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萬花小說>书库>科幻靈異>復活帝國> 第474章 全軍覆滅

第474章 全軍覆滅

  第474章 全軍覆滅 

  會議結束后,眾人各自返回崗位,開始了緊鑼密鼓的準備工作。 

  絕大部分技術層面和設備層面的準備已經由孫艾自行啟動。 

  大部分工作都將由智能機械完成。 

  但與會者作為軍事指揮人員,還有些人事方面的動員工作需要補充完善。 

  比如一直以來源星文明都算作是機械帝國的附庸之下的附庸,所走的科技路線相當於全面弱化版的帝國,對技術的應用思路和成果轉化思路,乃至於對技術的依賴性也與機械帝國高度相似。 

  源星艦隊內部的工作人員本來就更為「迷信」各種高科技的探查手段,要他們切換成依靠煙幕彈、照明彈和強光發射裝置的思路,甚至還得依靠肉眼補充完善情報,不但需要技術改造,還需要思想灌輸。 

  得讓下面的人在最短時間內主動切換想法,總得需要自上而下的各級指揮官層層宣講。 

  哪怕沒時間進行長篇大論的宣講,口頭上的強調總是要的。 

  至於任重,則依然是一個人呆在水滴飛船里。 

  與先前相比,他不再總心事重重,目光重新變得堅定。 

  孫艾敏銳地捕捉到了他的變化,倒也開心起來。 

  「小艾,把五支偵察軍勘察情報里的核心內容,尤其是C1915星的相關數據給我吧。」 

  在會議上,任重沒讓其他人與自己共同研究這情報。。 

  在所有人的常識中,那一大片區域都成了敵人的大後方,現在的關鍵是頂住敵人的衝擊,研究敵人大後方的星域勘探報告純屬吃飽了撐著,毫無意義。 

  「C1915星的體積十分龐大,接近源星的八倍,質量接近十倍,密度與源星十分接近,但是組成成分有很大的區別。它的星體表面有堅硬的耐高溫合金岩,但內部卻充斥著大量低溫高壓反應的氫氦同位素。某種意義上,它相當於一顆冷卻的恆星。」 

  「組成它的原始物質是當年爆炸生成騰龍星雲的兩顆恆星對外釋放的恆星物質。這些物質在漫長的冷卻后,形成了一顆氣態球狀星體。它在太空中不斷吸附遊離微塵,同時內部的低速核聚變也從未停歇,生成的重核元素向外放射,又被星殼吸附,最終生成了這顆奇特的星球,表面固態,內部固液混合,星核又是被極度壓縮的氫氦同位素。」 

  「儘管已經經過十億年的演變,它的內部依然儲藏著大量的氫氦同位素。打個比方,它大約就相當於一顆密度比固態行星還要大的超小型恆星,只不過因為總質量偏低,內部反應強度太低,導致它是一顆呈現相對穩定態的熱核星球,釋放的能量與生成的物質沒辦法衝破它表面的岩石層,反而在不斷加固星殼,讓它變成了一個大合金疙瘩,沒辦法在宇宙中發光發熱,只讓它的表面不斷噴吐著合金岩漿,散發著細微的紅色暗光。」 

  「這些是偵察員小吳和王參謀分別拿到的星殼、星幔與星核具體分析報告……」 

  在所有勘察情報中,孫艾著重描述了一下C1915星的特性。 

  正如丁蒼海的判斷,C1915星的確是那一大片區域內最特殊的星體。 

  它的相關情報值得引起重視。 

  即便是在茫茫宇宙中,純天然地誕生出一顆外部有合金岩包裹,內部卻持續發生著類似恆星核聚變的星體也是極小概率事件。畢竟按照通常的認知,重核元素應該率先向星體內部深處沉積,再慢慢演變成以鐵元素這類金屬為主的星核。 

  但C1915倒好,重元素反倒跑到了外面。大約是受到附近黑洞星體和不遠處的射線暴等其他物質的影響,也可能是受到破碎雙星的某些殘留物的影響,才變成了如今的模樣。或許再等個幾十億年,緩慢熱核聚變會慢慢耗盡能量,轉化成原子量更大的元素,生成一顆更大號的巨型固態星體,但那是不知道多少年後的事了。 

  如同過去一般,在聽完孫艾的描述后,任重的手指慢慢敲打著水滴艦的操作台,微微閉眼,陷入了漫長的思考。 

  時間不知不覺過去兩個小時,他突然睜開了眼睛。 

  他心中冒出了一個大膽的想法,或許也是唯一的勝機。 

  面對具備星系級主炮也無法轟開的角質層無敵龜殼的四等母皇,只能靠這絕殺策略。 

  「喚醒所有理論物理、能源學和材料學相關科研人員,圍繞屠龍科學院組建研發團隊,把C1915星的相關情報向他們放開,讓他們即刻著手開始研究,並制定出一套完整的方案。」 

  雖然大戰即將爆發,現在開始推進科學研究已經太晚,但任重從來就只爭朝夕。 

  現在能把項目往前推進多遠就推多遠,只要自己能記住這些信息,那麼就不算做無用功。 

  等到下一次,便能縮短時間,加快進度。 

  不管去了帝國後會怎樣,但至少現在,自己還有復活。 

  孫艾接到命令,便開始將這梗概的命令細化成無數個細節指令。 

  這是個非常龐大的調動,涉及到多達數千萬人的冷凍喚醒,以及同樣龐大的資源調動,但僅僅0.1秒后,具體的喚醒命令便落實到了各個冷凍倉里。 

  這就是「網」的力量,也是機械帝國如今的立國之本。 

  事實上,在四大分支中,機械帝國是對人類原本的特徵保存最為完整的種族,最原汁原味。 

  但這原汁原味也導致了機械帝國在綜合實力上一度落後另外三條路線的人類很多,一度被崇尚虛擬轉化的朝聖者、把基因解放生物殖裝發展到非人的升華者、把個人念力無限放大以至於偉力化的心靈魔裔壓得喘不過氣來。 

  直到數百萬年前一名同時具備天才科學家、頂級特工雙重身份的青年貴族爆種潛伏靠近朝聖者的智械中樞,以人力對抗智腦算力,黑了進去,再將智械中樞的智能核心框架機制席捲一空,隨後還全身而退,然後又在短短數十年的生命周期內爆肝研發,建立起將常規人腦與朝聖者的虛擬意識結合的半人工智慧體系,並製造出第一台「網」的原始機型之後,才有所改觀。 

  自此,機械帝國終於在超級智能領域得到了強大助力,勉強追上了另外三大分支的發展進度,更在機械巨構化上創造了屬於自己的種族特色,有了一戰之力。 

  然後,機械帝國又開始吸收升華者的思維再結合自身科技,研發出以墟獸為基地的生化星艦,以及創造出勉強能與心靈魔裔里掰掰手腕的念力師體系。 

  經過這一系列掙扎,當時風雨飄搖的機械帝國重新站穩了腳跟,不至於亡族滅種。 

  「雖然我不贊成在臨戰時進行這樣的資源調動,但命令已經執行。」孫艾如此說道。 

  任重嗯了一聲。 

  下一秒,他陡然站起身來。 

  敵人終於出現了。 

  縱深極長的防禦陣線前沿突然響起警報,視頻畫面同步呈現到了任重的投影屏上。 

  密密麻麻如同蝗蟲一般的臨界毒刺,正悄然靠近一個無人前沿基站。 

  然後這無人前沿基站便突然打開了強光探照功能。 

  在強光之下,提前半小時被投放到宇宙中的金屬粉塵煙幕彈發揮了作用。 

  所有臨界毒刺的行蹤被照耀得纖毫畢現。 

  在被發現的瞬間,前沿基站與後方的信息流通訊便宣告斷開。 

  但無線電通訊卻依然鏈接著。 

  前沿基站的無線電信號在兩秒后抵達了相距不足六十萬公里的太空懸浮球式中繼器,再經中繼器轉化為信息流信號,瞬間抵達艦隊本部。 

  沒有任何預熱,劇烈的交火瞬間爆發。 

  前沿基站在一秒后便被狂風般卷過的臨界毒刺摧枯拉朽般摧毀,但距離不遠處的藏於隕石后的武裝戰艦悍然冒出頭來,主戰束流炮轟然開動。 

  戰艦主炮級的能量衝擊貫穿了臨界毒刺的陣型,刀鋒一般犁地后,創造出了短暫的真空帶。 

  與此同時,這兩艘戰艦也同步對外打出了以釋放強光為主要目標的功能性導彈。 

  導彈爆炸,亮如恆星。 

  一輪短暫的超大範圍強光在太空中彌散開來。 

  光暈擴散開,照耀到敵軍艦隊身上,再又反射回來,被光學攝像頭捕捉。 

  源星戰士們終於看清了敵軍艦隊。 

  位於本部指揮中心的眾人以及任重都只覺得頭皮發麻。 

  光照到哪裡,哪裡就有朦朦朧朧的影子。 

  三十萬公里半徑…… 

  六十萬公里半徑…… 

  …… 

  數百萬公里半徑…… 

  …… 

  密密麻麻鋪天蓋地彷彿籠罩了整個宇宙的空間里,都是數不清的敵方作戰單位。 

  光照到哪裡,哪裡就是敵軍,沒有邊界,沒有盡頭。 

  臨界毒刺和或大或小的刺蛇佔據了最大的比例,但其他體型或大或小的生命體同樣不少。 

  數量多到無法統計。 

  眾人甚至只一瞬間便清醒地意識到,就算源星艦隊的所有能量、儲備彈藥全部打空,都不可能擊敗敵軍。 

  「完了。」 

  指揮部里每個人心中泛起的都是這念頭。 

  就在這時候,後方的信息流通訊開始逐片逐片被切斷。 

  明明敵人還在前方,但縱深防線後方的信息流通訊已經開始癱瘓。 

  短短數秒后,前後縱深達到數千萬公里的源星艦隊防線全部失去信息流通訊,被「關燈」了。 

  「有一種敵方作戰單位具備和臨界毒刺一樣的隱形性能,提前鑽進了我們的防線深處,然後突然啟動,癱瘓了我們的通訊。雖然我們還有無線電與激光通訊,但命令的傳達效率會降低很多。」 

  孫艾在任重的水滴艦與指揮部里同時說道。 

  任重應了一聲,點點頭,「沒事,能打到什麼程度,就打到什麼程度。用無線電波傳令下去,全員迎敵,改變作戰目標,以保證屠龍營的研究進度為最高目標。告訴所有人,我的命令必須得到無條件的貫徹!」 

  …… 

  四天之後,尋跡者、星系級主炮與源水星被摧毀。 

  源星艦隊全軍覆滅。 

  任重摸出筆記本。 

  7641。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