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章 明察秋毫
朝堂上氣氛瞬間有點詭異,眾臣都不敢說話,一齊看著皇帝。
終於,劉莊深思熟慮後,長籲了一口氣,才頷首道,“吳卿所言,甚合朕意。念班氏曾有功於先皇,命司隸校尉部速督京兆府、右扶風,要善待班固。所查抄班宅之書,用五百裏加急,解送京師,朕要親閱,不得有誤!”
“臣等遵旨!”眾臣聞帝詔令,都鬆了一口氣。
“雖然如此,班固私修之行不能倡。朕命充班固於蘭台,為書吏,秩俸麽……罰俸半年!”劉莊說完,故意頓了一下,看一眼吳良,見吳良若有所思地點著頭,並未提出抗辯,這才話鋒一轉,突然厲聲道:
“三輔眾官有材不薦,反欲假朕之手殺國之良材,聞所未聞。司隸校尉部確有失察之罪,現免去鮑昱本兼各職,即在府中待察,由禦史台與侍中廬聯名查證。果有罪,朕絕不輕饒!”
鮑昱再一次走到堂中跪下謝恩,北宮衛士令楊仁按令進入朝堂,將鮑昱帶了下去。
這一幕令朝堂一片蕭索,眾官無不戰戰兢兢,噤若寒蟬。
可就在眾臣驚惶之時,司徒範遷顫顫巍巍地站起奏道,“陛下,老臣以為,司隸校尉重臣,不可一日或缺。今老臣舉薦一人,當得此任!”
劉莊大喜,躬身道,“範相可坐下說話,不知卿舉薦何人?”
權倌將範遷扶回座位坐下,範遷又道,“陛下,豐縣令牟融,忠誠公正,學品兼備,治豐三年,縣無訴訟,民皆安居樂業。本府評議,其績為州郡之首。老臣舉薦此人,可為司隸校尉!”
剛處置了一位司隸校尉,老宰輔便為朝廷舉薦重臣,劉莊深感慰籍。
見大局已定,他從禦座上站起身,深有感慨地道,“朝中有忠臣,國家無難事,餘謝老宰輔忠誠謀國!”說著,身為皇帝,卻麵向範遷座位,雙手抱拳,深深地鞠了一躬!
此舉令滿朝文武再一次震驚!
範遷趕緊站起,向皇帝鞠躬還禮,並自謙道,“陛下,為國薦賢良,乃臣下天職。老臣不敢受皇上如此大禮也!”
劉莊卻正色道,“範相忠誠謀國,如何受不得?受得,受得!餘有眾卿相輔,乃國之大幸也!”
話鋒一轉又道,“尚書台即刻書詔,命豐縣令牟融,為司隸校尉。著司隸校尉牟融即刻馳奔三輔,務要親自督辦,定保班固無虞!”
“臣即刻辦理!”尚書令孫堪言畢,出殿安排一番後,又匆匆歸殿。
此詔令一出,東漢初年又一位著名能臣,一下子走上了漢帝國政權核心!
君臣意見相合,大殿之上時而電閃雷鳴,狂風驟雨。時而又春風和煦,君臣一團和氣。一直跪在堂下的班超受到的震撼,難以形容。
三十年來,班超先為雒陽讀書世子,後為五陵原農夫,一直生活在父兄羽翼之下,奔走在世俗俚巷之間,何嚐見識過朝堂之上如此風景?皇帝聖明,大臣謀國,這不就是史家筆下描繪的清平盛世之景麽?有這樣的皇帝,有這樣的大臣,大漢怎麽能不興旺?
想吾班超乃堂堂大漢第一劍士,並非一無所用之徒,何故隻能屈身安陵邑麵朝黃土背朝天?如果皇上看好吾,吾定然也能象範大人、牟大人一樣,做一個為皇帝分憂、為萬民仰望的忠臣、能臣。不,做文臣屈沒了吾一身武藝,應該象竇融竇大人一樣,做一個令匈奴人聞名膽寒的大將軍!
他甚至閉目想象著,他按皇帝令出征後,大軍得勝班師歸來,滿朝重臣代表皇帝親自到城外長亭迎接,就象當年迎接竇融大人入朝時一樣,萬民歌頌,皇帝嘉許,這該是何等榮耀啊。阿母、師母、阿妹、嫂嫂、竇夫人等人,又該是何等高興啊!
他甚至進一步想到,受到皇帝親自嘉獎,鄧府女公子會降貴紆尊,主動到班府遞納采求親。而馮菟也主動休了宋洪,重新回到他班超身邊。哇,人生能得此二女,夫複何求啊……
此時,沒人理會班超,他一直低首默默跪著,甚至流著垂涎想著美事。渾渾噩噩三十年的世子班超,第一次有了明確的人生理想!
大事已決,劉莊心裏快意。下麵該就如何賑災進行廷議了,劉莊打斷了班超對未來的想象,嘴裏說道,“班超,待書簡到日,是非自然了斷。汝先靜待數日,如汝兄班固果然為國修史,朕斷不會讓汝空跑一趟,自會還汝兄與班老夫人一個清白!”
說完,卻沒有聽到班超回話。這個愣頭青此時低首跪著,一動不動,嘴上掛著垂涎,心裏正想著美事呢。
“班超,回陛下話,謝陛下恩!”座位離他最近的禦史中丞薛大人一迭聲低聲提醒道。見他一付癡迷迷的樣兒,便伸腿輕輕踢了他一腳。
這一幕,坐在珠簾後禦座之上的劉莊看得一清二楚。
班超愣了一下,抬頭看一眼皇帝,隻見皇帝高高在上,正笑眯眯地看著他呢。他這才知道皇帝正和自己說話,隻好意猶未盡地結束對未來的想象,嘴裏大呼道:
“皇帝陛下聖明,明察秋毫,吾兄沉冤將雪也!願陛下千秋萬歲,長樂未央!願大漢社稷永固,千秋萬代!”
他沒想到皇上這麽聖明,心裏暗暗激動,想到大冤就這麽申了,歹人的算計就這麽化解了,眼淚脫眶而出,便伏地長拜,大呼萬歲不止。
劉莊被他逗笑了,他擺擺手道,“班超,勿再喊也,朕耳炸爾!卿且退下,等候佳音可也!”
“皇帝陛下聖明,願陛下長樂未央!”
班超此時已經不會說別的話,他再拜後跌跌撞撞地狼狽退出。至於那個白頭發白胡子大臣說要秩俸減半,他並未當真。隻要能申冤,其他一點不重要!
滿朝文武也都被他逗笑了,他們也都聽明白了,皇帝這是第二次稱呼班超一介庶民為“卿”,這可不是簡單的事。
在等級森嚴的兩漢帝國,一般九卿以上的官員,皇帝才會在正式場合稱其為卿。平時在民間,吏民之間也隻有士人以上才能被稱為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