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萬花小說>书库>科幻靈異>回到戰國當國君> 第220章 直道與馳道

第220章 直道與馳道

  鄭駘派出購買耕牛的人後便開始準備修路,俗話說“要想富,先修路”,而且鄭駘將要修的路對兵力的運輸也有很大的幫助。


  鄭駘準備修的路是直道和馳道。直道顧名思義,也就是筆直的道路,相當於後世的高速公路。


  馳道之所以叫馳道,是因為馬車可以在上麵飛馳。馳道是將道路夯築的非常結實、平整,然後在上麵鋪設木軌,相當於後世的鐵路。


  馳道古已有之,馳道上的木軌是由枕木和木軌道構成,枕木都是做過防腐處理的軟木,這樣枕木才能和堅硬的地基貼合。木軌道是做過防腐處理的硬木,這樣才能減緩磨損。木軌道的正上方是光滑的凹槽,剛好可以容納馬車的車輪,枕木的間距正好和馬的步子一致。這樣馬拉著車在木軌道上更容易奔馳起來,而且一旦奔馳起來就根本停不下來。馳道每隔一段距離就會有一個“站台”,也就是會有一段木軌的枕木空隙會被填平,這樣馬才能停下。


  鄭駘打算將直道和馳道修在一起,馳道在中間,兩邊是直道,馳道行車,直道行人。


  本來鄭國百姓就需要服勞役,朝廷隻需準備原材料和糧食即可。但鄭駘不打算用免費征用勞役,他打算通過雇傭的方式征集修建馳道和直道的勞動力,因為鄭國現在不差錢,而且修建馳道和直道的工程量實在太大,若免費征用勞役必然會使百姓產生不滿,而雇傭的方式則不同,百姓有錢賺,不會有人產生怨言。


  七月十一,鄭駘命人用黑漆和平整的木板製作了大量黑板。


  鄭駘又命人把生石膏製成熟石膏,然後將熟石膏加水攪拌成糊狀,再灌入手指般粗細、長短的竹製模具中晾幹,製成了粉筆。


  鄭國工部剛開始籌備修建馳道和直道之事,誰知突然連日暴雨。


  七月十八,鄭國虢州段黃河決堤,洪水淹沒了虢州、清州、密州北部大量的農田,衝毀房屋無數,死傷者甚巨。


  洪災發生後,鄭駘第一時間便成立了抗洪救災工作組,鄭駘親自率軍奔赴災區坐鎮指揮。


  鄭駘首先將軍隊分為了三隊,一隊前往河堤堵塞缺口,一隊在災區救援被困百姓,還有一隊尋找空曠的高地為災民修建住處。


  鄭駘還調撥了大量糧食、物資到災區,以保證災民不會受凍挨餓。


  鄭駘穿越前經曆過洪水災害,對抗洪救災有一定的經驗,鄭國的這次救災在鄭駘的指揮下進展非常順利。


  洪水退去後,鄭駘便命軍隊和受災百姓一起災後重建,並為受災百姓免費發放了大量生活物資。


  鄭駘為了收買民心還寫了一篇《罪己詔》,詔曰:孤實不敬,天降之災,至令百姓蒙害。邦之杌隉,曰由一人,孤一人有罪,望無及萬夫。孤當永思己咎,群司勉修職事,極言無諱。


  鄭駘在發布《罪己詔》後,又剪發磿手,以身為犧牲,禱於桑林,祈求桑林免去鄭國百姓的災難。


  剪發磿手就是剪斷頭發,以木壓十指而縛手,是一種代替人祭的祭祀儀式,始於成湯,是文明進步的一種體現,鄭駘猜想曹操割發代首的靈感可能就來自剪發磿手。


  桑林不是桑樹林,而是一位天神的名字。《淮南子·說林訓》中記載到:“黃帝生陰陽,上駢生耳目,桑林生臂手,此女媧所以七十化也。”


  七月二十六,宋太宰皇源抵達鄭國。


  因為鄭駘幫助過宋公喜,宋公喜在聽說鄭國發大水後便派皇源前來吊唁。


  皇源在鄭國災區轉了一圈後感到大為震驚,宋國也經常發洪水,皇源清楚的知道洪災過後哀鴻遍野的景象,但他卻沒有在鄭國看到這樣的景象。鄭國災民非但沒有啼饑號寒,而且還皆表現的非常淡定,甚至還有人在談笑。


  皇源隨後便向鄭駘詢問原由,一來鄭駘實在太忙,二來鄭駘不想平白無故的告訴皇源答案,所以鄭駘便敷衍了過去。


  一般大災過後都會發生大疫,鄭駘正忙著做防疫工作。


  鄭駘命人準備了大量的石灰,用於災區的消毒。同時鄭駘還對災民安置點的衛生有嚴格的要求,鄭駘規定每個安置點必須要有公共廁所、公共浴室、垃圾站等設施,禁止災民隨地大小便,亂扔垃圾,規定災民每日必須洗澡。鄭駘還征調了大量醫者前往災區,免費為災民診治。


  衛國、齊國、楚國、中山國的使者陸續來到了鄭國吊唁,鄭駘在各國使者離開之時都贈送了豐厚的禮品。


  鄭駘為了降低鄭國再次發大水的可能性,想到了兩個辦法,一個辦法是在枯水期的時候疏通河道,還有一個辦法是加固河堤。


  鄭駘準備研製出水泥,用水泥來加固河堤。


  製作水泥需要的材料為石灰石、粘土、石炭和煤渣,這幾種材料都非常容易獲得。


  燒製水泥用石灰窯即可,鄭駘便命人在長葛城內的一間空作坊內修建了幾座石灰窯。


  石灰窯建好後,鄭駘先讓工匠把石灰石燒製成生石灰,然後將生石灰磨細備用。


  隨後鄭駘又讓工匠把粘土炒熱、烘幹,然後篩出細粉備用。


  接著鄭駘又讓工匠把石炭製成粉末備用。


  準備工作做好後,鄭駘便讓工人把70%的生石灰粉、20%的粘土細粉和10%的石炭粉攪拌均勻,然後放入水碾碾磨。


  鄭駘還讓工匠往水碾裏稍微加了點水,因為水碾工作時粉塵有點大,稍微加點水可以減少粉塵。


  混合料碾磨好後,鄭駘便讓工匠把混合料裝入容器裏加水攪拌,攪拌成豌豆大小的顆粒後取出備用。


  接下來便可以燒製水泥了,鄭駘讓工匠在石灰窯火塘內架上粗大的木柴,木柴燃旺後便開始一點點地往窯內加入豌豆大小的顆粒原料。


  加入原料後,鄭駘便讓工匠改燒暗火,鄭駘特別叮囑工匠不能燒明火,而且讓工匠一邊燒一邊從窯口不斷的用鐵棍捅窯,不然會噴窯,那可是要出人命的。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