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七十二章:亂斬
蘇壞強撐起精神,運起體內不多的內力,消融積雪,身體慢慢從下方爬出,全身乏力,簡直比力戰一場之後還要疲累,如果雪崩持續的時間再長一些,蘇壞真不知道能不能
堅持下去。
身體坐定,蘇壞放眼望去,周圍都是雪白一片,眼前的岩石樹木都在這雪崩之下被衝倒,一片狼籍,不過在這一片白色之中,遠處的一眾黑點卻是分外顯眼。
蘇壞凝聚目力忘去,卻是一群身穿黑色軍甲的鐵衛,跨騎駿馬,正在沿途翻找雪地,蘇壞心裏一動,是李秋水的西夏衛士。
先前雪崩之時,這些西夏衛士正駕馬而來,見雪崩勢大,不敢進前,而等到雪崩停止才上前尋找起李秋水下落,李秋水在西夏國身份尊貴,不論生死,都要找到其明確的下落
。
雪地極大的加強了視野,西夏衛士中,有幾人目力較強者看到有人從雪地下鑽出,立刻開口喝喊讓人上前探查,當下就有兩名護衛騎馬對蘇壞而來。
兩騎快速逼近,蘇壞嘴角淡然一笑,這些西夏護衛既然要自己撞上來,那麽也就怪不得自己了。
馬上兩名騎士走進,看清蘇壞麵容不是他們所要尋找的目標,正要開口喝喊,蘇壞身形一動,右手在雪地一拍,身體借力躍起,直對左側一騎落去,一掌直拍頭顱,將其擊斃
馬下。
蘇壞身體落於馬背上,右手揮刀一斬,將另外一名騎士也斬落馬下,兩下出手,殺人奪馬瞬間完成。
這邊驚變,引起遠處護衛群注意,當即就有領頭的甲衛喝聲下令,這些西夏武士訓練有素,隊形快速整合,搭弓上弦,一輪箭雨對蘇壞疾射而來。
這些箭矢雖多,但是勁力不強,射出二十幾丈距離後,就力垂而落,剩下的力道根本不足以傷害到蘇壞,被其內力一震就紛紛的彈飛開,散落各處。
蘇壞縱馬而至,麵對近前的數百裝備精良的西夏護衛,毫不猶豫,縱馬直衝入對方陣型之中,出刀如風,一陣劈斬。
這些西夏護衛竟然是守衛李秋水的親衛,自然都有點本事,身手也都不弱,加之訓練有素,一遇敵襲,快速應變迎擊,一時間,刀槍等各種兵器直對蘇壞砍凱。
軍陣對決,不同於一般的江湖人士決鬥,四麵八方的攻擊一轟而上,就算是武功高手也不敢大意,不斷的攻擊,誰敢保證一定能夠全身無恙,就算是蘇壞也不敢大意。
體內不多的九陽神功運行開來,護住身上要害,蘇壞在馬背上一個急躍,阿難刀連砍數刀,將近身的兩名騎士砍倒,背後兩柄長槍刺來,蘇壞內力一震,震碎長槍,回身一刀
,再斬兩人。
兩名護衛被砍倒,隨後又有幾名替上,刀光閃爍不斷,蘇壞身體一仰,雙腳踢出,一下踢碎兩匹馬頭骨,馬身倒地,壓倒騎士一片,人仰馬翻,亂鬧成團。
蘇壞一人對戰數百名護衛,左右衝殺,阿難刀每次斬下必定帶走一條性命,或者掌力拍打,無人能擋一招,數息之間,已經有三十幾衛喪生在蘇壞手中。
隻是這些西夏護衛卻是悍勇異常,麵對蘇壞神勇毫不畏懼,不斷衝來,隻想以自身的傷亡來給蘇壞身上添上一道細微傷口。
一陣衝殺,蘇壞內力深厚還無大礙,但是他胯下戰馬卻是禁受不住,馬蹄一軟,趴倒在地,蘇壞身體再次借力躍起,又是刀掌齊出,帶走數條性命。
身在空中,麵對一眾刺來兵器,蘇壞借力一轉,在那刺來的槍尖上,身體反往軍陣左邊方向衝去,剛才軍陣變化瞬間,蘇壞注意到正是這邊傳下的命令。
擒賊擒王,這是對陣間不變準則,蘇壞氣息一下鎖定目標,身體晃出,一刀對那領頭護衛砍去,那黑甲護衛想要伸手阻擋,但是刀光一盛,卻是已經被蘇壞斬於刀下。
頭領一死,這一眾護衛心思果然起了變化,一時間不知該進該退,反應慢上幾分。
蘇壞看準機會,連續刀挑數人,衝開北邊的一條方向,然後身體對準一名騎士衝去,起身,出掌,奪馬,一氣嗬成,在那大隊護衛反應之時策馬揚長而去。
半響之後,眾護衛才重新整理陣型,但這時蘇壞卻是早以跑遠,哪裏還來得及追趕。
蘇壞策馬急行了三十幾裏,才在一處山腳處停下,身體停坐樹下休息恢複,而那匹軍馬更是已經趴倒在地,口吐白沫不絕。
先後對決不停,蘇壞體內內力大量消耗,幾乎枯竭,這會間,如果再有什麽敵人出現的話,隨便來個一般的高手,蘇壞都絕難抵擋。
進入天龍世界以來,蘇壞還是第二次感覺到如此虛弱,幾乎力竭,第一次就是與鳩摩智的海上一戰,隨波沉浮,武功固然重要,但在自然之力之前,還是太過渺小。
蘇壞靜自調息了一個時辰才感覺恢複一定氣力,感覺天色已經漆黑,功聚雙目,順夜路而行,找了一個山洞用以暫時棲身,而後就沉沉睡去。
一夜無夢,第二天醒來時,蘇壞又感覺恢複幾分氣力,當下又自打坐調息養傷不提。
李秋水那全力一掌,傷及蘇壞內髒,而後又強行運功,讓強勢加劇,蘇壞全心修養數日,才將強勢壓下,勉強恢複,而後下山繼續往北而行,一邊行路,一邊調養餘傷。
如此一晃半月而過,按照時間計算,這會,童姥為躲避李秋水追殺,應該已是躲進西夏皇宮之中,隻不過她卻不會知道,這個師妹,是永遠不會再來追殺她了。
蘇壞一路北行,已到涼州之境,民風越顯彪悍,在城中,蘇壞卻是發現一處特別,各城都顯眼張貼有抓拿蘇壞的告示,而且還有一點,懸賞下方所公示的賞銀卻是高達萬兩。
以宋朝當時的經濟水平,簡單而言,普通四口之家,一兩銀子已經足夠其安穩生活一月有餘,而萬兩,則是足以讓許多人安穩一生的巨款,宋朝每年給遼國的進貢銀錢大概在
幾十萬兩之間,可見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