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漢代飲食——關於主食
遠古時代,主食花樣不多。到漢代時,隨著農業和發展,作物日益多樣化,主食也日益豐富起來。大體有以下幾種:
1.飯
“食”與“反”聯合起來表示“二人對食”,因此飯的本義為“夫妻對食”。《說文》又有“飯,食也。從食,反聲。”因此,飯又泛指能充饑的主食。
飯由穀物製成,麥飯、梁飯、米飯等等。《禮記·曲禮上》有“毋摶飯。”漢·劉向《列女傳》則有“父時為將,身所奉飯者以十數”的記載。
也就是大約從戰國時代起,飯主要指米飯。
中國水稻栽培曆史可追溯到約公元前12000~16000年前,稻米製成的主要食物理應是米飯。當然最早古代先民可能是焙熟,也就是炒熟嚼食。可以設想一下,某一天我們一個先人用兩塊石板磨掉殼,得到稻米,然後用水一煮便成了稀飯。又有一天水放少了,於是成了米飯。稀飯、米飯無疑是最容易製作的主食,沒有理由懷疑先人的智慧。但米飯的曆史竟然無人能說清,現在史學界真是走進一個怪圈,地下未挖出的便一概不能定論,外國人不承認的便不登大雅之堂。
飯還有一種吃法叫饡(zàn,讀讚),《說文》解釋,“以羹澆飯也。”《楚辭·九思·傷時》說“時混混兮澆饡。”王逸注,“言如澆饡之亂也。”由此看來,所謂饡,也就是與我們今天的蓋澆飯差不多。
2.糗(qiǔ,讀秋,上聲)
所謂糗,指炒熟的米、麥等穀物,類似現在的炒米、炒豆、炒玉米等,炒熟後再舂或碾成粉也叫糗。糗也稱為餱(hóu),有些文獻又寫作餱。
糗是軍糧,《尚書·費誓》有“峙乃糗糧,無敢不逮,汝則有大刑。”(峙:Chí,預備。乃:你的。逮:及)《國語·楚語》有“成王聞子文之朝不及夕也,於是乎每朝設脯一束、糗一筐以羞(同饈,贈送食品)子文。”
糗便於攜帶,不需要升火做飯,所以常作行路之糧,更主要是作軍糧。糗既熟,可以省去每餐舉火之費,所以糗也是秦漢下層人民主要食物。食糗還是儉樸的生活態度,《費誓》中說“峙糗”即為出征,而《孟子·盡心下》“舜之飯糗茹(吃)草(指粗劣之食如野菜等),若將終身焉”,則是說舜一生儉樸,過著一般老百姓的日子。
大約到了唐代,“餱糧”漸漸泛指一般糊口之物。白居易《采地黃者》有“采之將何用?持之易餱糧。”柳永《煮鹽歌》則“自從瀦鹵至飛霜,無非假貸充餱糧。”這裏的餱糧就是指一般的食物。
3.糒(bèi)。
糒究竟指什麽還有爭議,有人認為是焙熟的米,筆者以為大錯特錯。
《史記·李將軍列傳》記載,“大將軍(衛青)使長史持糒醪(Láo,讀勞,濁酒)遺廣。”《漢書·匈奴傳下》有“胡地秋冬甚寒,春夏甚風,多齎(jī,攜帶)鬴鍑(fǔfǔ,鬴同釜,釜鍑都是鍋),重不可勝,食糒飲水,以曆四時,師有疾疫之憂。”用炒熟的米釀酒,未見史載,聞所未聞。
糒醪到底是怎麽來的呢?現代酗米酒的過程能提供啟發,米(糯米或粳米)經蒸煮、攤涼後,浸米水,在缸內糖化與發酵,發酵完成後再壓榨出酒。因此,糒醪就是用蒸煮後的米釀造而成的濁酒。
筆者認為,所謂糒,就是指煮好的米飯涼幹,作為行路時的幹糧,並作為戰國至秦漢時代軍糧的重要組成部分。便於保存,攜帶方便,兌水即食。《周禮·廩人》記載,“凡邦有會同師役之事,則治其糧與其食。”鄭玄注:“糧謂糒也,止居日食,謂米也。”《莊子·逍遙遊》說,“適(往)千裏者三月聚糧。”要走千裏路就須準備大量的糗糒,因此三個月前就要動手。
糗與糒都見水膨脹,容易吃大了出事,因此不能多食。《後漢書·隗囂傳》,“囂病且餓,出城餐糗糒,恚憤而死。”糗糒不易消化,遇水膨脹,“病且餓”的人不當心,吃了會加病,所以隗囂的直接死因是糗糒,而並非“恚憤”。
4.餅
漢代的餅,不是像現在那樣烙成的,而是把麥或米(稻、黍)搗成粉狀,加水團成,再蒸熟。麥粉做的叫餅,米粉做的叫粢(zì)。粢還有另一製作方法,即先將米粉幹蒸,趁其濕潤團成餅形。
餅、粢都是餅,但在史籍中記述餅更一些,原因是北方麥子多。《漢書·宣帝紀》說,“每買餅,所從買家輒大售。”崔寔《四民月令》記述,“寒食(清明前二日)以麵為蒸餅樣,團棗附之,名曰棗糕。”筆者詫異,如此美餅,怕是今天也不過如此。
秦漢時代西域的餅叫胡餅,外層沾著芝麻,也就是今天的芝麻燒餅。做法比較奇葩,先和好麵,團好餅,上灑芝麻。同時在沙地上挖一深坑,內置柴草猛燒。待火滅後迅速在坑壁上貼上餅,然後用沾濕的蘆葦或草密蓋好。待草蓋幹了揭開,一坑胡餅成了,香飄四方。
米餅還有一種稱謂叫餌,其實與餅、粢同類。《後漢書·樊曄傳》:“初,光武微時,嚐以事拘於新野,曄為市吏(管理市場的官吏),餽餌一笥,帝德之不忘。”《病婦行》:“道逢親交,泣坐不能起,從乞求與孤買餌。”筆者以為,將餅切成小塊,便是餌。
漢代還有水餅、湯餅一說,其實就是在水裏煮而成的麵食,說白了就是麵條。東漢許慎在《說文》說,“麪,麥末也。”劉熙在《釋名疏證補》中明確記述道,“索餅疑即水引餅,今江淮間謂之切麵。”這是切麵第一次見諸史載。切麵,就是刀切麵、手擀麵,也就是民間俗稱的麵條。因此,麵條的祖先當在漢代無疑。
到東漢時代,麵食的製作還發生了一次重大的革命性創新,那就是麵粉發酵技術。大約從光武時代起,麵粉發酵技術出現,於是吃“死麵餅”時代結束,漢民進入發麵餅時代。經發酵後製成的餅,鬆軟可口,所以當時又稱為綿餅,所謂綿餅其實就是就是今天的饅頭。
筆者認為,綿餅、豆腐、餃子,是偉大的東漢對漢民族飲食的一個重大貢獻。
5.稀飯
稀飯不用解釋,但卻是秦漢時代主食之一。《穀梁傳·昭公十九年》說,“止哭泣,歠(chuò,讀輟,意為飲)飦(zhān,讀沾)粥,嗌(yì,指咽喉)不容粒,逾年而死。”這裏的粥相當於現在的稀粥,飦又寫作饘,指的是稠粥、厚粥。太子那麽小,連米粒都咽不下,以粥食之,逾年而亡,太可憐人了。
粥的做法很多,幾千年大同小異,不需贅述。對貧困的徒附、奴隸等大量底層人民而言,一日兩食,其實主要是喝鹹菜粥。自秦漢起,軍隊埋鍋造飯,其實主要是煮稠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