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3章 南華真經
第183章 南華真經
「師父,您老這麼薄成嗎?」
岳正陽把竹片削得跟紙片一樣,說不定比紙片還要薄。
「湊合著用吧,再倒杯熱水來。」
岳正陽倒了一杯熱水,遞到師父跟前。
老爺子將匣子傾斜了,把熱水倒在匣子的一角上。
熱水在匣子角上停留十秒鐘左右,老爺子就又倒掉再從新倒熱水。
就這樣來來回回十幾次,老爺子才停手,然後用竹片在那倒熱水的一角上來回的撥弄。
不一會,岳正陽就看見一個細細的線頭冒出來。
線頭出來就好弄了,老爺子把竹片尖尖的一頭,伸入細縫中,往前不停的向上撥動。
等線頭再長點,就一手扯著線頭,往外帶點力道了,這樣細線就出來的更快了。
一根細線出來后,老爺子又用同樣的方法,在同側的另一個短邊又取出一根細線來。
這時,老爺子才叫岳正陽過來把這塊短邊的檀木抽出來。
岳正陽心道,這整個的檀木匣子都是榫卯起來的,怎麼抽的出來。
不過他沒有吭聲,師父既然讓自己這麼做,自然有他的道理,畢竟自己的見識和師父比起來,還是很淺薄的。
岳正陽抓住短邊這側檀木往上拔,卻怎麼也拔不動。
「錯了,你是我徒弟不,怎麼那麼笨呢。你把短邊的放在桌子上,對,用手摁住裡面的板面往外推。」
在師父的指正下,岳正陽果然把短邊的檀木推出一半來。
原來這邊的檀木板是兩片木板榫卯在一起的。
岳正陽就納悶了,剛才他還看這檀木是完整的一塊啊,連檀木的紋理都是相吻合的,一點細縫都沒有,就能把它推開了?古代的木工技術這麼牛逼嗎?都趕上後世精密儀器了。
岳正陽很順溜的把這塊檀木從外邊的檀木榫卯里推出來。
匣子底部的木板正搭在這邊的檀木的缺口裡,和外邊一塊檀木板還有三至五毫米的距離,底部木板邊緣中間位置有一個半圓的缺口,不大,有綠豆一般大小。
在缺口的前方有一個三毫米深的小槽,一直延伸到檀木根部。
「你把它推到這邊來。」
金老爺子示意岳正陽把底部木板推到邊,和短邊靠在一起。
岳正陽按照老爺子的要求推了,這次可比剛才的難推多了。
不過,在岳正陽又加了兩成力氣后,底部木板終於和去一半的檀木碰在一起。
底板的半圓缺口和短邊檀木上的半圓缺口形成一個整圓。
「去找一個鐵絲來。」
「好嘞!」
終於要揭露暗格的秘密了,岳正陽怎麼能不激動,就連裴紅英在旁邊都不催他們吃晚飯了。
趕忙跑去工具房,也就是倒座房。
倒座房有三間,前院里有兩間。西側屏門一間是廁所,之前就是茅房。
後來岳正陽在外貿公司找到了抽水馬桶,才把以前的茅房改成廁所的。
當茅房改造成功,岳正陽比買這四合院還高興。
四合院的耳房也被重新整修過。
像耳房以前是單獨的一個門,讓岳正陽請蔡毓章過來把它改了。
把之前耳房的門封上,做了一個窗戶。然後再耳房到卧室通一個門,把它用來做書房。
可惜大爺爺和金老爺子都是住在院子里的東西廂房,所以正屋的西側廂房沒人住,所以西廂房和它的書房岳正陽也不能讓它空著。
岳正陽放點博古架,再放點老物件,也算是有內涵的四合院了。
沒辦法,誰叫家裡人口少呢,要是父母和兩個哥哥都在的話,家裡滿滿當當的,一大家子可就真熱鬧了。
東廂房岳正陽和裴紅英在住,耳房自然做了他倆的書房了。有時還在裡面嗨皮了一下。
岳正陽從倒座房取了老虎鉗和一段鐵絲回來,現在不用老爺子吩咐,他自己知道怎麼做了。
岳正陽把鐵絲折成「L」形,和「L」不同的是,鐵絲的短頭折的很短,大概在三毫米這樣。
打開謎底的時候就要到了,岳正陽先將三毫米的短頭伸進木板的圓洞中。
在鐵絲的短邊完全進去后,再慢慢抬起鐵絲的長邊,一邊抬還一邊往裡伸。如果不往裡伸那就把L扳直了。
等鐵絲完全垂直了,岳正陽就用老虎鉗夾住鐵絲往上提,底板竟然動了。
底板竟然能動,這讓岳正陽再次驚訝了。要知道他根本就沒有發現底板和四周的邊框有間隙,一點都沒有發現,岳正陽再次讚歎做這個匣子的工匠手藝精湛。
檀木底板慢慢的往上提升,等上升到手指可以伸進去的時候,岳正陽連忙把底板抽了出來。
這是什麼?
岳正陽取出裡面的物件,扁扁的,是用一塊絹布包裹的。
這張絹布保存完好,岳正陽摸上去沒有感覺有腐壞的跡象。
岳正陽輕輕一層一層打開絹布,他的每一個動作都牽動在場每一個人的心。
連他兒子在沒有哄的情況下,也配合著不在發出聲響來。
當打開最後一層的時候,大家都屏住呼吸。
岳正陽揭開絹布,四個字映在四人眼前,「南華真經」。
這「南華真經」岳正陽好像有點印象,是在哪裡見過呢?
此時眾人都不知道「南華真經」是什麼經文,只有金老爺子眉頭緊鎖,似乎有些考量。
「打開瞧瞧。」
老爺子終於發話了,不見內容終不知道這是什麼樣的經文。
岳正陽拿起經冊,就看見經冊后一塊的板夾雕刻有「吾皇萬歲萬萬歲」。
這更加讓這冊經文有了神秘的色彩,既然刻有這樣的字,那麼就有兩個可能。
一就是這冊經文的擁有者是準備把這冊經文送給皇帝。
二就是此經文的擁有者是用此經文為皇帝祈福所用。
不管結果如何,先打開再說。
岳正陽一手拿一片板夾,將經冊緩緩打開。
板夾中的景象慢慢映入眼帘,一片黃色的紙張顯現在大家面前。
岳正陽一眼就看到了經文的篇頭。
逍遙篇。
難道是金大俠里的逍遙子寫的嗎?岳正陽暗自菲薄,不過他起碼確定這不是佛經了。
北冥有魚,其名為鯤。鯤之大,不知其幾千里也。化而為鳥,其名為鵬。
鵬之背,不知其幾千里也,怒而飛,其翼若垂天之雲。是鳥也,海運則將徙於南冥。
南冥者,天池也。
齊諧者,志怪者也。
諧之言曰:鵬之徙於南冥也,水擊三千里,摶扶搖而上者九萬里,去以六月息者也。
野馬也,塵埃也,生物之以息相吹也。
天之蒼蒼,其正色邪?其遠而無所至極邪?其視下也,亦若是則已矣。
且夫水之積也不厚,則其負大舟也無力。覆杯水於坳堂之上,則芥為之舟;置杯焉則膠,水淺而舟大也。
風之積也不厚,則其負大翼也無力。故九萬里,則風斯在下矣,而後乃今培風;背負青天而莫之夭閼者,而後乃今將圖南。
經文結尾是:開元十八年玄靜手書。
岳正陽對這個玄靜的人不是了解,不過他已經確定這經文不是為皇帝祈福的,因為這經文他知道,逍遙篇就是他了解的逍遙遊。
逍遙遊自然不是祈福的好經文,要想祈福可以用那些長壽健康經文,或者用驅病驅邪的經文。
「原來如此,這就說的通了。」
岳正陽不明白怎麼就說的通了,難道師父他知道了這經文的出處了。
「師父,您快說說。」
「這南華真經不用我多說,你應該知道。這是神人莊周代表作之一,逍遙篇只是其中的一篇。」
「那麼再看這題跋,開元十八年,那麼開元肯定是年號。那麼你說說哪朝哪代的年號叫開元的?」
「唐玄宗李隆基。」
「嗯,這個叫玄靜的人在開元十八年抄錄的這份經書準備呈獻給李隆基。那麼這人肯定和唐玄宗有機會接觸,你再想想什麼人的號叫玄靜?」
「這個……」
岳正陽是想不起來唐朝誰的號叫玄靜。
「我怎麼收你這麼玩意徒兒呢,老莊是道家學派,再加上唐玄宗崇尚道教,那麼手書之人肯定是道教中人。唉…此人就是李含光,也是唐玄宗時期的重要人物,晚上你來房間,我給你本書看看,歷史人物要多記,不光要記人名也要了解其生平事迹。」
「是,是是。」
這真是老師父教徒弟,傷腦(老)筋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