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四章 地域保護
脫下外套遞給劉姐,趙旭帶著韓東君走進客廳。
“坐,我們聊聊!”
趙旭從桌上拿出煙盒,點了根小熊貓後,狠狠抽了口清了清神才說道。
“對於今後怎麽走,你有什麽想法?”
韓東君不解的看著趙旭,心裏暗想,難道姑父想要讓他正式踏入影壇?
這個想法不是韓東君自己的,而是韓雪瑩以前說的,作為趙旭的枕邊人之一,韓雪瑩清楚趙旭為什麽讓韓東君等人成立組合,也清楚趙旭是想要這個組合來抵擋一些人的存在。
而有著琴聲娛樂的支持,無論是韓東君還是秦軍節、路含。更或是跟趙旭有著淵源的張藝山等人,要麽先做演員一步一步穩健的走,要麽先用音樂快速吸粉,先將人氣給推上來。
而韓東君等人正是後者,先用歌曲將人氣穩固,之後才來做其他。
韓東君考慮了下,還是覺得按照趙旭說的做要好一些,這也是韓雪瑩對他的建議。
“我聽你的!”
趙旭拿煙的手點指了下韓東君,有些為這小子的滑頭感到頭疼。
心裏暗道這肯定是他姑姑支的招,不然以年輕人的性子,還不是怎麽爽怎麽來呀。
“那輛恩佐今後就是你的!”
“啊?”韓東君沒想到趙旭不提發展路線,反而送他輛跑車,頓時有些驚呆的看著趙旭。
沒理會韓東君的發傻,趙旭又繼續說道,“喜歡賽車,就要將這個職業套在身上,學學韓漢,林芝穎他們。國內的比賽時不時就去跑一跑,就當是客串陪跑。”
頓了頓,趙旭覺得這樣說好似有點看不起韓東君的賽車技術,又說道,“當然,你如果能夠獲得冠軍,那就更好了,這樣一來你的路走得將更加容易。”
“那組合以及電影呢?”韓東君想了想,覺得自己時間可能沒那麽多。
“主攻一個方麵吧,看你選擇歌手還是電影,隻不過我覺得你們組合的幾個肯定全部會選電影的,畢竟國內音樂暫時還沒走入正軌!你們每年就發一張專輯,保持好人氣就行。等過幾年市場好了,你們也可以借著電影市場反攻音樂市場,這都是相輔相成的。”
演而優則唱,唱而優則演。隻要功底還在,還是很輕鬆的!
對於趙旭的建議,韓東君當然不會反駁,無論是站在姑父的角度還是公司大boss的角度,趙旭肯定不會害他,所以韓東君點點頭說。
“那,那車鑰匙呢?”
趙旭都沒想到,這小子還沒聊完就朝他要鑰匙,從兜裏掏出鑰匙丟在茶幾上笑道。
“這才有點賽車手看上好車的感覺,以後賺了錢就買豪車收藏,台前台後要將自己的專業能力給表達出來……”
趙旭又給韓東君支招,一些後世吸引人眼球的豪車段子隨口而來,讓韓東君應接不暇的聽著,但還是有很多沒記住,他也不好意思多問,就那麽老實的坐著,像個小學生一般。
喝了口醒酒湯,趙旭才覺得酒意消退了不少,“你去看看你姑吧,明天就在家玩一天,陪寶寶玩下放鬆下心情!”
“嗯!”
…………
4月2號,是《毒戰》在國內全線上映的日子,這部由杜奇峰執導,古田樂,閻王主演的電影,可是讓國內某些導演羨慕嫉妒恨的。
這部將一個錯綜複雜的人性故事講述的淋漓盡致,從頭到尾的“重口味”畫麵,寫實化風格,人性的陰暗麵與本能,都被赤裸裸地展現在大銀幕上的電影。
按照一般國產電影的審核套路,國內導演根本就不敢拍,也不能拍,拍了就是見光死,可杜奇峰倒好,不隻是拍了,而且整部電影緊湊的節奏,激烈的槍戰,混亂的巷子,正邪心理的對抗,都拍得很細致、很寫實。
無論是畫麵還是人性的內在,讓某些觀眾對這部電影有強烈的觀看欲望,但對於年輕人來說,這樣的電影,本身壓抑的場景,其實著實鬱悶。
4月10號,上映一個星期,杜奇峰就坐在琴聲娛樂的董事長辦公室,很鬱悶也很感慨。
一個星期,電影票房剛剛超過一億,可想而知杜奇峰的心情如何,但相對的,這部不同以往的內地警匪片,在國外卻是全線飄紅。
趙旭將手裏的一張紙遞給杜奇峰,很歡快的拍了拍鬱悶不已的老杜,有些好笑的說。
“國內市場還在發展,還沒穩定,這樣寫實風格的電影,很多年輕人不是很容易接受,等過個幾年後,保證一堆人給你歌功頌德……”
其實杜奇峰哪裏是需要他安慰的,在圈子裏幾十年,浮浮沉沉了一輩子,早就不怎麽在乎票房了。
趙旭也明白杜奇峰的想法,覺得琴聲娛樂給了他這麽大的支持,最後在國內隻有這點票房,還不夠電影的投資,要不是在海外版權大賺特賺,這部電影說不定就虧成了狗!
“借你吉言了,大後天金像獎你過去嗎?”
杜奇峰看著手上的紙張,看向最後那個晃眼的數字,這才露出笑臉問道。
“不去不行,老婆拿最佳女主角,我這要是不過去,家裏不鬧翻天啊?更何況,輝哥那邊拿獎的可能性很大,湊湊熱鬧也好!”
趙旭從辦公桌邊轉身,拿著根古巴雪茄丟給杜奇峰,自己坐在他身邊熏烤著雪茄隨意的回道。
“哦,對了!有點奇怪,《地心引力》隻有三個演員,金像獎怎麽就提名了這麽多獎項呢?不是說至少要六個香江電影人參演才能獲得資格嗎?”
趙旭好似剛剛才想起這個問題,狹促的看著流露些尷尬表情的杜奇峰。
“你現在才知道這些?”
“你說呢?”趙旭好笑的看著杜奇峰,他不會是以為當初那檔子事他真不知道的吧?
香江金像獎設立主要是為鼓勵香港電影人所主辦,鼓舞香港電影人的創作精神,從而讓香港電影能夠湧現更多佳片。
但其並不接受所有的華語片參加競選的這項要求經常被華語圈觀眾詬病,而競選基本要求是一部華語片裏麵的香港電影人至少要達到6位才可參加,以符合港片元素的資格。
《地心引力》隻有三個演員,兩個香江的一個內地的,都沒有六位演員,這在當初爭論是否提名的時候諸多評委還鬧過一陣子,可隨著《地心引力》在全世界各大獎項之上取得的成就,香江金像獎要是無動於衷的話,可想而知引起多大的震動。
最終評委會用了個香江演員都占據了三分之二演員理由,讓《地心引力》當而皇之的進入了這次金像獎的提名者之中。
趙旭不是不知道這些,2月份提名的時候他正忙著拍電影,這方麵的事情都沒怎麽關注,等到從美國回來的時候才知道《地心引力》在香江業內鬧出的事兒。
但他也沒多少精力去處理,事情都過來大半個月,再說什麽也遲了,他倒是想直接退出這次獎項,可惜又要照顧麵前杜奇峰這樣的香江電影人得麵子。
隻不過該表示不爽的時候,趙旭肯定二話不說的就做,這也是杜奇峰很尷尬的原因,他也知道金像獎那保守的評獎規定確實讓趙旭不爽,這些年趙旭一直沒對金像獎表達不滿,也是看在他們的麵子上。
趙旭可不是一個單純的電影人,也並不是一個單純的大導演,真要想抵製金像獎,趙旭絕對是幹得出來的,就看他一次次不出席各大獎項,就能夠發現他對於獎項這方麵根本就沒追求,也沒野心。
其實,一個獎項有著地域性的保守政策,這些趙旭都可以理解,但香江金像獎對香江演員保護得太過,確實是不容置疑的,而且一大批電影人還留戀著香江當初繁華的市場,確實是事實,這也是一直以來香江金像獎從來不敢改革評選機製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