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萬花小說>书库>都市青春>大唐之神童降臨> 第九百六十九章:你想要什麽嘉獎

第九百六十九章:你想要什麽嘉獎

  秦逸耍寶的話語惹得在場相熟的人齊齊大笑出聲。


  李世民更是笑罵了他一句,隨即語重心長的說著。


  “隋末戰亂,導致中原百姓銳減,大多數耕地荒蕪無人去耕種,雖然我大唐立國以來,一直主張讓百姓休養生息,可……依舊有大量的荒地沒有得到耕種,其主要原因何嚐不是因為耕犁笨拙效率不高,耕牛又十分缺乏,大唐現有的勞動力不足,所以不得不說,世安你這次立下了大功了。”


  現在是唐初,連年戰亂讓中原百姓銳減,目前人口還未能恢複過來,更被說是讓人口膨脹起來。


  曆朝曆代的封建王朝都是以農為本,所以在位君王不可能不想提升百姓對於毒地的利用率。


  可橫在李世民麵前的卻是勞動力不足,每個百姓的體力是有限的,根本無法提升多少土地利用率,更別說是想要讓朝廷的糧庫有富餘的儲備糧了。


  今天,就是今天。


  秦逸獻上了兩種新式耕犁,這兩種耕犁已經能稱得上是國之利器了。


  有了它們,百姓能夠用相同的體力耕種更多的田地,亦或者自動自發的去開荒。


  這樣對於大唐的百姓來說是增加自家的糧食產量,家裏繳納稅收後能留下更多的糧食,再也不會出現無法吃飽的情況,同時對於朝廷來說,那就是大幅度的增加稅收啊!

  打個比方,若是能夠擴充耕種土地,那相當於給予大唐的所用依靠田地過活的百姓減負的幫助。


  如此前景,李世民自然是十分興奮不已的,而對於引起這樣變化的秦逸,當然必須要給予嘉獎,不過現在這個地方可不是討論嘉獎之地。


  嗯.……還是改天另外招秦逸進宮,好好問問這小子想要什麽最好。


  而李世民的肯定,也引來了司農寺在場官員的大力吹捧秦逸。


  “涇陽候果然博學多才!”


  “能製造出如此耕地利器,我等不及涇陽候。”


  “本官再此代替天下農戶對涇陽候表示感謝,現如今距離春耕還有幾個月的世家,若從此時加緊生產,那說不定春耕之際,那說不定生產出來的耕犁不止能滿足長安附近的農戶,還能遍布整個關中。”


  “若是如此來年關中一帶必定能迎來一次載入史冊的大豐收,而且百姓耕種的土地越多,我大唐的糧食產量也可增長好幾倍,這樣……這樣的話我大唐就能夠人人都吃飽飯,以後也很是會有人餓肚子,涇陽候乃我大唐的功臣啊!”


  顯然因為吹捧不要錢,誰都能張口就來,反正司農寺的官員其實也不過地為了討好一下秦逸,最好能讓秦逸被這種吹捧迷了眼,順帶的把曲轅犁和三鏵犁免費貢獻出來,好讓司農寺和工部聯合生產。


  吹捧的話秦逸雖然聽得心情愉悅,但卻沒有被輕易被忽悠到,反而和司農寺的官員顧左右而言他,總之就是耍著那些官員玩,半點兒都沒有鬆口的意思。


  交個朝廷推廣是一定的,但是.……免費無償的貢獻出圖紙。


  嗬,不可能。


  現代都知道科技是第一生產力,古代卻對工匠們極盡打壓,這樣的情況不好不好,還不如借此情況跟李世民提一提專利的事情,隻要朝廷要征收發明,那就是先付給自己一筆專利費。
……

  所以,當過幾天李世民招秦逸來禦書房,問起秦逸到底要什麽嘉獎之際。


  秦逸吊兒郎當的笑著。


  “將曲轅犁和三鏵犁交個朝廷微臣沒有意見,隻要給微臣一筆專利費用就行。”


  “專利費?”


  不止李世民,禦書房裏李世民的一眾心腹都聽不懂什麽叫專利費。


  李世民滿頭黑線的勒令秦逸解釋。


  秦逸早早就打好了腹稿,現場當然也能脫稿演講。


  緊接著,秦逸跟眾位大佬們詳細訴說了何為專利法案,專利法案又如何能保證天下工匠們的切身利益。


  “.……陛下大唐若是能確立實行一部專利法案,此法案用於維護天下匠人利益的同時,對於朝廷也有極大的好處,匠人的積極性被調動起來後,就能促進各行各業用具的飛速發展,比如:各種新式的武器。


  而有了專利法案的保證,匠人們才能更賣力的埋頭研究,單單是軍備這一方麵,隻要有層出不斷的新式武器,那大唐的軍備也能夠日新月異的穩步提升,不會出現倒退……”


  劈裏啪啦的說個不停,秦逸講了將近一盞茶的時間才說完。


  李世民微微考慮了一會兒,然後提煉出中心思想問道。


  “為了發明特意設立一個專利法,但凡有人生產和使用這個發明,就陛下拿出出售價格的一成半給發明這樣東西的工匠?”


  秦逸頻頻點頭表示自己就是這麽一個意思。


  想要馬兒跑,必須先給馬兒吃飽。


  能刺激一個人源源不斷進行研究,除了興趣愛好以外,那就是有足夠動心的利益吊著,專利法一旦成立,匠人望著那吊著眼前的利益真的能不動心嗎?

  答案顯而易見不能。


  就算他們自己是大公無私之人,但是他們的家人也不會容許他們放心到手的利益。


  而唯有科技,能人人類文明更快的發展,專利法就目前推動科技發展的一個好辦法,所以秦逸今天才會冒險提出這一建議,同時他也知道這建議一出,隻要李世民同意下來,那最多來年春天,他就要離開長安去遠行了。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