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漢代農業及主要農作物小考
很多讀者關注的問題是,班超進入西域後,西域的農業發展水平提怎樣的?農業是經濟基礎,為了說明這個問題,先要簡述一下東漢初時代中原農業發展水平。
從戰國中晚期起,鐵器農具和灌溉技術在中原開始普遍使用,土地產出大幅提高。秦漢時期的主要農作物主要沿襲前代,隻是各種作物所占的比例發生了重大變化。
革命性的變化是麥子和稻子的種植更為普遍,南稻北麥在人們的糧食構成中日漸重要。
當然,南稻北麥僅是一般地理意義上的作物分布。
在秦嶺、淮河以北,麥的種植得到大麵積推廣。據《漢書?食貨誌》記載,董仲舒:“聖人於五穀最重麥與禾也”。在西漢時,種植麥子甚至引起了皇帝的重視。如西漢元狩三年(公元前120年),漢武帝“遣謁者勸有水災郡種宿麥”(漢書?武帝記))。
東漢漢的光武、明、章三帝時代,每年夏季麥收季節,皇帝要親自開鐮。秋社時要登壇祭天,祀謝天道酬勤,五穀豐登。永初三年(公元109年),漢安帝“詔長吏案行在所,皆令種宿麥蔬食,務盡地力”(《後漢書?安帝記》)。
北方缺水,因此麥子以外,禾類種得最多的是粱和粟。這可能是由於這兩種作物穀粒較大,對水分要求不高,適應性強,味道可能也好一些的緣故。
南方稻穀是主要農作物,中原北方、西域焉耆和姑墨等國水網沼澤地帶,也多種水稻。西漢哀帝時,水利家賈讓曾向朝庭建議“多穿漕渠於冀州地,使民得以溉田……故種禾麥,更為粳稻”(《漢書?溝洫誌》)。秦彭在山陽(今山東西南部)任太守“興起稻田數千頃”(《後漢書?秦彭傳》)。
東漢時北方水稻種植也得到大麵積推廣。如張堪任漁陽太守,“於狐奴(今北京密雲西南)開稻田八千餘頃,勸民耕種,以致殷富”(《後漢書?張堪傳》。
漢代在作物的種植中還學會了作物品種的選擇培育,生產上出現了許多優良品種。據西漢《汜勝之書》載,麥已有大麥與小麥、“旋麥”(春麥)與“宿麥”(冬麥)的區分。“菽”(即豆)也有大豆與小豆、綠豆、蠶豆之分。江南的稻作農業也漸趨良種化。比較著名水稻品種有“華鄉黑秬”、“滍皋香粳”(張衡《南都賦》)等。
1976年在湖北江陵鳳凰山西漢墓葬中,曾發現隨葬的稻穗四束,經鑒定為品種純正能耐水肥的粳稻。成書於東漢時期被認為是中國第一部字典的《說文解字》(許慎編纂)中列有麥的品種8個,禾有7個,稻有6個,豆有4個,麻有4個,黍有3個,竽有2個。
主糧之外,便是蔬菜。到東漢初年,蔬菜種植已經提高到了與主糧同等重要的地位,凡戶必有圓圃,凡圃必傍豕(豬)舍,圃內必瓜菜飄香。
東漢末期政論家崔寔的《四民月令》中提到的蔬菜有瓜、瓠(葫蘆)、南瓜、葵、冬葵、苜蓿、芥、蕪菁、芋、蘘荷、生薑、蔥、青蔥、大蒜、韭蔥、蓼、蘇等。水果則有寒瓜(西瓜)、梨、杏、桃、香瓜、青瓜、楊梅、蒲桃(匍萄)、桑椹等等,寒瓜與蒲桃自西域引進。
溫室大棚並非現代的發明,實際它有二千餘年曆史。從西漢起,世族豪強冬天便習慣在莊苑內的暖棚中種韭菜,以氈遮寒,以爐火保持溫度,大量生產韭黃。韭黃是中國古代冬季富裕人家最重要的時令蔬菜之一。西漢桓寬《鹽鐵論》中就記載有一道名菜“韭炒雞卵”,雞卵就是雞蛋,韭炒雞卵香飄二千餘年矣。
蔬菜之餘,經濟作物主要有桑、麻、芝麻、蓼藍和胡瓜。桑就不用說了,養蠶織綢用。雄麻主要用其纖維製造亞麻布及其它織物,雌麻則和芝麻和白蘇等作為油料作物,蓼藍作為藍色染料作物。到漢代,麻籽已不再作為穀物食用了。可惜那時中原也有棉花,隻不過是當花卉觀賞用,稱為白疊子。
張騫通西域,開通了東西方商道(後世稱絲綢之路)。班超、班勇父子二人再通西域,絲綢之路才進入鼎盛期。中原的鐵器、灌溉、農作物進入西方,而中原也從西域國家引入了西瓜、黃瓜、蠶豆、青蔥、大蒜、胡椒、芝麻、葡萄和苜蓿等作物。
由於漢代對西域的深入經營,不僅西域禮製尚漢禮,西域與中原主要農作物也大體相同。不同的是,西域已經開始種植棉花(非洲短絨棉),並作為棉絮使用。據筆者考證,到東漢中期,南方雲貴川開始種植從印度傳入的亞洲棉。而中原也開始種植從西域傳入的短絨棉了,因此中國人以棉代絮應該始自東漢中期。但正史有記載,則是到了宋代以後。
農作物的豐富,促進了食物的豐盛,到東漢初年,中國已經進入了食物豐富的時代。食物問題,另篇再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