今叛軍的主力大營都布置在西南,北面臨江因為有梁山水師,所以並沒有多少人馬。 

  而隨著梁山大軍挺進南岸,為數不多的叛軍也紛紛撤離。 

  讓人更意想不到的是,當宋清的王旗出現在江南岸的時候,臨安城上的守軍突然歡呼起來。 

  而一些趙諶派來督戰的朝廷將領則沉下臉來,一邊喝止軍民嚴守崗位,一邊飛報趙諶。 

  現在的臨安城中,已經很少有人去找皇帝了,更多的則是來請示太子該如何如何。彷彿趙桓已經不存在了。 

  趙諶則以父親身體不佳為由,嚴禁朝中百官向皇帝透漏任何消息。 

  臨安的趙宋朝廷本就沒什麼像樣的大臣,而趙諶的鐵腕更贏得了軍方的擁護,所以趙桓就在無形中被兒子架空了。 

  臨安城中沒有傳出請宋清入內的信息,而宋清也確實沒有想進去的意思。趙桓的無能他是知道的,所以兩人還是不見的好,不然他都不知道該和趙桓說什麼。 

  彭友顯然也沒有立刻開戰的意思,撤下攻城的人馬,對梁山軍隊嚴陣以待,養jing蓄銳,隨時準備同梁山人馬開戰。 

  一天的時間很快過去,當天晚上,宋清就接到了來自臨安城內的線報。 

  趙諶! 

  看著這個不算熟悉的名字,宋清也不知道該替趙宋高興,還是替趙桓悲哀,曾幾何時,他好像也這麼對他老子的,據說他老子仍被他供養在後宮,不過宋清相信,徽宗老皇帝怕是早得道成仙了。 

  不過這樣也好,自己同這個趙諶可沒什麼交情,將來對他下手,也不用有什麼愧疚了。 

  第二天,宋清命呂方率三千人馬去叛軍大營挑戰,自己則率大軍在後方策應,順便觀察一下叛軍的戰力究竟如何。 

  彭友也不甘示弱,立刻派大將張用率五千人馬相迎,自己也帶著大隊人馬在後面接應。 

  這還是兩軍第一次正面交鋒,宋清沒覺出什麼,彭友和城上觀戰的趙諶卻都有些緊張和興奮。 

  彭友是想打還不想打的矛盾心理。而趙諶則希望兩伙叛賊打得越慘越好,反正沒一個好東西。 

  戰鼓隆隆,號角長鳴。大戰一觸即發。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